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世纪,人们用通红的烙铁烫在疯狗咬过的伤口上治疗狂犬病,巴斯德

 山峰云绕 2022-10-01 发布于贵州

https://m.toutiao.com/is/6vwUYTq/?=李砍柴 



19世纪,人们用通红的烙铁烫在疯狗咬过的伤口上治疗狂犬病,巴斯德亲眼目睹后,找来一个孩子,这个决定后来改变了世界!
 
当时,狂犬病是一种极其可怕的传染病,它在法国横行肆虐,每年都有很多人被它夺取生命。
 
但那时候,由于对疾病的恐惧和医疗知识的匮乏,人们坚信火可以烧死一切病毒。
 
因此,凡是有人患了狂犬病,就会被人押到铁铺,用烧得通红的烙铁直接覆盖在伤口上作为治疗。
 
可这种方式不但对于治疗没有一丝帮助,反而让很多人因为伤口感染而更加虚弱,更快地死亡了。
 
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在当时已经凭借巴氏灭菌法小有名气,他对此十分痛心,决心要改变这一切。
 
恰好当时,英国的真纳医生刚刚成功研发出天花疫苗。
 
真纳医生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巴斯德,他大胆地设想:既然天花病可以用疫苗预防,那么狂犬病也能用狂犬病疫苗预防。
 
因此,他便一头扎进了狂犬病疫苗的研发工作中去。
 
首先,他和两名助手冒着被咬伤的危险,从病犬口中采集到了唾液,然后就开始做实验。
 
最开始他们并没有什么发现,可巴斯德并没有放弃,仍旧坚持不断地探索着。
 
皇天不负有心人。
 
有一次,他们将病犬的唾液注射到一只健康犬的大脑中,这只犬很快死亡。巴斯德意识到,这是一个突破。
 
接下来,又进行了数次的动物实验后,结合实验结果,巴斯德推断出:狂犬病病毒应该是作用在神经系统上。
 
得出这个结论后,他又从一只病兔身上取出一小段脊髓和蒸馏水混合,再将混合物注射在健康动物体内,发现这些动物会患狂犬病死亡。
 
后来,为了减轻毒性,他将从病兔身上取出的脊髓,悬挂在一支无菌的烧瓶中干燥完毕,碾磨成粉后,和蒸馏水混合,再注入健康动物体内,动物们却能健康的活下来。
 
这让巴斯德意识到:干燥脊髓中的病毒已经十分微少,可以用来制作疫苗。
 
又经过几十次的动物实验,他的结论得到了印证,狂犬疫苗由此诞生。
 
但是这疫苗只是在动物身上成功,还没有人实验过,并不能完全保证疫苗同样适用于人类。巴斯德为此十分苦恼,他甚至都打算亲自上阵了,还好此时,事情出现了转机。
 
1885年,一位濒临绝望的母亲,带着自己9岁的儿子约瑟芬找到了巴斯德。
 
原来,四五天前,这个孩子曾被疯狗咬伤,他的母亲并不相信烙铁能够救儿子的命,因此抱着希望找到了巴斯德,想试试他的疫苗。
 
巴斯德对于这位母亲的信任十分感动,他认真考虑过后,顶住外界说他不道德的指责,用了10天的时间,连续给这个可怜的男孩,从低到高注射了十几针毒性不同的疫苗。
 
这段时间,巴斯德过得十分煎熬,他根本睡不着也吃不下,甚至不停地向上帝祈祷,希望这个孩子能够渡过难关。
 
幸运的是,约瑟夫真地活下来了,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因为接种狂犬病疫苗,而逃脱狂犬病魔爪的人。
 
在这之后,狂犬病疫苗渐渐被人们所接受。
 
但是因为当时的生产条件有限,疫苗质量难以保证,导致很多失败案例的出现,这些让巴斯德备受质疑。
 
但是巴斯德始终坚信自己是对的,他说:“我冒死研制狂犬疫苗是为了救人,而不是谋财害命!”
 
不幸的是,因为之前研究太过拼命,损坏了身体健康,巴斯德在1887年脑溢血发作瘫痪。令人敬佩的是,即便如此,他依旧没有停止工作。
 
1895年9月28日,72岁的巴斯德在亲友的陪伴下安详去世,结束了传奇的一生。
 
但他留下的不仅仅是对人类的巨大贡献,更多的是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和造福人类的不朽光辉!
 
今天是第16个世界狂犬病日,谨以此文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作者:曼陀罗
编辑:剩草
 
 #头条中国史##打开眼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