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吐血咳血总论(《症因脉治》)

 经旨传习 2022-10-01 发布于上海

    【吐血咳血总论】秦子曰∶胃中呕出名吐血;肺中嗽出名咳血。吐血阳明胃家症;咳血太阴肺家症。丹溪以呕血嗽血,皆从口中吐出,总名之曰吐血,故呕咳不分,肺胃罔别。余今分别咽中胃管呕出名吐血;喉中肺管嗽出名咳血,则经络分明,治法不混。

【外感吐血之症】发热烦躁,面赤目赤口干唇红,夜不得卧,从口吐出,纯血无痰,此外感吐血之症也。

【外感吐血之因】内有积热,诸经火盛,外有风寒,束其肌表,血络热甚,不得外越,妄行上冲,从口呕出,故外感吐血,责之邪热妄行。

【外感吐血之脉】脉必洪大;或见浮紧,表邪未解;或见沉数,里热炽盛;失血太多,若见芤涩。洪大和缓易治,沉细弦急难医。

【外感吐血之治】若身痛发热,表邪未解,此太阳邪热攻冲,脉浮大而数者,羌活冲和汤加减治之,佐以清胃之药。若表邪已散,身仍发热,目痛不眠,此阳明经邪热;脉长而数者,干葛石膏汤,佐以凉血之药;或用犀角地黄丸耳聋寒热,兼用小柴胡汤;脉芤而涩者,归芍地黄汤;血紫胸痛红花桃仁汤。外感门衄血,乃是表邪,今吐血门,乃是热邪在里。

羌活冲和汤 治太阳失汗,表邪未解者。

羌活 黄芩 生地 荆芥 川芎 葛根 甘草

葛根石膏汤 治阳明热盛,吐血不止者。

葛根 石膏 山栀 黄芩 荆芥 丹皮 生地 热甚者加川连;大便结,加大黄

犀角地黄汤

生地 犀角 丹皮 山栀 白芍药 荆芥

柴胡汤 治吐血兼少阳经见证。

柴胡 黄芩 广皮 甘草

归芍地黄汤

当归 白芍药 生地 丹皮 茯苓 山药 山茱萸 泽泻

红花桃仁汤

红花 桃仁 丹皮 楂肉 赤芍药 泽兰 归尾 红曲 大便结,加酒煮大黄

【内伤吐血之症】身无表邪,脉不浮大,起居如故,饮食自若,时而呕吐纯血,一连数口,此胃家吐血之症。若倾盆大出者,则肝家吐血也。

【内伤吐血之因】或积热伤血,血热妄行;或失饥伤饱,胃气伤损;或浩饮醉饱,热聚于中,或盐醋辛辣,纵口不忌;或恼怒叫喊,损伤膈膜,则血从口出,而内伤吐血之症作矣。

【内伤吐血之脉】两关独盛,或见洪大,或见浮数。右关独大,胃家有伤;左关独大,肝家之损。和缓沉小者易治,弦急细数者难治。

【内伤吐血之治】胃家之血,犀角地黄汤,加干葛、知母;积热甚者,加黄连石膏;大便结,加酒蒸大黄,即釜底抽薪之法。酒客致咳,必至吐血者,干葛石膏汤,合泻白散,此胃火上冲伤肺之条。若倾盆大出,肝经血,犀角地黄汤,加黄芩、玄武胶,此清肝摄血之法。面色白,脉沉迟,内无热,阳虚不能摄血,归脾汤主之,此即血脱益气之条。胸前痛,血色紫而成块,红花桃仁汤。失饥伤饱,调理胃气,饮食得法,则胃气自和,而病自愈。

