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在大连登陆的最年轻开国上将,四野的创始人

 梦想童年594 2022-10-02 发布于江西

你为党和人民做了一件好事,为子孙后代做了一件好事,我感谢你!

——周恩来

“一个娃娃,也来和我谈判?”从此,“娃娃司令”的美名传扬开来。这场谈判,只有22岁的萧华让59岁的沈鸿烈敬佩不已。22岁,现在的孩子刚大学毕业,而那时的萧华却已是经过战火洗礼的“老革命”了。39岁的萧华,更是成为新中国最年轻的上将,至今无人破其记录。

“娃娃司令”之名始于1938年

1938年,22岁的萧华被任命为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前往山东惠民与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谈判。沈鸿烈满不在乎地说:“一个娃娃,也来和我谈判?”但经过激烈的唇枪舌剑之后,沈鸿烈却对萧华敬佩不已。“娃娃司令”的美名由此传开。

文章图片1

萧华

1945年秋天,对于萧华来说是个胜利的秋天,也是个收获的秋天。作为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的他,率部一举解放了长山、淄川、博山、莱芜、邹平、昌邑、宁津等县城。就在他挥师向济南挺进之时,突然接到中央电报:从山东抽调四个师十二个团共两万五千至三万人,分散经海道进入东北活动,由萧华统一指挥。萧华率部越过胶济路,经莱阳抵达蓬莱,从滦家口渡过渤海,登陆大连,继而北上到达了沈阳。

四野的创建始于萧华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萧华率领的山东军区部分机关人员为基础在安东(今丹东市)成立东满临时指挥部,统一领导由山东挺进东北的部队。安东与山东解放区隔海相望,安(东)沈(阳)铁路贯穿南北,无疑是山东部队挺进东北的战略要地。司令员兼政委的萧华在这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队伍。

文章图片2

1945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决定进入东北的部队与抗联统一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人民自治军于1945年12月底组建了10个军区,萧华担任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到1945年底,东北人民自治军的总兵力发展到27万多人。

1946年1月,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为东北民主联军。这支部队在烽火中逐渐壮大,后来发展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

本溪保卫战,与郑洞国正面交手

解放战争中,萧华遇到了将强劲对手的郑洞国——在缅甸击败日军第18师团的原中国驻印军新1军军长。

1946年3月13日,国民党军占领沈阳后兵分三路,同时向东、北、南推进。蒋介石给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和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代理司令长官郑洞国下达了一道密令:限4月2日以前占领四平街(今吉林省四平市)。

国民党大多数将领一致认为,位于沈阳东南的本溪对沈阳是严重的威胁,必须首先拔除。于是,国民党军集两路重兵分别由抚顺、辽阳方向,同时向本溪发动进攻。

文章图片3

这时,辽东军区司令员程世才刚刚上任,所以实际指挥作战的是政委萧华。为了策应北满(今长春以北)主力,保卫四平作战,他们决定采取坚守阵地、适时出击的战法,坚守本溪。

4月2日、7日,国民党的两次进攻均遭到失败。第二次战斗中,萧华指挥的部队共歼敌30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车辆物资。这一胜利震撼了东北国民党军将领。

但此时四平战事告急!当时,南满的部队只有萧华和程世才的部队,程世才率领部分主力北上保卫四平,本溪只剩萧华指挥坐镇。前期伤亡没有得到整补,主力兵力被调走可谓雪上加霜。

国民党军趁机增加兵力准备第三次进攻本溪。郑洞国亲赴开原指挥作战,病重未愈的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杜聿明也匆匆返回沈阳,集中了5个师5万兵力,并调用飞机助战。4月29日,再次分三路进攻本溪。

文章图片4

面对强敌,萧华率部浴血迎战。本溪保卫战历时33天,共毙、伤、俘国民党军4700余人,牵制国民党两个军兵力于南满地区(今长春以南),迫使国民党军在本溪、四平两个战场作战,分散了兵力,减弱了对四平进攻的力量。

海城策反潘朔端 开创国民党军起义先例

敌强我弱,为了保存我军有生力量,萧华率部及时地撤出了本溪。不久,萧华寻找战机,经过两昼夜的激战收复了鞍山,后又把海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据郑洞国回忆,蒋介石命184师死守待援,让师长潘朔端十分恼火。这时,萧华选派30多名投诚的国民党兵带着宣传品进入海城,宣传东北民主联军的宽大政策,劝告184师官兵举行起义。在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面前,潘朔端于5月30日宣布起义。184师的覆没,特别是潘朔端临阵起义,震撼了国民党军队。

萧华指挥的鞍海战役,采取军事打击与政治攻势相结合的方法,开创了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战场上国民党军起义的先例,为之后争取国民党军起义、投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新开岭俘虏李正谊 歼灭国民党第25师

