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我们是“汉”人而不是“秦”人?

 新用户野鹤 2022-10-02 发布于甘肃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如果没有读过许倬云所著的《万古江河》这本书,我肯定不会去思考,我们为什么是“汉”人而不是“秦”人?我们的文字为什么是“汉”语言文字而不是“秦”语言文字?你想,我们一生下来就是汉人身份,一上学学的就是汉语言文字,习焉不察,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然而,读了此书,我才知道,我们之所以为“汉”人,我们的语言之所以为“汉”语,原来是有渊源的。书中这样写道:经过四百年的长期安定,汉代各地区之间,人才、观念与物产都经过不断的流动与周转,各种资源匀散于全国各处,形成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内容。于是,中国文化的主要部分,至今称为“汉文化”。中国人口的大部分,即使渊源不同,也自认为“汉人”。这个名称,在汉代政权终结之后,仍旧长期沿用,以至于今。而秦代虽然书同文、车同轨,但按作者的说法,秦帝国是一个有边界的政治体,还不是真正包有六合的普世天下国家。

  作者的写作视角也着实令人称奇。他以黄河长江作喻,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如这一江一河。黄河长江,源头相距不远,一向北,一向南。这两条大河的水系,覆盖着中国的大部分疆域,然后殊途同归,归于大海。两个水域界定了南北两个地理环境,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色。

  按书里的说法,黄河流域的居民,艰苦耐劳,安土重迁,心态比较保守;长江流域的居民心态活泼,接受变化,乐于创新。黄河文化孕育了循规蹈矩、守分安命的儒家;长江文化孕育的是多思辨甚至是辩证式的老庄思想。北有《诗经》,南有《离骚》……

  《万古江河》以黄河长江的流经扩展比喻文化的进展,从中国文化发轫的地理空间谈起,论及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与分合,细述中国文化在不断的冲突与融合中,由中国的中国,进而为东亚的中国,发展为世界体系中的中国。此书以全球文化的高视点,来诠释多元、复杂的中国文化发展历程,视野开阔、思路宽广。

  最后,介绍一下作者许倬云。许倬云是学贯中西的史学耆宿,精通中国上古史、文化史、社会史,熟悉西方历史及其理论与思想,擅长利用不同学科的视角和方法来研究历史,尤其是考察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他不囿于书斋,时时心怀天下,关心中国文化的发展与走向。

  《万古江河》

  许倬云 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