犀角地黄汤

犀角 生地 丹皮 山栀 白芍药 荆芥 黄芩 玄武胶

干葛石膏汤合泻白散

干葛 石膏 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归脾汤

当归 白术 人参 甘草 白茯苓 木香 远志 黄耆 龙眼肉 酸枣仁

红花桃仁

红花 桃仁 丹皮 红曲 楂肉 赤芍药 泽兰 归尾

【嗽血论】秦子曰∶咳血即嗽血。外感咳血之症,乃是邪壅于肺,择其何邪而施治,则愈矣。故丹溪曰∶壅于肺者易治,不过散之清之而已;不比内伤门损于胃者之难治也。

【外感嗽血之症】身发寒热,喘促气逆,咳嗽不止,嗽痰带血,甚则吊动胃气,呕吐痰涎,饮食齐出,此外感嗽血之症也。

【外感嗽血之因】有肺胃伏火,失于清理,风寒外束,肺热内郁,肺主皮毛,不得发泄,上冲于喉;又有时令燥热,伤其肺气,清化之令不行,相傅之官怫逆,二者皆令咳嗽吐血者。

【外感嗽血之脉】左脉浮大,表邪未散;右寸数大,火邪伤肺;或见沉数,肺中伏火。

【外感嗽血之治】表邪外束,身发寒热,咳嗽带血者,泻白散加荆、防、柴、葛。热邪伏内者,泻白散干葛石膏。燥火伤肺,清燥救肺汤主之。

泻白散

桑皮 地骨皮 甘草 荆芥穗 防风 柴胡 葛根

又泻白散

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干葛 石膏

清燥救肺汤

桑叶 石膏 甘草 人参 桑白皮 阿胶 麦冬 杏仁 枇杷叶 知母 地骨皮

【内伤嗽血之症】身无表邪,咳嗽吐血,《金匮》有三大法门,若先咳嗽吐痰,后咳血者,此是肺胃积热,痰火上冲之症也;若先咳吐纯血,后乃咳嗽吐痰者,此是阴虚阳旺,劳瘵骨蒸之症也;若面色白,脉沉迟,内无热者,此是土不生金,阳虚不能收摄之症也。

【内伤嗽血之因】有膏粱积热,痰火伏于肺胃之间,久嗽失治,土中之火刑金,即《金匮》所云∶酒客致咳,必致吐血之一条也。有房劳精竭,肾火刑金;有思虑伤脾,脾火消阴;有郁怒伤肝,肝火怫郁;有用心太过,心火妄动,即《金匮》咳逆上气,脉数有热之一条也;有阳虚不足,血虚气弱,土不生金,即《金匮》病患面色白,内无热,脉沉迟之一条也。

【内伤嗽血之脉】右手洪数,膏粱积热,若见滑大,痰火内结;左尺躁疾,房劳精竭;右关细数,脾阴消竭;左关弦数,肝家郁结;左寸躁疾,心火妄动;六脉沉迟,阳虚之别。

【内伤嗽血之治】膏粱积热,热伤肺金之气,泻白散合干葛石膏汤。热伤肺金之血,黄芩一物汤。胃火上冲,清胃汤化痰丸。房劳精竭,肾火刑金,先用犀角地黄汤,后用归芍天地煎、三才丹。脾阳不足,土不生金者,加味归脾汤。脾阴不足,土中之火刑金,加味戊己汤。怒动肝火,木火刑金者,柴胡饮子。肝血不足者,加味补肝散。心火妄动者,导赤各半汤。心血不足者,天王补心丹。肾火不足,阳虚不能摄血者,八味肾气丸

泻白散 治火伤肺气,咳嗽痰血。

白皮 地骨皮 甘草

黄芩一物汤 治火伤肺血,咳嗽痰血。

黄芩

清胃汤 治胃火上冲。

升麻 黄连 生地 山栀 甘草 干葛 石膏

化痰丸

天门冬 栝蒌霜 连翘 香附 黄芩 海石 青黛 桔梗

犀角地黄汤 凉血止血之方。

犀角 生地 丹皮 白芍药 黄芩 荆芥 山栀

归芍天地煎

天门冬 生地 当归 白芍药 丹皮 山栀 玄武胶收浓膏服。

三才丹

天门冬 生地 人参

家秘肝肾丸

天门冬 地黄 白芍药 当归 黄柏 知母 上为细末,玄武胶为丸。

加味归脾汤

当归 白茯神 黄耆 白术 木香 人参 甘草 龙眼肉 远志 酸枣仁

加味戊己汤

白芍 甘草 黄柏 知母

柴胡饮子 治怒动肝火,木火上冲。

柴胡 黄芩 广皮 甘草 人参 当归 大黄 白芍药

加味补肝散 治肝血虚,火旺。

当归 生地 白芍 川芎 广皮 甘草 柴胡 山栀 黄芩

导赤各半汤 治心火妄动,上刑肺金。

生地 木通 甘草 川黄连 麦门冬 犀角

天王补心丹

人参 玄参 丹参 五味子 柏子仁 当归 远志 桔梗 生地 天门冬 麦门冬 甘草 (云苓)

