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贺靓艳:先秦含“禹”字的青銅器

 馱夫 2022-10-02 发布于福建

先秦青銅器銘文,目前发现“遂公盨”、“齊侯镈鐘”、“秦公簋”、“羋加編鐘”、“舉方鼎(又稱祖辛禹方鼎)”、“舉罍”、“禹鼎”、“叔向父禹簋”含“禹”字。

遂公盨(又名豳公盨、燹公盨)

图片
图片

▲遂公盨铭文拓片

【時代】周孝王、夷王前後距今約2900年

【收藏地點】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2002年春天在海外文物市場上偶然發現)

【著錄】《中國歷史文物》2002年第6期

【形制紋飾】高11.8釐米,口徑24.8釐米,重2.5千克,橢方形,直口,圈足,腹微鼓,獸首雙耳,耳圈內似原銜有圓環,今已失,圈足正中有尖擴弧形缺,盨蓋缺失,內底銘文10行98字。器口沿飾分尾鳥紋,器腹飾瓦溝紋。

【銘文釋讀】

     天命禹敷土,隨山浚川,迺

     差地設征,降民監德,迺自

     作配鄉(享)民,成父母。生我王

     作臣,闕沫(貴)唯德,民好明德,

     寡(顧)在天下。用闕邵(紹)好,益幹(?)

     懿德,康亡不懋。孝友,訏明

     經齊,好祀無[貝鬼](廢)。心好德,婚

     媾亦唯協。天厘用考,神複

     用祓祿,永禦於寧。遂公曰:

     民唯克用茲德,亡誨(悔)。

    (引自李学勤:《遂公盨与大禹治水传说》《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 年 1 月 23 日)

按: 遂公盨的發現,將大禹治水的文獻記載提早了六七百年,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也最為詳實的關於大禹的可靠文字記錄,表明早在2900年前人們就廣泛傳頌大禹的功績。以往所知在文字史料中講到禹的,最早的有《詩經》中的《大雅·文王有聲》、《小雅·信南山》,此外還有《書·立正》與《逸周書·商誓》。這些文獻一般認為是西周文獻,春秋以後,禹不僅見於文獻,也見於青銅器銘文,如秦公簋,叔夷镈。但西周青銅器銘文中從未見到過禹,禹與其治水的傳說見於遂公盨,更確切地證明了禹其人其事盛傳於西周。特別是大禹治水的故事並非出於戰國秦漢時人的臆造,而是有一定的依據。

齊侯镈鐘(又稱叔夷鎛鐘)

“齊侯镈鐘”是“齊侯镈”和“齊侯鐘”的總稱,又稱“叔夷镈”和“叔夷鐘”,春秋晚期齊國青銅器。據宋趙明誠《金石錄》卷十三“齊鐘銘”條記載:“宣和五年(1123年),青州臨淄縣民於齊故城耕地,得古器物數十種,期間鐘十枚,有款識,尤奇,最多者幾五百字,今世所見鐘鼎銘文之多,未有踰此者”。下圖收錄的是《重修宣和博古圖》中齊侯镈一件。

图片
图片

▲齊侯镈含“禹”字銘文

【時代】春秋中晚期齊靈公(前581年―前554年)

【出土】宣和五年(1123)出土於山東臨淄

【著錄】(宋)薛尚功《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宋)王黼編纂、牧東整理《重修宣和博古圖》二十二冊,(宋)趙明誠《金石錄》,《殷周金文集成》著錄稱“叔屍鐘”、“叔屍鎛”(272-285)