1946年10月19日,国民党军挥师南满,再次点燃了东北的战火。随即遭到了萧华的当头一棒。新开岭战役(丹东宽甸新开岭地区)歼灭了国民党第25师,俘虏了师长李正谊以下8000多人,创造了东北民主联军一次作战歼灭整个师的先例。

从1946年12月17日到1947年4月3日,在北满部队三下江南的配合下,萧华协助辽东军区司令员萧劲光指挥四次保卫临江(今吉林省白山市下辖市临江市)的作战,共歼敌50000余人,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南满解放区的进攻,并迫使东北国民党军全面转为守势。

长春和平解放 国党第60军起义

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正式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区分为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5月中旬,成立东北军区第一前线指挥所,萧劲光任司令员,萧华任政治委员。

5月27日,萧劲光、萧华担任指挥解放长春的任务。这是萧华又一次和郑洞国正面交锋。此时,郑洞国是国民党军东北“剿匪”总部副总司令兼第1兵团司令。长春位于东北腹地,是贯通中长路、长图铁路及东北境内各铁路的交通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郑洞国认为,国民党军占据长春后,环市构筑了许多钢筋水泥地堡,使整个长春形成了一个具有现代化防御体系的城市。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让郑洞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解放军对长春没有使用军事打击,而是采取“长困久围,展开政治攻势和经济斗争,使其粮弹俱困、人心动摇时再攻”的方针。在长春城外方圆25公里的地面上,10万解放军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外之城”,使国民党军成了“瓮中之鳖”。郑洞国这才意识到固守孤城的结局是坐以待毙。于是,他组织部队进行试探性的突围,但都被解放军击退。

文章图片7

萧华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号召广泛发动群众,创造多种生动有力的形式,瓦解敌人。他指导部队官兵和人民群众,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攻心战,喊话、散发宣传品、打宣传弹、在护城河放宣传木船、缝制慰问袋、过节送礼,还把国民党官兵请过来吃饭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强大的政治攻势涣散了敌人的军心,大量官兵出来投诚。到9月底,一共接收国民党投诚的人员达到了13700多人。

10月14日,解放军锦州大捷,不但使东北战局形势急剧变化,也让长春守敌更加惊恐。10月17日,国民党第60军军长曾泽生将军毅然率部起义。长春守城敌军军心大乱。19日上午10时,防守长春西半部的新7军全体官兵也放下了武器。至此,长春市大部分解放。只有郑洞国和他的卫队还占据着中央银行大楼,企图做最后的斗争。

萧华和萧劲光考虑到郑洞国在国民党军中的地位和影响,决定围而不攻,促其投诚。1948年10月21日这天,郑洞国终生难忘,他是这样表述的:“当日天大亮后,我带着已经放下武器的兵团直属部队出城,途中恰巧与进城的解放军兵团政委萧华将军相遇,萧华将军走过来热情同我讲话,没有一点胜利者的架子和骄矜之色,使我冰冷的心里油然生起一股钦敬之意。”

对于长春的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是这样评价的:长春围困战历时半年,是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个采取“久困长围”方针和平解放的有重兵坚固设防的大城市的成功范例。

这一成功的范例无疑凝聚着萧华的智慧和心血,长春解放后的第三天,萧劲光、萧华率领第1兵团参加了解放沈阳的外围作战,11月2日,沈阳解放。同日,营口解放。至此,辽沈战役宣告胜利结束。

组建特种兵部队 神速攻克天津

随后,萧华率部入关,参加平津战役。萧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兵部队最早的领导人之一,统一负责对炮兵、装甲兵和工兵的指挥。进攻天津时,1600门火炮、30辆坦克、16辆装甲车,全部部署到位。总攻开始后,500多门火炮同时发射,敌军的坚固工事顷刻间土崩瓦解。“神炮隆隆铺天盖地,铁甲滚滚摧敌营。”萧华用这样豪迈的诗句表述了当时的情形。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兵部仅用29个小时就攻占了被称为“固若金汤”的天津城。

文章图片8

1949年3月11日,东北野战军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萧华任“四野”第十三兵团政治委员。3月31日,毛主席接见萧华时笑着说:“萧华,你我多年不见,可是我的耳朵长得很,你一时司令,一时政委,一时山东,一时东北,出息好大哟!”

最年轻上将 作《长征组歌》

新中国成立后,萧华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成为最年轻的开国上将。萧华还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创作了《长征组歌》。周总理能一字不漏地唱下全部歌词,在弥留之际还提出再听一次《长征组歌》。周总理曾经这样对萧华说:“你为党和人民做了一件好事,为子孙后代做了一件好事,我感谢你!”

(本文大部分资料来源于纪录片《萧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