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北京居住,如何选择地段?

 天外来客142857 2022-10-01 发布于黑龙江

1.北京的城市架构

首先,我们要理解北京这座巨型大都市的整体架构是什么样子的。

改革开放之初,北京的主城区范围还很小,当时在三环四环之间甚至还有成片的农田。昌平、顺义、通州、黄村等等,当时还都是距市区有一段距离的县城。随着城市的发展,主城区、各卫星县城周边不断建起新的楼盘,建成区极大扩张,各卫星城与主城区中间的空隙被填满,形成了如今规模庞大的北京城。

而土建技术是随着时间逐渐进步的,所以会产生这样一种现象:不论是主城区还是各卫星城,越是后开发的偏远地段,楼房盖得越高大气派。发展较早的地段,居民楼高度反而不高,房子也比较老旧。

这些老旧的楼房为什么没有拆迁?事实上,拆迁是要有利可图的。一般被拆的都是以平房为主的区域,拆掉一层平房,原地盖上二三十层,即使给平房原主人一笔天价补偿金,也是大赚特赚。如果拆的是六七层的多层,盈利空间就会大大减小。此外,北京市中心的老旧房屋还承担着文物保护的角色,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

所以,真实的北京跟一些人想象中的北京大不相同:难道不是越往市中心建筑就越高大上吗?还真不是,在北京的二环以内,老旧平房区域的面积跟楼房区域差不多。如果不是各类路标昭示着这里古老显赫的历史,单看建筑,仿佛置身城乡结合部。

但是在北京主城区,不论房子是新是旧,生活便利度是没得说的。地铁、场馆设施、医院、学校,基本都是骑自行车就能够到的距离。同样道理,各卫星城曾经的老县城,也基本都是所在区生活资源最集中的地方。

所以,我们可以把北京的地段分成三类,特点如下: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2.租房的选择

对于租什么样的房子,不同的人看重的点不一样。有人在乎房子新旧,有人在乎生活娱乐的便利性。当然,各方面都能满足是最好的,但完美的房子又往往价格偏高。

对于上班族来说,最核心的取舍因素还是通勤的便利性。有一种说法是: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就是好工作。一个通勤方便的居所,能减少上下班路上的疲惫,节约无谓的时间。工作本就很忙了,若再将剩余的时间精力耗费在通勤上,你将没有自己的生活。

这里提供一个办法来选择租房位置:以工作地点为圆心,在地图上画圆。在北京,如果居住地点距公司5公里以内,通勤不是需要担忧的事情;距离10公里左右,如果住所在地铁站旁边也很便利,不在地铁附近的可能有点麻烦,但尚可忍受;15公里以上,除非住所在地铁线附近,否则不建议;而那些坐地铁也需要一个半小时以上的,建议更换住所。

这些距离指的是地图上的直线距离,实际通行距离根据道路走向还要更长一些。15公里有多远呢?我们可以有个概念:以天安门为起点,东到朝阳区三间房,西到石景山,南到南苑机场跑道最南端,北到天通苑南部,距离都是15公里。

以上说法都是针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是骑非机动车出行的人。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可以计算出实际的通勤时间。如果驾驶汽车,在郊区地段的通勤容忍距离相比以上标准可大大延长,但在市区,由于马路拥堵,延长空间不大。

当然,圆心的位置,也就是上班的公司在哪里,很重要。公司的地点一般跟所处行业有关,如金融业一般集中在中心城区,制造业一般在郊区,互联网行业比较集中的地方有国贸、望京、中关村,等等。

下面就开始在地图上画圆吧。圆的半径暂取10公里,再来看看上述所说的三类地段,都能覆盖哪些呢?根据你看重的点,选择其一吧。

第一个例子:A从事金融行业,公司位于西城区复兴门一带。以复兴门为中心画半径10公里的圆,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圆的范围之内,都是一类区(中心城区)和三类区(新拓展城区)。价格较低的二类区都在圆的范围之外,其中通勤距离可以接受的地段有门头沟和黄村。

如果想在圆内寻找住所,那么还要考虑北京主城区内部的房租差异。总体而言,北京的西南方向房租略低于东北方向,所以出于经济性考虑,在主城区西面和南面的丰台区、石景山区寻找住所,性价比是最高的。

文章图片3

第二个例子:B从事互联网工作,公司位于海淀区上地。以上地为中心画半径10公里的圆,发现在圆的范围内,东南一隅是一类区,其他地方都是三类区。而最近的二类区是昌平,距上地已有20公里(门头沟直线距离也是20公里,但是有香山相隔,需要绕路)。