【形制紋飾】據《重修宣和博古圖》:“高一尺七寸五分,鈕高二寸一分、闊二寸三分,兩相距一尺一寸八分。”銘四百九十二字。此镈原器已經佚失,僅存宋代摹本。

    按:1.銘文中說到:“咸有九州,處禹之堵。”意思是說,完全掌握了全九州,佔領了禹之堵一即“禹都”。

    2.從銘文內容來看,敘述太公得國,疆域幾何,桓公稱霸,講的都是從西周到春秋的齊國歷史。從提到的關於疆域的問題看,此鐘至少鑄於齊靈公滅萊國東擴之後。


秦公簋    

图片
图片

▲秦公簋器銘文

图片
图片

     ▲秦公簋蓋銘文拓片

 ▲秦公簋器款和蓋款銘文拓片

【時代】春秋時期

【出土地點】1923年出土甘肅天水(引自中国历史博物馆编:《简明中国文物辞典》, 1991年第129页)

【收藏地點】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著錄】《三代吉金文存》二十卷,羅振玉編,1937年。

    《貞松堂集古遺文》十六卷,羅振玉撰集,1930年原刻本。

    《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郭沫若著,科學出版社1958年重印本。

    《小校經閣金文》十八卷,劉體智編,民國乙亥(1935年)初版。(誤爲敦)

    《安徽通志金石古物考稿》十八冊,徐乃昌編撰,安徽通志館出版,1936年。

    《殷周青銅器と玉》,[日本]水野清一編著,日本經濟新聞社,1959年。

    《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編,文物出版社,1984年。

    《中國青銅器全集》十六卷,中國青銅器全集編委會編,文物出版社,1996年。

    《北京圖書館藏青銅器銘文拓本選編》,北京圖書館金石組編,文物出版社,1985年。

    《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輯,中華書局,2007年,04315號。

    《秦銅器銘文編年》,王輝撰集,三秦出版社,1990年,圖版14。

    《金文總集》十冊,嚴一萍編,臺灣藝文印書館,1983年,2833號。

    《商周青銅器銘文選》,上海博物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編寫組,文物出版社,1986—1987年。

   《中國文物精華大辭典》(青銅卷),國家文物局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1995年。

    《中國美術全集·工藝美術·青銅器》,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

    《中國國家博物館百年收藏集粹》,呂章申主編,安徽美術出版社,合肥2014年,156頁(器)。

    《甲骨文金文集粹》,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國家書法家協會編,安徽美術出版社,合肥2015年,273—275頁。

    《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吳鎮烽編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05370號。

【形制紋飾】通高19.8釐米,口徑18.5釐米,足徑19.5釐米。此簋為圓形,蓋與器身相合成一略扁而圓的形體,蓋頂有圓形捉手,面飾瓦紋,緣以細密的勾連紋。器側為飾獸首的耳,無垂珥。口沿下飾勾連紋帶,腹為瓦紋。圈足飾波帶紋。器身裝飾獸目交連紋、垂鱗紋、橫條溝紋,蓋沿和口沿每組紋飾間還設有上下相反的浮雕獸首,殊為奇特。簋蓋及器身均作細小盤螭紋,雙耳上作獸首。秦公簋共有銘文123字,分器銘文54字、器款9字;蓋銘文51字、蓋款9字。

图片

▲秦公簋器含“禹”字銘文釋讀

按:秦公簋提到大禹史事的文字是:“丕顯朕皇祖受天命,鼎宅禹跡……保業厥秦,虩事蠻夏”。“鼎宅禹跡”,可以參照秦公諸器的是“賞宅受國”,說明西方的秦人也把自己的國土看成是大禹曾經經營的地方,是“禹跡”所在,也相當於叔夷鐘的“處禹之堵”。

羋加編鐘    

隨州棗樹林墓地M169是曾侯寶夫人羋加之墓。羋加是楚國公主,“羋”是楚國王族之姓。這座墓出土了一件銅缶,這是楚王將女兒羋加嫁給曾侯寶時所制媵器,上有“楚王媵隨仲羋加”的銘文。銘文將曾國稱作“隨”,羋加編鐘出土於槨室北側及其東側,共有19件。共四組。第一組器物M169∶9A銘文出現了“禹”。以下著錄含“禹”字的M169∶9A編鐘。

图片
图片

【時代】楚穆王在位時期 ( 前 625 年到前 614 年) 

