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条大河系列篇之二】​琴师姐||冰郎

 一犁_书馆 2022-10-03 发布于江苏

作者:冰郎

过去我总天真地以为,人生是一场相逢;如今我终于相信了,生命其实就是一场别离。

    退休后方有时间静静地反思自已走过的路,从心里感恩曾在人文情怀中对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我人生的岔路口有诸多不确定性时,让我在时代的漩涡当中形成生命新拐点,于我成长导向和影响的每一个具体人。他们仿佛带着上天指派的任务和使命适时来到我的身边,给我以教诲和指引我这只“迷途的羔羊”少走弯路。

   啥叫格局?其实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遇过的人,这一切就构成了你的人生格局。

  还记得吗?六七十年代上山下乡的浪潮中,苏北大地上有一批来自南京大都市的老三届知青,给我们带来了新颖的生活理念和不一样的文化,也给清江浦这座小小古城吹来阵阵清风。我那时刚出中学校门啥也不懂,整天就晓得粘着他们,跟他们后面跑,听他们讲世界名著、听他们唱俄罗斯歌曲、《南京知青之歌》等,耳濡沫染中对我后来的“三观”形成影响极大,那时候真是从心里羡慕和崇拜这些能讲会说、能唱会跳大哥哥大姐姐们。

 琴师姐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她是南京老三届知青,我们一批进厂、在一个车间当学徒,由于她生性活泼、聪明漂亮,人又侠义豪爽在我们一批学员中很是抢眼,我和她的接触因为她是市、厂宣传队骨干,而我是我们车间宣传队、大批判小分队的活跃分子,她常来给我们做指导。见面时我毕恭毕敬地尊一声“师姐”,她美目流转盈盈柔情,笑起来一对清纯梨涡,微笑着叫我声“小弟”。后来她告诉我,在这批学员中她对其他人都叫“师弟”,唯独叫我“小弟”,我问为啥?她说,你当时在一批学生进厂的“男娃(南京话男孩子)”中,年龄最小、个子最小,加之长得瘦瘦弱弱,还特文静乖巧挺像我邻家小阿弟呢!1973年她调回南京到某央企,当然也是这批知青里最能活动且第一个调回南京的。同年我也被组织安排离开清江浦去外地学习三年,从此和琴师姐各奔东西音讯杳无。

 时隔二十多年已是九十年代中期,在南京一场曾在淮插队、工作过的南京知青聚会中,我和琴师姐又一次见面了。那次由文兄和英姐组织的活动我接到邀请,当然也很想看看二十多年前的老哥哥老姐姐们,看看经过改革大潮洗礼后的老知青们精神面貌。

 在众多虽陌生言谈举止仍似曾相识的人群中我见到了琴师姐。我顿生“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的感慨,此时的她仍似当年那样自带光芒“光彩照人”,所不同的经岁月沧桑的磨练,使她更多了几分“世事洞明”的睿智成熟和练达通透,依然不变的对我还是那么亲切关心,言语间还是那么侠义豪情,还是那个浑身充满灵气、艺术细胞,让我从心里敬重和崇拜的老大姐。

  

不由得不佩服,这一群经广阔天地摔打、饱尝酸甜苦辣的“老三届”,即使在市场经济大动荡大改革中,格局和见地仍与众不同。论年龄,他们正值宏图大展、事业有成如日中天的人生中年,论组织活动能力以及见识决策能力等都驾轻就熟,尤让我钦佩的是文兄夫妇,老哥从体制内让人眼热的领导岗位跃身下海,“风投”科技创业的大潮中,老嫂竟从国企单位华丽转身进入体制内,成为机关专业技术岗位的领导。

 参加这帮老知青聚会明显感到有一个特点,就是经过大革命洗礼的他们,既不尚空谈,从不涉及敏感的议政话题,所具有的还是当年的吃苦耐劳不服输、努力奋进和勤奋务实的精神,且更善于以自已多年积累起来的丰富阅历和实践知识来分析研究当前市场经济的风标和走向。

 