那么,如果不想住在昌平忍受较长时间的地铁(但是基本不用换乘),比较经济的选择是在三类区的西北侧(也就是远离市中心一侧)寻找住所。在圆的范围内,这一侧的居住地主要有回龙观、西北旺、沙河。再比较他们之间的价格,发现回龙观、沙河较为便宜,是较佳选择。

文章图片4

假如你从事的是位于郊区的制造业,那选择住所就比较简单了。圆心在郊区,圆圈之内总能划入二类区域和价格较便宜的三类区域,租到位置合适的房子不是一个难事。

当然,如果房租预算比较多,那么就不用费心挑选、综合考虑了,根据在意的点选择各方面都不错的地段就可以,随心而居。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居住地段在北京管辖范围以外,如隶属于河北省的燕郊、固安之类,那么还要考虑区划不同带来的影响。比如疫情之下防疫政策的限制等。这些地区一般都过于偏远,如果不是工作在相接壤的北京郊区,通勤也比较麻烦。

3.买房的选择

买房跟租房的区别在于,租房可以灵活搬迁,工作换到哪就家搬到哪。买房就不能这么灵活了,除非买过之后自己不住,再去别处付一笔房租。

对于已经确定在北京置业定居的刚需来说,选择买房地段,通勤方便仍然是个重要考虑因素。许多行业是具有一定集中度的,可以根据自己所在行业在北京的分布情况做选择,哪个地段本行业公司多,就可以把房买在哪里。

北京很大,许多行业会有多个集中区域。那么可以在地图上标出公司较多的区域,然后参考自己的工作性质。如果比较稳定,长时间在一个公司工作,那么购房位置就选在这个公司附近。如果经常跳槽,就选择最能兼顾各区域的地段。

以生物医药行业为例,在北京,这类公司集中的地段,南北方向都有。北面有中关村、海淀和昌平的生命科学园;南面有亦庄经济开发区、大兴黄村医药基地。我们想要南北兼顾是很困难的,那么可以选择南北两处之一的中心区域购房。若选择南面,北面的公司在跳槽时就尽量不考虑。反之亦然。当然北京其他地方也有生物医药类公司,但是数量和集中度都不如以上地区。

文章图片5

除了考虑通勤,购房时还要考虑日常生活、儿童教育等其他需求。本文的建议是,根据自身经济实力,购房位置尽量向市区和各区域中心、地铁沿线靠拢,选择已经发展成熟的地段。至于房龄差个几年甚至十年,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为什么呢?在以前,选择一个较偏远的地段,然后静待城市发展地段升值,是可行的。但是随着我国人口增长马上见顶,城市化也进入后半程,城区的大规模扩张即将成为过去式。在人口下降这个大背景下,许多以前看起来似乎很正常的现象都会改变。随便买个房之后再坐等升值,这条路在未来将不会很顺畅。

如果不好判断地段的优劣,那么购买地铁站附近的房子总能规避一定的风险。现有的线路和规划中的线路都可以。尽管你日常可能自驾出行,但以北京的人口密度、停车的难度、道路的拥堵程度,决定了这里不可能像其他中小城市一样全民开车满街跑。作为大都市的运输骨架之一,地铁的重要性和运输效率短时间内难以替代。

有人买了房,期望着靠未来拆迁再赚一笔?其实大可不必。拆迁补偿是这二三十年我国城镇化率提升,城市飞速扩张引起的暂时现象,不是历史的常态。前无古人,甚至可能后无来者。

拆一层盖十层可以赚钱,拆十层盖三十层可以赚钱。但现如今那些巨量的高层楼房,拆了还怎么赚钱?原地再盖五十层吗?全国总人口是下降的,哪来那么多人住满五十层呢?而且原有住户的起码同面积要补偿吧。赚不到钱,谁来拆呢?

在以后,拆迁就像摸大奖一样几率很低。即使摸到了,也不会像原来那样大赚特赚,不过是给你一个等价的补偿而已。未来的高层楼房老旧了,可以帮你修修补补,但不会为你免费置换。想住新房,全价购买。就跟轿车一样,没有规定说开报废了就为你免费换一辆新车。

所以,对于房产投资客来说,处在这个人口总量见顶的历史时刻,房价全面普涨的时代已经过去。不论在哪个城市,都不建议在房产方面做投资。房子够住即可,剩余的资产可以投向其他领域获取回报。

如果非要投资房产,也是现有地段为王。北京市中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些繁华的地段,几十年内是不会人去楼空的。而所谓的学区、远期规划等等,都是人为规定的,一纸公文随时可以剥去。只有现有地段是客观存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