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志怪传奇:一口害死三千人的古井中藏着什么秘密?-今日头条

 探谜古小说 2022-10-01 发布于北京

唐朝天宝年间,金陵有个叫陈仲躬的年轻读书人,来到洛阳读书求学。他的诗文之名还不显赫,好在家资富有,这次游学身上带了数千金,还有几个家人跟随。在清化里看中一所大宅,便租了下来,静心读书。

这所宅子屋宇宏大,陈设讲究,像是哪个达官显贵抛弃不用的府邸。院后是座荒废的花园,蓬蒿乱生,也没有院墙,邻里之人可以自由出入,来此打水,这里有一口水井。

这口井,口径超过一般的水井。陈仲躬租房之时,听到打水的人们有意无意地闲聊着:这井真是古怪,淹死的人可不少喽。陈仲躬不清楚,这是附近居民善意的提醒,还是对这个房主有意见故意造谣,他毫不在意,反正自己又没有家小,怕它作甚,还是把宅子租了下来。

陈仲躬平日里足不出户,勤学苦读,透过书窗,每天都看到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去园中打水,他也没太在意。一天,突然看到邻居们吵吵嚷嚷地奔向园子,他让家人去看看怎么回事,家人很快回禀:小姑娘掉井里了,人们正在打捞。

天黑了,后院火把晃动,吵嚷未止。原来,井水太深,人们仍然没有找到小姑娘的尸身。直到第二天天亮,人们才找到了尸首。(惨)

陈仲躬这才意识到,邻居闲聊说的是真话,这口井确实有些古怪。

一天,陈仲躬散步来到后园,此时这里空无一人,格外幽静,他踱步到井台边,扶着井沿儿向下观看。这一看不要紧,只见井中有个人正与他对视。(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它也在凝视你)

井水之中是个美丽的女子,穿着最为时尚的红绿衣裙,女子面带微笑,一双妙目含情脉脉,摄人魂魄。与他凝视片刻之后,女子害羞地抬起红色的衣袖,遮住半个面庞,其妖冶之态真是世间罕有。陈仲躬只觉得神情恍惚,难以自持,他拼命打起精神,退后几步。(侥幸)

难怪总有人坠井,这井实在是“太吸引人”了!——他醒悟道。从此之后,再也不去后园散步。(有态度,有原则)(很好奇,那个小姑娘在井中看到了什么)

几个月过去了,洛阳发生了旱灾,河道干涸,树木枯萎。陈仲躬忽然想到了水井。只见还是有邻居去园子里打水,他便跟着一个打水之人来到井边,只见井水深邃,与原来无异,丝毫没有干涸的迹象。

又过了几天,忽然听到有邻居议论道:今天别去打水了,井干了。陈仲躬颇觉诧异,也没多想,继续读书到深夜,才沉沉睡去。天蒙蒙亮时,他又起来读书,忽然响起了轻轻地叩门声,只听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说道:“敬元颖求见。”(注意这个名字)

陈仲躬打开房门,眼前站立着一位身穿红绿相间衣裙的女子,正是那天在井中看到的女子。当时虽然只是凝视片刻,可印象实在太深了。没等陈仲躬开口,女子已然步入书斋,只见她面施粉黛,环佩叮当,都是最为时尚的装扮。

陈仲躬只好请她落座。此时,他并没有被女子的美貌迷得神魂颠倒,心中反倒生出一股不平之气,当即问道:“好端端的,你为什么要杀人?”(尚有主见)

敬元颖从容地说:“妾可不是杀人凶手,杀人的是井中毒龙。”陈仲躬听了,十分疑惑。

敬元颖继续说道:“汉朝时绛候周勃曾在这里居住,这口井就是他开凿的。(名人宅邸)

“洛阳城内有五条毒龙,其中一条从此就住进了这口井中。这条龙和太一神身边的侍从关系很好,每当太一神征召它时,它都会以各种借口推脱掉,那些侍从总是帮它打掩护,太一神被蒙蔽了,从没责罚过它。(拉关系走门路,天庭亦如此)

“这条龙最喜欢喝人血,从汉朝到现在,井中淹死了三千七百条人命,都被它喝了血。因为此龙几乎从不离开此井,所以井水也从来没干过。(账目清晰,一笔孽债。那另外四条呢?)

“我是大唐初年坠入井中的,从此成了毒龙的奴仆和帮凶,不得不勾引人落水,供它喝血。行此罪孽,真是万不得已,苦不堪言。(说得自己好无辜)

“昨天是太一使者轮换岗位的重大日子,毒龙不得已只好在子时前去集合报到了,又加上河南旱灾一事,要在那里要被勘察问责三五天才能回来。现在井水干涸了,君的机会也来了。”

陈仲躬一愣,问道:“不知是何机会?”

敬元颖道:“君可以叫工匠下到井中,在泥中将我淘出。我将从此脱离苦难,从此愿意一生一世奉养于君,世间好事都会伴随而来。”

说罢,她便起身,消失了。陈仲躬甚至怀疑刚才只是一场晨梦,可是所见所闻如此真实,又不得不信,便叫来家人去园中查看水井的情况。很快,家人回禀说,井水干了,能看到井底的黑泥。

陈仲躬更相信与敬元颖相会绝非幻梦,于是立刻派人找来淘井的工匠,对工匠道:“你要细细将井中泥巴淘漉一遍,有了发现一定要保护好。”

为确保不出差错,陈仲躬又安排一个心腹的家人跟着工匠一起下到井底。二人在深井中,经过一番淘漉,忽然发现一件青绿色的物件——一枚古镜。此外,再无其他。家人立刻将古镜交给了陈仲躬。

