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休市了,但华尔街紧盯人民币

 莫为天下先 2022-10-02 发布于湖南

图片

——不要与央行对抗,尤其不要与中国央行对抗。

人民币的考验,来了。

虽然国庆假期中国投资者离场,但华尔街最关心的市场是人民币——因为(较少受到监管的)离岸人民币在10月3日至10月7日之间继续开盘,而这段时间央行因为假期因素不公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便无法引导市场预期。

我们先来普及两个常识:

1、分析师们通常会关注三个指标: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在岸人民币、离岸人民币。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是由中国央行公布的,每个交易日9:15会更新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网站上;
在岸人民币(缩写CNY):在中国大陆换汇的汇率。会受到政策影响,并不能反映市场供需,其每日波动幅度都会受到限制(在中间价上下2%波动)。
离岸人民币(缩写CNH):在中国大陆外换汇的汇率。更加倾向于市场化,管制相对较少,所以波动更大。

2、华尔街分析师每个交易日都要看中国央行设定的人民币中间价,与市场的预期是否相符。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会在每个交易日9:15公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而在此之前机构会根据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测算当日中间价。如果两者偏差过大,则说明人民币背后走势有央行的深意。央行设定的中间价如果高于机构测算值,则传递不想让人民币贬值的信号。

我们都知道,现在全球央行都展开了捍卫本币的行动,因为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美元实在太强了。比如,日本央行直接干预外汇市场,韩国央行大规模卖出美元,但日元和韩元仍旧大幅贬值。中国央行无疑是最成功的一个,每日通过设定人民币中间价,引导市场预期(避免市场出现单边贬值预期),即便人民币跌破7.0关口,走势仍旧相对稳定。在进入长假前,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已连续第27天显著较市场预测均值偏强,这是史上最长的纪录。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金融市场进入了假期模式,在岸人民币不开盘,人民币中间价也不会公布,但离岸人民币会开盘。在没有中间价引导市场的预期的情况下,离岸人民币是否会下跌,成为了很多分析师的关注点。

央行已经未雨绸缪。

路透周四援引知情人士报道,央行已要求国有大行做好准备在离岸市场抛售美元。

在应对美元上涨周期中,央行可谓把手头的工具用到了极致:

1)每日公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引导市场预期,英镑和日元都出现了单边贬值预期(招来了做空者),但人民币没有;

2)口头管理,发布措辞强硬的声明以吓阻投机者。本周四央行便警告,不要赌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或贬值,久赌必输。

3)增加做空者成本,上调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

到目前为止,中国央行捍卫人民币的措施都是“持续微调”,没有激进的行动,普通投资者几乎感受不到什么,比日本央行遏制日元贬值要高明得多。更高明的地方在于,并没有设定人民币不惜一切代价严防死守的“水平”,没有太大压力,能够保持灵活性,也能够保留大量的弹药,以备不时之需。

不要与央行对抗,尤其不要与中国央行对抗,在这方面他们有丰富经验,也有足够的实力。

不过,作为一名交易人士,一定要明白当前仍旧处于“美联储激进加息周期”,当前全球市场的风暴何时结束,取决于美元指数何时停止上涨。

如果你想知道美元指数何时停止上涨,相对金融市场有更深刻的认知,可订阅我们最新发布的报告《10月策略:全球重置 踏浪前行》。

报告亮点(全是你能看得懂的语言):
1、从本周发生的一个细节推理,本轮危机将何时结束。
2、揭示美元指数未来走势路径:何时涨势放缓?何时转而下跌?我们标注了两个具体的日期。美元走势对应全球市场大变盘时点。
3、涵盖美股、黄金、白银、原油、铜、外汇等14个市场带点位的具体操作策略,并附有《全球市场10月精准点位预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