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头岩九大山场,多图实拍+讲解,看看你都认识几个?

 小陈茶事 2022-10-01 发布于福建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很多茶客一听到马头岩,下意识间,会产生这样的遐想。

马头哇,这不是典型的岩上山场吗?

众多山场里,按名字后缀归类。

XX岩、XX峰等形式命名的山场,是向阳的,日照时长充足,地势相对开阔的岩上山场。

相反,XX坑、XX涧这类的组合,才是正岩坑涧山场。

按这样去理解,大致没错。

但这样的分类法子,仅适合小山场。

地盘大一些的山场,情况则得另说。

就比如马头岩,它并非清一色是岩上山场。

毕竟,它的占地面积很大。

论山场范围,马头岩在景区里,也算数一数二的大山场。

像套娃那样,岩茶的山场体系里,往往是大山场套着小山场。

地盘偌大的马头岩,涵盖几十个大小不一的山场。

逐一打卡,详细走一遍,没有两三天功夫,估计走不完。

众多小山场里,包括桃树窠、悟源涧、蟠龙涧、天坑、螺丝窠、胡麻涧等,它们地处马头片区,但地形环境却是典型的坑涧类山场。

两山夹峙,有风化岩遮阳,日照时间有限,多漫射光,常有溪流经过,小气候清凉温润。

所以,一味认为,马头岩全部都是岩上山场,并不靠谱。

下面,且来点名9个马头岩的小山场。

通过在武夷山的实拍,带大家认识不一样的马头岩!

《2》

一、开山坪。

从大红袍景区停车场为起点,停下车后。

迎面在正中间的是大红袍景区,往里走进是九龙窠,可以参观岩壁上的大红袍母树。

而在左手边,有一路口,可通往马头岩。

一路拾阶而上,沿着主路一直往前走。

好不容易,不用再走陡峭的石阶梯,面前出现一片平地时,就到开山坪了。

开山坪,类似一处观景平台,站在此处,能远眺到对岸的马头岩经典地标——磊石精舍。

即,时常出现在马头岩山场介绍的白色建筑物。

开山坪的地势相对开阔,背靠大片松林,以肉桂种植居多。

往里走入,也能看到好几列树龄不浅的水仙。

光照充足,土壤疏松的开山坪,从地形来看,是典型的岩上茶。

产出来的岩茶,香气相对更张扬明媚,如果是肉桂的话,汤中的辛辣犀利感会更明显。

二、马鞍岩。

马鞍岩为什么得名,从图片上看,一目了然。

这块地标性的风化岩,类似旧时的马鞍,所以得名。

如图所示,马鞍岩本身只是光秃秃的风化岩。类似石头山那样,寸草不生。

按参考资料的讲解,若没记错,这属于墙体式单面山。

岩壁光滑,丹岩表面没有可供种茶的地方。

但以马鞍岩为圆心,周围的空阔地,都属于它的范围圈。

地势开阔,近处有一行高大的,不知名的树。

远处则是成片成片的茶,面前的这行,尚没有修剪痕迹。

但它的枝干不甚粗壮,主干不分明,不是水仙、梅占这类小乔木的树形特点,更像肉桂。

三、云峰岗。

之前分享过一个方法。

判断某处山场正不正时,仅需环顾四周,看看有没有明显的风化岩即可。

从大方向看,绝对没错。但实拍云峰岗这类岩顶山场时,画面会比较尴尬。

咦,风化岩去哪了?

莫急,就在底下呢,此处就是风化岩的岩顶。

岩顶类的山场,土层会偏薄,但风化岩碎屑含量丰富,土壤疏松,富含养分。

并且光照充足,四面开阔,八处通风。

种在此处的肉桂,最容易出现香气高扬,桂皮香犀利,汤水辛辣的款型。

四、猫儿石。

站在云峰岗的高处,能远眺到猫儿石的地标。

乍一看,是平平无奇的风化岩。

若说特别之处,顶多这面岩壁比较光滑平整,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产物。

类似砌墙装修,又专门抹上腻子那般平滑。

但在当时,马头岩的老友是这样介绍的。

在外面,很多人讲猫儿石都讲错了。因读音接近,众人以讹传讹下,传成了猫耳石。

但那是错的,正确说法是猫儿石。

你看对面这个山,像不像一个弓着腰的猫?

