分享

爸爸是共和国同龄人

 奎林说 2022-10-01 发布于甘肃


怀旧老照片

爸爸出生于1949年1月份,早于开国大典,否则爸爸的名字被起为建国是很有可能的。不过老家起名字是很讲究传统的,名字里有个字是固定的,比如我这一辈叫“沈x林”,下一辈叫“沈茂x”,爸爸那一辈叫“沈文x”。这种情况只适用于名字的字数三个或以上,两个的就没办法了。
虽然爸爸不叫建国,不过他的四个兄弟最后一个字连起来是“勇谋成国”,看看,还是很不错的的吧,有勇有谋才能建成一个国家。爷爷辈起名还是很有家国情怀的。
我家早先住过碱滩的窑洞,涝坝岘这个村子是后来才建成的。爸爸上学的时候在芦阳,都是靠走路的,很远。爸爸学习很好,尤其数学杠杠的,初中毕业的时候考上了武威师范。
农村娃家庭条件艰苦的很多学生,考学的时候不少都选的师范或者军事院校,念书省钱一些,到现在都是如此。爸爸毕业后就回来当了老师,教的数学,教过小学和初中。
景泰县东西宽约84公里,南北长约102公里,总面积5483多平方公里,地形复杂,山区多。如今到处路好走,有车交通方便。几十年前可不是,自行车贵为三大件的年代,买个自行车是件奢侈的事情。很多人交通基本靠走、靠驴,攒钱买个自行车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爸爸教学的时候,足迹踏遍大半个景泰。寿鹿山下的宽沟、黄河边的索桥、离芦阳不远的蓆滩、我老家红光,最后是县城的第二小学。宽沟离涝坝岘太远了,小时候我没去过,前几年开车去看了下遗迹,那里已经没有人住了,空气很好,风景很好。那里有个长城的烽火台,上面有个时代的印迹,不过已经看不到了,文革时候上面被凿了个框,应该是刻了个领袖的头像吧;索桥是去过的,但是印象很模糊了,我只记得有个水沟,水很大,那里是我姐夫的老家,他写的文章里那些故事很多发生在索桥、道子和黄河边;蓆滩我去的次数多,我还记得爸爸在给初二上数学课,我百无聊赖,跑到教室里拿了个粉笔就在黑板上写毛主席万岁;红光小学是我读书的地方;景泰二小的时候,我在景泰一中,两个学校隔墙,我经常翻墙到二小去打乒乓球。
共和国同龄人成长的故事千千万,在这个普天同庆的国庆节,我把爸爸的这些老照片翻出来,看看和共和国同成长的一些经历,这也是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的一个方式。
桃李满天下,这是对共和国成长一个默默无闻的贡献,值得记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