 见面后的第一话题当然是从清江浦的“吃”聊起,他们对淮安名菜没有太深的印象,因为那个年代真没经济实力去品尝淮安的“大菜”,却对当年进城到淮拖当工人,淮拖食堂早晚的大肉包、冬天里的猪肉炖黄芽菜印象深刻,说是现在回味起来还唇齿留香呢!如果聊起大食堂里啥最好吃?出人意料地居然点评是“病号饭”,因为只有生病凭医务室的“条子”才能吃到食堂的病号饭。若问这病号饭是啥内容?嘿嘿,其实就是青菜烂糊面再卧一个鸡蛋瘪子,可那时候吃呀绝对是天下第一美味。他们说幸福记忆里最深的是星期天逛街,那清江浦的东、西大街小商店一家挨着一家特好玩,我们一路嬉闹一路吃着清江浦街边叫卖的烤山芋、小摊上丫好的的青萝卜,至于那辣汤、水晶包更是要吃到肚儿圆才能回来。那时他们沿途旁若无人地讲着南京腔的清江浦话引来路人惊诧的目光和善意的阵阵笑声。祥哥居然还用南京白局拿腔拿调地道起他们当年编的顺口溜,如清江浦几大怪,什么刮风下雨逢礼拜,青萝卜当做水果卖……

   三杯酒下肚,有人提议让琴师姐跳支当年风靡的宣传队“拿手戏”《洗衣舞》和《窗花舞》,在众人抚掌的“呱唧”声中,琴师姐卷起衣袖大大方方地下场表演起来。舞蹈动作仍是那么踩点合拍,腰肢柔软洒脱,这哪是“老知青”?分明就是一群开心快乐、无忧无虑的“青春少年”呐!

 琴师姐那年面临退休或即将退休的档口,她对我说,这些年她因工作需要,被派到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闯荡了几年,尽管吃了不少苦倒也存了点钱,小弟你做过记者、坐大机关,想听听你的高见,帮我出出主意看能做些啥投资?我听她讲了这些年的南方打拼经历,也挺佩服她的魄力和勇气,知道她心里其实已有了主意。我故作高深略思索一下便道,“高见”谈不上,当前改革开放的总基调已定,下一步发展速度将出乎意料地迅速,南京这座城市最大的特点是大专院校多、部队机关多,每年面临着新人口的增加,加之城市发展快,苏北、安徽等外地流入人口多,大量的人员要流动更要安居,住房问题就会突出;别看现在到处推销住房,那是人们的钱口袋还瘪着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每年将会有大批人购新房或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更迫切……

  琴师姐凝神倾听和思考着,很快理解了我要说的意思,随即问道,你是让我投资房地产?那我资金肯定不足,再说我也没那个能耐贷到款。我说,你可以投资一部分市口好的学区房,例如享受福利分房的人为改善居住条件必然出手“二手房”,这些二手房质量、位置都很好,就是套型差点,但因为价廉、有卖点,将来肯定会抢手。我从随身包里取出一份当日晚报,上面就有整版的“二手房”信息,我记得当时新街口到鼓楼一带的小套“二手房”每套只要价五六万元。

 

琴师姐听了不住点头高兴地对我说,小弟啊,这些年不见姐对你真要刮目相看啦!说实话,我本打算用这点钱开个小饭店玩玩的,被你一说我得修改方案玩大的啦!

 原来琴师姐早就有具体投资方案了。当我听说她要开饭店表示坚决反对,一是她没有搞餐饮的经历和经验,二是餐饮业面向社会,对服务、食品卫生要求极高,三是俗话说众口难调,就谈这菜的味口是走高端路线还是走大众化土菜风格就很难定等。我说,一旦搞砸掉就这每年门面租金就把你拖垮喽!搞得不好再纠缠到啥食物中毒的官司里就更糟啦!

 琴师姐道,你担心的这些我都考虑过,也都有应对和防范措施,不过你的话倒真的启发了我开饭店得买栋自已的门面房,免得将来沦为房东打工。

  后来实践验证了琴师姐的英明决策。那几年正赶上社会吃喝风盛行,饭店每天顾客盈门生意兴隆,琴师姐在忙碌中退休生活过得很充实,经济收入也提前进入小康和富裕,属于先富起来的一档。同时,随着时间推移,也印证了我对形势发展的预判,城市房地产价格像乘了火箭似的不断飙升,琴师姐的门面房更是寸土寸金价格翻了数倍。