【出土地點】2019年5月,隨州棗樹林墓地(屬義地崗 墓群)發掘的M169

【著錄】郭長江,李曉楊,凡國棟,陳虎《嬭加編鐘銘文的初步釋讀》,《江漢考古》2019年03期。

【形制紋飾】綜合編鐘大小、銘文內容、字體、出土位置等資訊判斷編鐘應該分為四組。其中:第一組,包括M169∶9、M169∶12、M169∶7、M169∶10四件一套,銘文首尾完備,是完整的一組。

【M169∶9A銘文釋讀】

     隹(唯)王正月初吉乙亥,曰:白(伯)(圖版一,M169∶9A面鉦部銘文釋讀)

     舌(括)受命,帥禹之堵,有此南洍。餘文王之孫(圖版一,M169∶9A面右鼓部銘文釋讀)

     穆之元子,之<出>邦(圖版一,M169∶9A面正鼓部銘文釋讀)

於曾。餘非敢作(怍)聭(恥)……

按:1.伯括,“伯括”即《尚書·君奭》中的“南宮括”、《論語·微子》中的“伯適”,是周初重臣,“文王四友”之一。南宮括輔佐周文王、周武王翦滅殷商,後被分封到南土,創立曾國。

    2. 帥禹之堵,“帥”,遵循也。過去被釋作“禹之堵”。實際上所謂的“堵”也是左旁為工,右旁為者,亦當讀作“緒”。《國語·周語上》:“帥舊德而守終純固。緒,事業、功業之謂。《詩·魯頌·閟宮》:“奄有下土,纘禹之緒。”孔穎達《疏》:“繼大禹之業。”“帥禹之緒”與《閟宮》“纘禹之緒”意義相同。


舉方鼎(又稱祖辛禹方鼎)
图片
图片

【時代】商代晚期(前1250-前1046年)

【出土地點】1957年山東長清小屯

【收藏地點】山東博物館

【著錄】山東省博物館:《山東長清出土的青銅器》,《文物》1964年4期。

《中國文物精華大辭典》(青銅卷),國家文物局主編,1995年上海辭書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出版,第13頁。

 《中國青銅器全集》十六卷,中國青銅器全集編委會編,1996年文物出版社出版。

《殷周金文集成》,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輯,2007年中華書局出版。

 《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吳鎮烽編著,201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形制紋飾】高23、腹縱15.6、橫13.9、足高8.4釐米,共二件,形制相同,此為其中之一。器形為侈口方唇,立耳,束頸,器腹為長方形,微鼓,平底,下承四根粗壯的柱足,體態沉穩。方鼎四隅飾有扉棱,增加了整器的靈動之氣,腹部飾獸面紋,以雲雷紋為地,足飾陰線蟬紋,鑄工精美。

按:1.鼎,中國歷史上流傳最久的器物之一,是中華文明的象徵。傳說中鼎的鑄造始自黃帝。《史記·封禪書》記載:“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又《史記 ·孝武本紀》載:“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象九州。”舉方鼎是舉族的寶貴遺珍,歷經千年,流傳至今,其造型厚重典雅,紋飾美觀莊重,鑄工細緻考究,銘文筆勢雄健,是迄今為止山東境內發現的最為精美的商代晚期青銅鼎之一,為國家一級文物。

     2.商代被稱為“簡銘期”。由於字數的限制,商代銘文內容也比較簡單,主要用於標記氏族名、器名、徽號等。在商代已經出現“禹”的文字,根據商代銘文格式,推測“禹”可能是作器者本人的私名。

舉罍  

图片
图片

【時代】商代(前1600-前1046年)

【出土地點】1957年山東長清小屯

【收藏地點】山東博物館

【著錄】山東省博物館:《山東長清出土的青銅器》,《文物》1964年4期。 

《殷周金文集成》,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輯,2007年中華書局出版。

【形制紋飾】高40、口徑17、腹徑35釐米,容酒器。侈口,短頸,圓肩,肩兩側附獸首銜環耳,腹正面下腹一側有一獸首形鼻。肩與上腹以三條扉棱為中心,飾夔紋構成的三組獸面紋,下腹飾蟬紋。銘文及徽號鑄於口沿內。 