在那上面,岩顶还有不少林木植被。就像小猫生气时,毛发竖起来的状态。

原来如此,猫耳石只是猫儿石的误传!

五、悟源涧。

悟源涧这个山场,很多茶客都不陌生。

三坑两涧之一嘛,声名在外,如雷贯耳。但论归属,悟源涧属于马头片区。

因为悟源涧本身只是溪水名,是马头岩山场的重要水系。

再次回到开山坪的远眺位置,画面里最显眼的,是磊石精舍。

磊石精舍,背靠磊石岩修筑。

往里走去,穿过磊石岩,不出三、两分钟就能走到悟源涧。

地面的地形,类似一线天,两山紧紧对夹,一线天开,中间过道很窄,底部是潺潺溪流。

顺着水流方向,能找到悟源涧的茶地,在那背面,我们看到一片老丛,当然更多的,还是肉桂。

六、横窠。

横窠这个山场,麻花有些怀疑,是造物主用直尺量出来的。

就像笔直的大马路。直来直去,直肠直肚。

远眺看去,里面纵深很长。

右侧的山岩,形似群山连绵,一路往前。

而左侧,更多林木植被。

据茶农的说法,里面有几分接近竹窠的感觉。

纵深很长,往里深入走去。

一会上坡,一会下坡,一会又上坡。

但就是没有七拐八绕,倒也很有意思。

七、螺丝窠

站在螺丝窠的高处,往下拍去。

底下就像一条长长的绿色滑梯,茶树们就种植在中间。

登高远眺,可以看到对面的远山。

对本地方位感极佳的茶农,如是介绍,那里就是慧苑的某个小山场了。

有一年,他和堂兄去那里爬过。

哪怕脚程再快,还是足足走了四、五个钟头。

再说回螺丝窠本身的山场特点,亮点在于岩壁上的小窟窿。

小小的、密密的、凹凸不同的,类似月球表面。

凸起处更是像螺蛳壳那样,因此得名。

八、光板岩。

光板岩这个山场,在圈内没多少名气,非常非常小众。

但它的得名,却很有意思。

据茶农介绍,光板岩原先不叫这个名字。

而是称棺材版,因为在过去这里的岩壁上,据说发现过悬棺。

但后来嘛,大家都开始做茶了。

从做生意角度看,这个名字对外说出去不好听,不吉利。

所以就改名了,改成了光板岩。

你看这一片,其实岩壁也是平平整整的,跟光板没差别!

九、天坑。

天坑是个很大的坑,走了一趟下来,发觉它的面积和倒水坑不相上下。

入坑之后,起码得走大半个钟头,才能走到出口。

论区位,天坑与九龙窠,紧紧相挨。

圈内也有人将其归类为,九龙窠天坑。

单纯是觉得,九龙窠天坑叫出去,名头比马头岩天坑更响亮。

但按照归属来看,天坑仍旧属于马头片区。

那天在走马头岩时,因为众人都对来时的石阶梯悻悻然,太费膝盖了。

于是茶农带我们走了条新路,穿越天坑,直抵大红袍景区入口。

但走了一趟下来,发现天坑里面的山路,又窄又滑。

进坑的那段泥土路,更是让大家连连踩滑。

有一处杂草丛生,在那我们还看到一条滑溜溜的小青待在草丛里。

狭路相逢,没法让路,只能飞快往前奔去……

《3》

马头岩的小山场,远不止这些。

还有桃树窠,蟠龙涧,赌博岭等。

对了,前两年我们去爬半天腰时,也是在马头岩的某处小山场。

那片地方,名叫象鼻岩。

翻过去,又是九龙窠了。

难怪那天在半天腰的岩壁平台,登高远眺时。

能看到近处的大红袍停车场入口,大排长龙(彼时是五一,做茶季+旅游季,人流众多)。

可见,众多正岩山场,往往是山山水水相连。

马头岩的地盘这么多,统统归入为岩上山场,当然不适合!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