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心得|学习儒家经典 步入德化人生

 扫地僧一一 2022-10-02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学习儒家经典 步入德化人生

文/徐慧芯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享誉世界的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展望21世纪》一书中写道:“今天的人类社会已经到了最危机的时代,而且还是人类咎由自取的结果。拯救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所以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我虽然很早以前就接触过这段话,但只是将其作为一个知识点和概念停留在头脑中,没有认真地思考和揣摩过这句话,也不懂其背后的深刻含义、对现代社会的警醒意义和价值所在。
尤其是汤恩比博士所提到的儒家思想,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应该要很熟悉才对,但因为西学东渐,我们这一代成长于有学统无道统的时代,对于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从小没有基础,且还很陌生。比如提到儒家,我脑子里就出现了刻板、学究、迂腐、落后这些词,不知儒家对于人生有何种价值与意义。之前有段时间我也曾翻过四书五经,每每都因读不太懂而半途而废,如此更不清楚儒家文化的内涵、价值和精髓之所在。像“半部《论语》治天下”,“中庸之道”“知行合一”“致良知”等,这些词句日常倒是耳熟能详,但难明其究竟含义。
2021年10月,我开始学习“阳明心要”系列课程。潘麟先生讲授的“阳明心要”课程,深入浅出、引经据典、有修有证,让我想走进儒家经典殿堂好好领略与成长一番,从而可以近距离地去感知经典的魅力,体悟经典的内涵,提升自己的意识境界,升华自身人格,最终回归心性。学习“阳明心要”系列课程,让我对儒家经典之内涵及其之于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有了一定理解,从此埋下了儒学的种子。
图片
潘麟先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讲授课程涉及文、史、哲等多个领域,几乎每个知识点都值得我去细细品味和反复参究。在听课过程中,我多次无比汗颜,有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惭愧感,有种强烈的、想要好好读圣贤书的愿望。
圣学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我发现,在聆听“阳明心要”课程时,我身心的浮躁、傲慢、浅薄等习气竟被悄无声息地转化了。当意识到在圣学光明之照耀与守护下自己正在被提升时,我喜极而泣。短短几天课程,让我生起了一定要用功读经典的信心,我想要踏实成长自己。很难用语言去表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此我浅谈两点自己的学习心得。
 
立 志
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阳明先生十一岁立志做圣贤,可见,从古至今,“立志”为人生头等大事,欲成就大事者,必先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那么,当代人如何立志,应该立何志呢?课程告诉我们,立志就是播种,立儒家之志,当立成为圣贤之志,如此在成圣成贤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当代社会,物质资源极大丰富,面对铺天盖地的资讯、瞬息万变的环境,很多人迷失了人生方向。有些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空心病”“啃老族”“躺平”“自闭症”等问题屡见不鲜;许多成年人也不时感到身心疲惫,经常会陷入莫名的忧虑和紧张不安,缺乏幸福感。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现代人普遍患上了“终极关怀缺失症”。
图片
而圣贤智慧能够引领我们获得终极的生命觉醒、实现人生的终极关怀。如果我们早一天接触到儒家圣学(如经典、阳明心学等),立下成圣之志,那么从此我们就走上德化人生、生命(道德)觉醒之路,跟着圣贤的脚步前进。有圣贤的教化,在人生前进之路上,即使遇到再大的风雨和磨难,我们也不会偏离此志,因为我们明了心性,知道成为圣贤是此生的终极使命。
 
下学上达,学达性天
立志为我们的人生定下了一个基调,意味着我们踏上了德化人生之路,立志之后便是要践行了。在儒家有一个词叫“下学上达”,儒家融个人修行于日常洒扫应对之中,提倡“在事上磨”,注重“做工夫”,把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每一件事,都作为我们调心、炼心、觉心的最好工具和绝佳机会。
曾子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如此便可于每日省察克治中,参悟大道(心性)之所在,使道德(生命)不断觉醒。我们通过“下学上达”,最终实现“学达性天”,与本性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彰显良知。
图片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然而今人在阅读儒家经典时有诸多字词上的障碍,影响理解。在学习了“阳明心要”系列课程后,我对儒家圣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阅读儒家经典时也顺畅了很多。时不我待,我将全身心地投入到经典学习之中,帮助更多的人走上德化人生之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