陈仲躬将古镜清洗干净,仔细把玩,又用尺子测量,它的直径是七寸七分。难道这枚古镜就是敬元颖?陈仲躬百思不解。他将古镜放入一只精致宝匣,焚香礼拜,虔敬供奉。

当夜一更时分,女子敬元颖忽然从外面走来,这次她没有叩门,直接来到陈仲躬面前,烛光摇曳之下,美艳依旧。她敛衣下拜,对陈仲躬说道:“谢君再造之恩,救我于污泥之下。

“君可知我的来历,春秋时代,晋国的音乐家师旷铸造了十二面镜子,妾是其中的第七面。他铸镜之法,是在每月与月份相同数字的那天造一面镜子,以镜子的大小来呼应日月。元月元日,造一面径长一尺一寸的镜子;二月二日,造一面径长二尺二寸的镜子……妾为第七面镜,在七月七日午时铸造而成,故径长七尺七寸。(巧夺天工)

“到了本朝贞观年间,这里成了朝廷重臣许敬宗的宅院(还是名人宅邸),妾即是他家妻妾的梳妆之镜(也不知是怎么流落到他家的)。

“一天,他家的婢女兰苕带着我在院中行走,不慎将我遗落入井中。家丁们下井打捞,没想到井水深不见底,还有毒龙之气弥漫,最后只好放弃。(这次一定有人又成了毒龙的食物。以今天的观点看,应该是有沼气)

从此,妾成了毒龙的奴仆,绝望无比。万万没想到,今日有幸遇到正直的君子,重新回到人间。”

陈仲躬谦逊回礼,表示愧不敢当。敬元颖神色转为凝重,继续说道:“眼前有一桩要事,君要听仔细。明天早晨,君务必搬离此宅。”

陈仲躬不解道:“这……我租此宅已花费重金,若是仓促搬走,恐怕难以找到合适的居所。”(其实他更想知道为什么要搬走)

敬元颖微笑道:“君只管打点行囊,整装待发,其他事一概不必操心。妾告辞了。”陈仲躬忙说道:“何必如此着急,我还有事相问,你说你是一面古镜,可为什么却有如此的美人之貌?”(陈仲躬此时大概有了别的想法……)

敬元颖道:“我变化无常,不可细说。”说罢,消失不见。

第二天一早,忽然有客来访,就是当初租房时的所找的牙人(房屋中介),同时来的还有这所房子的房主。他们向陈仲躬深表歉意,说是因为家中有事,请他立刻搬走,新住所已经帮他选好了。(估计是想卖房或者找到出价更高的租户了)

令他们没想到的是,陈仲躬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其实陈仲躬也纳闷,真的如敬元颖所说,一切都不用他操心。)随同牙人、房主一起来的还有一大帮仆役(可以理解为搬家公司的),他们立刻把所有器物搬往新的住所。新住所在洛阳城的立德坊,陈仲躬来到一看,非常满意,这是一座与清化宅院规模相仿的宅院,租金一样,一切都是那么合适。双方近乎神速地把一切交割完毕。(陈仲躬不得不叹服敬元颖的本领。)

过了三天,一个家人跑来向陈仲躬汇报:“咱们原来住的那座宅子,无缘无故发生了塌方,后园那口井整个塌没了,东厢房也坍塌了一大片,那可是当初您的书房啊,您说咱们幸运不幸运?”

陈仲躬连连点头,心说,你哪里知道为何如此幸运。

幸运之事还在后面,陈仲躬科举考试连连告捷,诗名远扬,做上了高官,但凡遇到重大之事,无不像搬家换房那次一样如有神助,顺利无比。

回过头再来看那面古镜,其镜背有二十八个字,都是蝌蚪文。陈仲躬找到懂得这种古老文字的人做了破译,文字的意思是这样的:

维晋新公二年七月七日午时 于首阳山前白龙潭铸成此镜 千年在世

这二十八个字形成一个环状,正好对应天上的二十八宿。同时还刻有图案,左有日,右有月,还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各居其位。

在镜鼻的四周还题有四个字:夷则之镜。

对了,还有洛阳城里那五条毒龙似乎被遗忘了,不知道后来它们藏身何处。


这个《敬元颖》的故事出自唐传奇故事集《博异志》,是一个著名的关于镜子的神话故事,对后来的文学作品,诸如《聊斋志异》《红楼梦》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这里之所以不厌其烦将原文翻写为通俗的白话文,其一是为了让更多读者能领略到这则古代故事的奇趣,其二是试图弥补原文中一些细节的缺失,其三是可以借此机会加入一些个人的点评,其四则是对已有的一些白话文翻译的不足之处的弥补,或者不认同。

仅就第四点举例而言,有些翻译文章并没有指出,镜背的二十八个字实际上是对应二十八宿;也没有把原文中的“龟龙虎雀,并如其位”,详细解释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各居其位”。

更有甚者,把“夷则之镜”译为“平坦的镜子”,这就大错特错了。“夷则”是指十二律吕之一。古乐有十二调,阳律有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亡射;阴律有六: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合为十二律吕。夷则为阳律第九。

如果进一步追问,一面镜子为什么会以音律的名称来命名呢?

文中提到,镜子是古代音乐家师旷所铸造,共铸造十二面,那不就正好对应十二律吕么?而十二律吕又恰好与一年中的十二个月相对应,夷则对应的是七月。敬元颖说她是七月七日午时铸造,不正是夷则之镜吗?

总之,《敬元颖》不但情节奇幻,内涵更是无限丰富,等待着读者们不断去回味、去探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