 俗话说,“有人闯进你的生命里,只是为了给你上一课。”不得不佩服这些知青老哥老姐们,他们那个年代书本知识很扎实,且比我们读的多读的广,这首先决定了他们思维的深度;他们走过的路,上山下乡、吃苦勤奋的精神决定了他们眼界的宽度;他们的见识和看问题的格局,也决定了他们境界的高度。台湾作家林清玄写过这样一首禅诗:白鹭立雪,愚者看鹭,聪者看雪,智者见白。意思是说,一只白鹭立于雪地,愚者只见到了白鹭,聪明人看到了雪,而智者会看到更广阔的空间。

  时间跨入二十一世纪初,每次见到风风火火的琴师姐总是在匆忙中,那次她难得的约我坐下来很认真地问我,有没有买房或换房的打算?我说我有单位分的福利房,根本没考虑借款买房。她说,现在南京商品房每平方两三千元,这个价格肯定属价格洼地,你得买套房改善一下。我面露难色道,说实话我对买房并不迫切,一是目前已有房住;二是孩子在读大学需用钱的地方很多;三是即使借钱买房将来又如何还呢?琴师姐用毋庸置疑的口吻对我说,现在是购房最佳时机,越早下手越好,我替你做回主,你这个星期天就去选房,其它事我帮你张罗。随后我在城东月牙湖畔选了一套四室两厅两卫的大套房,琴师姐不但替我补齐了首付款,还帮我找来装修队伍并付清了装修款。

 大概也就是两三月的时间,房价竟直线飙升,我在暗自庆幸提早几个月就省了几十万的时候,对琴师姐的眼光独到、迅速果断出手也暗自钦佩。

  “老三届”由于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广博的社会知识颇能穿透表象看到经济市场的本质。琴师姐闯荡南方的经历,使她的思路开阔眼界更宽,作为老大姐她也常提醒我,你个性鲜明快人快语胸无城府,应该去干记者打抱不平伸张正义这才是你的长项,实在不适合在体制内发展,有人请你办事给你送礼甚至送钱千万不能收受奥,这些人其实都是害你,不少人为此落马教训极其深刻呢!对她的善意提醒我很是感动,我让她别想太复杂,因为我所待的机关是“清水衙门”无职无权,哪来的人送奥!她听了这才放下心来。

 

      每年年底腊月二十八是她的生日,一早她就接到各路要好朋友的问候电话,如果没接到我的电话,至中午她就会打来电话告诉我那个谁谁都问候过“寿星”喽!我听了赶紧赔不是,她说今年就算了,明年可不能再忘奥!末了再提醒叮嘱一句,今晚来家吃饭啊!这么些年来每年她的生日家宴我都是她的座上宾,在济济一堂热热闹闹十多人一大桌,琴师姐容光焕发朗声笑着拉我坐她身边,尽管和大家已很熟悉,她开场白还是要介绍一下她的“娘家小弟”,在“大机关”当啥长,似乎在姐夫一家亲戚面前挺给她长脸似的。

   今年初,我们一批曾在老清江浦工作过的老友在南京玄武湖畔聚会,琴师姐由姐夫老许陪同来参加,席间高兴还喝了点白酒,和姐夫合唱了一首《怀念战友》,随即又邀我和她合唱《我们这一辈》。在坐的多是当年老三届知青,悲怆的音乐旋律在低空回荡,顿时让现场气氛有点压抑。事后回忆起来这一切似乎都是“不吉之兆”。

   聚餐结束大伙结伴去情侣园去散步照相,琴师姐却和大伙告辞,说她累了拉着姐夫老许要“先走一步”,我送她上车时对她说,姐一直关心我的住房装修工程最近已竣工,目前每天在开窗吹吹味道,打算春节后就搬家,待天暖和点请姐姐姐夫来家过一天,顺便来家“检查验收”。她很认真地倾听并问我,是按她当初的要求做的吗?装修效果你自已满意吗?我告诉她这次装修完全按她说的以适合老人居住,安全简洁方便的设计方案,也是她常说的话“房屋装修不能图好看要实用,更要按老人居住标准设计”,她开心地笑笑满口答应一定去,还提醒我要备副扑克牌,因为到时候要来打掼蛋呢!

  这就是琴师姐的特点:诸事周到妥贴、追求细节极致完美,还有就是言必信,行必果,只要她安排好答应的事儿必须百分百地做到!

