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上最奇葩的政区,没土地没官员,人民不用纳税

 浩然文史 2022-10-03 发布于山东

旧文精选

浩然文史创办到现在有三年多了,考虑到大部分粉丝其实是最近半年多才关注我们,之前沉淀的很多优质内容可能大家并没有看到。所以我们推出了旧文精选栏目,挑选比较满意的旧作,推送给新关注的朋友。

五胡乱华

侨置郡县是中国历史上存在的一个特殊政区,它即无实际的土地,也无实际的官员。侨置郡县大规模的设置起于五胡乱华与永嘉南渡之后,但后来随着南方汉人收复北方无望,侨置郡县就成了南朝政府的累赘。

一、永嘉南渡后的北民安置

侨置郡县是什么?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有郡县制、行省制,但侨置郡县乍一听很像是郡县制度的变种。但是实际上,侨置郡县,既没有自己的土地,也没有政府委派的官员。生活在侨置郡县的臣民既不用纳税,也不用承担国家下派的任务。

你可能会问,中国大地上怎么会有这么特殊的地方。

五胡乱华与永嘉南渡以后,大量的人口随着西晋王朝的覆灭而迁往南方,同时五胡乱华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以长安-洛阳黄河流域一线的传统汉地被北方的少数民族所占领,而侨置郡县的设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五胡十六国时北方的局势

要知道,侨置郡县还不是西晋的首创,它最早出现在东汉的辽东地区。汉武帝在今天辽东地区设了一个郡,叫玄菟郡,到东汉时,这个玄菟郡被高句丽占领。虽然玄菟郡没有了实际的管辖地,但朝廷依然不想放弃对玄菟郡的管理,就把玄菟郡的领土之名寄治到辽东半岛的其他地方,这只是虚封,其实根本没有土地。这就是侨置郡县的雏形。

侨置郡县的设置情况

东晋南朝以后,由于中原王朝失去了北方属地,东晋政府为了安置这些从北方流落到南方的汉人移民,就开始在他们新的南迁之地,广泛设置新的州郡县三级制度的政府,同时用他们北方老家的名字给新的政区起名。而这些从北迁移到南方的人就被称为“侨民”。

《孤芳不自赏》中的魏晋南北朝

既然设置了新的政府,为什么不重新起名字,而要用老家政府的名字?

这是因为,南迁的北方移民觉得,东晋南渡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要不了多长时间,东晋就会收复北方的土地,所以一些地方的行政机构,还是用西晋时的政区体制比较方便。

另外就是,这些南迁的北民,很多从汉代以来就是名门望族,他们底下的门生故吏遍布于朝野,所以,为了北伐,东晋王室就必须拉拢这些北方贵族,希望在政治上得到他们的支持。而在南方原本就生活着土著,北人必定会和南方土著产生土地上的纠纷,为了安抚这些南渡过来的名门大族,就必须让他们另据其地。

二、侨置郡县的改革与瓦解

自永嘉南渡以后,南迁的北人有90万之多,而迁徙的地方多为江淮地区,所以这些地方短时间内人口暴涨,短期内大量的侨置郡县得以设立,可是实际上侨置郡县并无实际属于可以管辖的土地,这些侨置郡县只是借用他人所设南方政区的土地,然后东晋政府再给这些侨置郡县的豪族们设置没有职权的虚职。

在任何朝代的历史上政区的设置都必须要满足两大要求,一个就是要有实际的可以设置新政区的空间土地,第二就是要在所设政区内派设可以执政的地方官员。

影视剧中的南朝王室

但侨置郡县无实际的土地,而所执掌侨置郡县这些官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中央委派到地方的官员,而是由北方迁居至此的豪族来对这块虚封的土地进行统辖。他们无法掌管一州之内的民事,且这些虚无的官员还可以不断的世袭,不像朝廷正式设立的地方官员可以进行定期的调换或者罢免。

后来,东晋王朝被刘宋政权取代,收复北方失地的梦想渐渐也变成了幻想,这些侨置郡县的问题就慢慢浮现。时间一长,这些久居在南方的侨民早就习惯了安居乐业的生活,把收复失地的抱负抛到脑后了。

由于设置的侨置郡县的数量过于庞大,政府的开支越来越跟不上这些侨民的消费,为了弥补这些损失,刘宋政府想了一个新的办法——土断。

《琅琊榜》中的南北朝

所谓的土断,就是以土作为断定户籍的依据,使之著籍,取消侨置郡县原来临时的白籍,改由居住地编制统一的黄籍,调整了地方行政机构。土断共进行10次。土断缓和了行政区划上的混乱现象,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后来,隋文帝杨坚统一了全国,结束了魏晋南北朝近400年的割据,这些侨置郡县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彻底消失于历史的舞台之中。

影视剧中的隋文帝杨坚

文史君说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大分裂、大割据的时代,五胡乱华,少数民族南下,北方汉人被迫大规模地移民南方,为了安抚流民,东晋侨置了大量的侨置郡县。但随着南下的汉人政权无法收复北方的失地时,侨置郡县的设置就变成了累赘。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政区,侨置郡县既无实际统辖的土地,也无实际官员的管理,它也成为我国政区史上特殊的存在。

参考文献

周振鹤、李晓杰、张莉:《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秦汉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周振鹤:《中国历史地理十六讲》,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谭其骧:《长水集》,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禹贡行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