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ay10 多项肝功能指标的联合应用及临床意义

 天涯aobebd0m4x 2022-10-02 发布于河南

肝病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大多数患者在早期没有症状,甚至肝硬化患者也是如此。肝脏异常通常在由于其他原因进行的生化测试或影像学检查过程中偶然发现。肝脏异常也可以根据特定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筛查来识别。肝功能失代偿,如肝衰竭、腹水或门静脉高压相关的胃肠道出血可能是慢性肝病的最初表现。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自动化分析的可用性,常规进行的肝功能检测导致发现大量无症状的肝功能检测异常,这对诊断提出了重大挑战。

临床实践中发现了几种肝功能检测模式,包括:① 转氨酶水平升高,胆红素水平升高或不升高;② AP水平升高,胆红素水平升高或不升高;③ 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与胆红素水平升高或不与胆红素水平升高相结合;④ 胆红素水平升高;⑤ 慢性肝功能异常背景下的急性变化。在临床实践中,确定异常持续时间是鉴别诊断的第一步,因为急性和慢性(≥6个月)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可能不同,随后才是异常模式的确定。肝功能检查项目中没有一项有足够敏感性或特异性的单独检测来评估肝脏损伤的严重程度。即使是被认为金标准的肝组织活检,也有25%的抽样误差,可能导致评估不准确,因此,需要多指标联合应用进行评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