肾气丸 治肾阳不足,真火衰者。

生地 山药 泽泻 丹皮 山萸肉 白茯苓 附子 肉桂

秦子曰∶先嗽痰,后见血,皆是胸膈痰盛,此膏粱积热,实火攻冲,先伤肺经之气,炼而咳白痰,日久不愈,因伤肺经之血,逼迫而嗽血者也;治宜泻白散,加石膏、知母,先清肺经气分之火,以治其本,后用犀角地黄汤、黄芩一物汤,清肺经血分之火,以治其标,此即《金匮》酒客致咳,必致吐血,六脉数大,宜清肺胃两家之火者也。若先咳血,后嗽痰,皆是阴虚火动,津竭血燥,水中火发,先伤肺经之血,故先咳纯血,日久不愈,后伤肺经之气,然后而嗽白痰,治宜犀角地黄汤,加荆芥、黄芩,先凉肺经血分之火,以治其本,后用天地煎、玄武胶,合泻白散,清肺经气分之火,以治其标,此即《金匮》阴虚劳瘵之症,六脉细数,不可补气,而遵壮水之主,以镇阳光之条者也。有真阳不足,脾肾虚寒,面色痿黄,时或咳嗽见血,脉多空大无力,此土不生金,肺经亏损,肺气虚,不能摄血,大宜温补,切忌苦寒,此即《金匮》面色白,脉沉迟,越人所谓损其肺者,益其气之条也。夫吐血与咳血不同,咳血纯是肺家伏火,故一切温剂补剂,与兜涩之剂,皆不可用;节斋有服参必死之戒,单为积热痰盛,咳血嗽血者言。至吐血家,亦有久吐而致阳虚者。盖吐血虽是阳旺,若久而不止,则真阳亦虚,故仲景有血脱益气之法;又有吐血不止,用柏叶汤柏叶性燥,《纲目》但有益脾之名,仲景以久吐不止,则阳随阴耗,用寒凉止血之药皆不应,故用柏叶性燥辛香之味,引血归于脾经,是以原文止治久吐血,且曰不止者,并不列于咳血嗽血门中,今人不会前人本意,误治咳血嗽血,余并表而出之。

附:

①治疗嗽血穴位

心俞(唾血咯血便血)鱼际(咳嗽咳血头痛)五里(咯血肺炎)膏肓俞(久嗽咳血吐血)大钟(咳嗽咳血哮喘)郄门(咳血呕血衄血)然谷(咳血)太渊(咳血唾血)八会(咳血咯血吐血血崩)鱼腹(咳血)四白(咳血呕血衄血)气堂(少气咳血)尺泽(少气咳血)大陵(咳血)肩中外俞(吐血咯血)颈百劳(咯血)缺盆(咳嗽血)少商(咯血鼻衄齿衄)膈俞(咳血贫血)内昆仑(咳血咯血)太谿(咳血)头冲(咯血)背俞(唾血咯血便血)紫宫(吐血)肺俞(吐血咯血)天盖(咳嗽血)鬼堂(少气咳血呕血咯血)心包俞(吐血)彧中(唾血)上关(咳血)库房(咯血唾血)地五会(吐血唾血)[各穴位配伍及刺法、灸法,可自行查找。]

②治疗嗽血中成药

鸡苏丸 鸡鸣丸 地锦草片 八宝治红丸 云南白药(胶囊) 云南红药胶囊(散) 固本丸 宁嗽丸 大阴补丸 白及糖浆(颗粒、片、膏) 羚羊清肺丸 十灰丸 勒马回片 气管炎橡胶膏 三七伤科散(片) 三七血伤宁胶囊(散) 三七片 生三七散 止血片(散) 止血宁片 麦味地黄丸 震灵丸 紫雪丹 麦味地黄片(口服液) 八宝五胆药墨 复方抗结核片 蛤蚧治痨丸 小青龙冲剂 二十五味肺病散 二十五味竺黄散 益气止血冲剂 花蕊石止血散 八味檀香丸 止咳化痰丸 利肺片 结核丸 百补增力丸 上清丸 琼玉膏 河车大造丸 雪梨膏 至灵胶囊 栀子金花丸 参麦地黄丸 万应锭 一清颗粒 福字阿胶 达肺草 七味血病丸 药墨 断血流片(胶囊、颗粒) 紫珠止血液 喜字阿胶 新阿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