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花木为友,寄四时闲情

 古典书城 2022-10-02 发布于河北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
世间花木皆有灵性,
它们落地生根,
或向阳而生,
或迎风沐雨。
在阅尽岁月千帆后,
都有着与四时难解的约定。


汪曾祺曾说:
如果你来访我,
我不在,
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
它们很温暖。

朋友不在,花木亦可做友,
与四时花木为友,
暖心,又暖意。


01
春日,与柳做趣友

还记得从小就开始背的那首古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这是贺知章对柳树最极致的描写,
也让柳树的身影,
刻在了人们的脑海中。

人们提到春日里的花木,
最先想到的便是那烂漫的桃花。
可桃花只开一季,
留给世人的,
只剩下满地的残红和凄凉。

与其院内种花,
倒不如在窗前栽柳。
在初春生芽,
在暮春繁盛。
能陪着人们度过整个春,
也能伴着人们迎接盛夏。


柳树是常见的,
它是春日里最好的玩伴。
或作柳笛,在嘴边吹响,
或成柳帽,戴在头顶上。
它是孩子们手里的掌中宝,
让闷了一个冬天的孩子们,
在春日里,尽情地欢笑。

最喜欢的还是柳树的性情,
随和但坚韧。
还记得那首诗,
“有心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

随手折下的柳树枝,
往地里一插,
便能还给人们一片阴凉,
没有苛刻的要求,
不需要精心的侍弄,
它就那样低调伴着人们
走过暮春,通往盛夏。

柳枝虽然柔软却很坚韧。
它可以在人们手中,
被编织成各种物件,
但却很难在中间将其折断。
柳叶虽纤细,却不是毫无脾气。
若想使用暴力,
也要小心,那细小的叶子,
也会弄伤人的掌心。


春日里,
要与柳树做个趣友,
看它伴着春风,
飘扬飞起;
看漫天柳絮,
增添春的诗意。

02
夏日,与莲做个净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这是周敦颐对莲最完美的评价。
在他的评价里,
形成了人们对于莲的印象,
它是花中君子,
既有颜亦有品。

一方池塘,
不见水光,
连天的碧叶中间,
是映日的莲花在随风摇曳。
那花瓣上,
还沾着水滴,
不知是染上了清晨的露珠,
还是出水时,
带着的水汽还没有散去


最喜欢莲花干净的模样。
生于淤泥,
长于水光。
一朝绽放,
难掩清纯与芬芳。

它的周围,尽是荷叶在相伴,
但莲花,
从不与之放肆缠,
它就那样干干净净地,
站立在水中央。


它也从不曾挑地方,
只要有器具供放
虽为水生,
但也能摆在院中,
置于案头,
给身边的人带来幽香。
也在暗暗地
提醒着眼前的人们,
要记得,净己身,静己心。
知世故,不流于世俗,
做好自己,方为始终。

夏日里,要寻一处莲为净友,
来一处清香,净一身清朗。


03
秋日,与菊花做个挚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是陶渊明与菊花之间的悠然自得。
那一年的陶渊明,
选择在车马喧嚣的人境归隐,
闲时,采菊望南山,
自在地将归隐生活过的悠然。
而菊花,
也成为人们秋日生活里,
闲适的代表。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这是菊花在秋日里的颜色。
它是那样的多彩,
给相对单调的秋日,
也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

最敬佩的便是菊花的气节,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迎霜而开,
从不怕秋日清寒。
它骄傲的迎风而站,
从不考虑是否会被西风吹散。


它落地便可生根,
从不考虑土壤是肥沃还是贫瘠,
高山坡地,
乡野田园,
都可以是它盛放的地方。
它悄悄的
生长在人们抬头便能看见的地方,
静静在提醒着
陷入繁杂的人们,
何为淡然,何为志气。

秋日里,
不妨在窗前,种一丛野菊,
与之做一名挚友,
闲时浇水谈心,
给复杂纷扰的生活,
多些自在与安心。


04
冬日,与梅做个密友

“一生知己是梅花,魂梦相依萼绿华。”
这是彭玉麟与梅花的倾心相交,
他引梅花为知己,
梅花也承载了他的一生爱意。

冬日里,万籁俱寂,
世间万物似乎都处于静止之中,
只有那还在风雪中盛放的梅花,
将冬日变得动态十足。
若是可以,
一定要在冬日里,
寻一次正在盛放着的梅花,
不拘是一树,
还是一枝,
只是想在这寒风四起的日子里,
观一抹傲然,
闻一缕暗香。


最可敬的,
便是梅花的勇气。
它只凭自己的心意,
不挑时节的绽放自己。
它在高山之巅,
能够肆意生长,
也能安于墙垣,
随雪盛放。
它在冬日里,骄傲绽放着,
好像在告诉
身在低谷的人们,
即使再困难,
也能绽放属于自己的芬芳。

冬日里,
不妨试着与梅花成为密友,
它会时刻鼓励你,
不畏严寒,不惧困难。

一年有四时,

四时皆有花木。

闲来无事

不妨与花木为友,

这是人们与四时之间

娴雅到极致的浪漫与追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