禹鼎(又稱穆公鼎、成鼎)  
图片
图片

▲禹鼎銘文拓片1

图片

▲禹鼎銘文拓片2

【時代】  西周晚期(前877-前771年)

【出土地點】  1940年出土於陝西省扶風縣任家村窖藏(引自楊曙明:《禹鼎》,《中國社會科學報》,2021年06月24日)

【收藏地點】  中國國家博物館

【著錄】 《薛氏鐘鼎彝器款識》,[宋]薛尚功著,清嘉慶二年(西元1797年)阮氏刻本。

    《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録考釋》,郭沫若著,1958年科學出版社重印本。

    《陝西金文匯編》,吳鎮烽編,1989年三秦出版社出版。

    《殷周金文集成》,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輯,2007年中華書局出版。

    《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吳鎮烽編著,201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陝西金文集成》,張天恩編著,2016年三秦出版社出版。

【形制紋飾】 通高54.6釐米,口徑46.7釐米,重37.25千克。圓形,直耳微外侈,腹較淺,蹄足。口沿下飾竊曲紋一道,腹部飾環帶紋,耳外側施以兩道凹紋,足部飾以饕餮紋。鑄有銘文20行,包括重文符3個、合文2字,共計207字。

【銘文釋讀】(引自《殷周金文集成》第1509頁)

图片
图片

按:關於禹鼎,楊曙明指出:“禹即叔向父禹,名禹,字叔向父,是穆公後裔,服事周室,為武公僚屬,封邑於井”。此外作器者為禹。郭沫若考證“禹”即《詩經·十月之交》中“楀維師氏”的“楀”。禹鼎的製作時代關係到“噩”何時滅國、噩侯部族是否東遷等一系列歷史問題,禹鼎銘文記載的是周厲王對南方各國,特別是對噩國的一次重大的戰爭,關係西周晚期史實,彌補了文獻記載之缺佚,對於西周史的研究,尤其是對於周代江漢地區歷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叔向父禹簋  

图片
图片

▲叔向父禹簋銘文拓片

【時代】西周晚期 

【流傳】潘祖蔭舊藏

【收藏地點】上海博物館

【著錄】《攈古録金文》三卷,[清]吳式芬撰,清光緒二十一年(西元1895年)吳氏家刻本。

    《愙齋集古録》二十六卷,[清]吳大澂著,民國七年(西元1918年)涵芬樓影印本。

    《周金文存》六卷,[民國]鄒安編,民國十年(西元1921年)廣倉學宭本。

    《小校經閣金文》十八卷,[民國]劉體智編,民國二十四年(西元1935年)印本。

    《三代吉金文存》二十卷,[民國]羅振玉編,民國二十六年(西元1937年)印本。

    《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録考釋》,郭沫若著,1958年科學出版社重印本。

    《金文總集》,嚴一萍編,1983年臺灣藝文印書館出版。

    《夏商周青銅器研究》,陳佩芬著,200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殷周金文集成》,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輯,2007年中華書局出版。

    《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吳鎮烽編著,201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形制紋飾】西周晚期飯食器。高17.3釐米,口徑19.2釐米,底徑20.6釐米,重4.04千克。斂口,鼓腹,下置圈足,圈足下又設獸首小足。腹兩側設獸首耳,垂珥。頸及圈足各飾鱗紋一周,7行、行10字, 總字數67字。

【銘文釋讀】(引自《殷周金文集成》第2458頁)

图片

按:此器銘文全篇是叔向父禹的祝願辭,謂其要繼承皇考的事業,要以文祖為表率,謹慎奉行光明之德,保持威儀和禮容。來保定邦家,為皇祖幽大叔作此簋。與此簋同厲王時期的還有一“禹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