 人生无常世事难料,所谓生命真的就是一场未知的旅程。今番她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对我“失约”了。3月17日凌晨姐夫老许打来电话,我接通后不等他说话我让他先打住道,你这个电话肯定不是啥好消息,昨晚我一直心里烦躁难以入眠,快说我姐她怎么啦?老许用低沉悲痛地嗓音告诉我,你琴师姐昨夜在东大医院经抢救无效“先走一步”了。

      果然一语成谶,让我无限感慨不胜唏嘘 “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哀哉!

 回忆起去年初我们一帮老友在她家聚会,记得她专门跟我单独探讨啥叫“改革开放的红利”?看到她严肃的神情我暗自诧异,琴师姐啥时开始理论研究了?我随口引用了一段官方解释:所谓改革是一个由制度均衡到制度不均衡再到制度均衡的过程。当改革开放中一项新制度的出现就会将潜在的收益转化为现实的收益,从而形成“改革红利”。我说,据说改革开放后有五次红利期,改革的实质是制度变迁或制度创新,改革红利是指由制度变迁或制度创新所带来的收益……

 听了我的解答,琴师姐眸子里闪烁着光芒,她说,无疑我们是这场改革红利的收益者。但是我问你,你退休后考虑过提高老年生活质量,我们都是一个孩子,你考虑过将来自尊体面的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吗?我听了更是诧异,难道这她都想到啦?我道,一个孩子是客观现实,英雄末路谁也奈何不了。她说,我已经深思熟虑,今天请你来我家就是让你看看我的“老年公寓”格局,我们将来都会有行动困难、不能自助的那一天,你看到没有,这屋子装修从现在就要做足功课,你瞧,这整个空间无论是客厅还是房间,甚至卫生间没有一个台阶,没有一个过渡镶条和防水条,就是防止磕磕绊绊、也为将来在家里轮椅顺畅通行,你再看,为啥这洗脸池托盆都是外挂式,就是为方便将来坐在轮椅上洗脸。经她这么介绍我果然发现所有家具台面的高度都是为坐轮椅而设计的,又看到在家里到处可安装扶手的地方都有美观别致的扶手……看到这里真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她说,你别以为所谓的将来很遥远,你只要回头看看这几十年的历程和身边少掉的一个一个的朋友,就会感到“将来”真的很近,近得几乎就是明天。人生的路,深一脚浅一脚,步步都是故事。从青年到中年,就是一个学会自已和自已妥协的过程,那么从中年到老年,应该是大彻大悟的时候了!

 琴师姐一番从理论到实践的“醒世恒言”让我顿生惭愧,也提醒我重新设计规划自已的老年生活。我钦佩琴师姐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命运的变幻,居然能活出生命的质量和意义,我真没有理由不有质有量过好每一天。

    86岁的冰心在写给丁玲的悼念文字中说:死而有知,也许有许多欢乐的重逢;死而无知,也摆脱了躯壳上的痛苦。细细想来,与琴师姐几十年相处,她教会我的真不是什么人生的大道理,她总是用言行沉淀我思维的深度,对我产生影响和启迪,她在谆谆教诲我,要有追求精致高质量的生活,尤其是人生的最后一站,更要体面有尊严的活着!

 她其实就是在我生命中圆我晚年之梦的那个人,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作者简介



冰郎(章冰),淮安籍省级机关退休公务员。


作者相关作品荐读:
【中秋随记】思念的人儿泪长流
【一条大河系列篇】玲师姐
【生活随感】一个也不能少
【生活随感】香邻
【生活】“咬春”压台戏:嘎嘣脆的钵池青萝卜
【生活】“和平”的四季是春天
永远是老妈的“伢子”
谷雨惜春  情凝钟山
夕阳紫藤
魂飞魄散乘电梯
太太“穿越”
心 愿
人生"暂坐"
深秋,去看看我的邻家阿妹
那散落一地, 凄美悲壮的银杏叶
孩子的“江湖”
今生有你在身边--记迟到半个世纪的约会
烟火缭绕丁老店
胜利饭店的味道(三)|| 天凉好个秋
胜利饭店的味道 二 ||来,今晚去我家吃“胜利”
父亲的菩提
胜利饭店的味道
对 象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扩大本公号所发文章的影响,即日起本公号入驻360个人图书馆,所有作品皆自动同步到360个人图书馆终身收藏。不同意者请勿投稿,投稿视作默认此项决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