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浙江县城的低碳经济样本:种竹子、“卖空气”也能挣钱|学习浙江好榜样(3)

 西域匠人 2022-10-03 发布于四川

河北省塞罕坝降碳产品价值实现签约仪式,新峰水泥走到了行业和邯郸市的前列。

《武安君》千字短评:

生物降碳 风光无限

一个多月前,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秘书长王凡先生给《武安君》发来了一个关于超级芦竹种植的视频。他说:

以种植2万亩为一个示范项目,按年产10万吨芦竹(干基)计算,总投资5亿元,建设期2.5年;投产后,年产绿色氢气0.36万吨、绿色天然气0.76万吨、生物炭2.6万吨、年吸收二氧化碳16.8万吨,每年还可带来25万吨的减碳指标;实现年销售收入2.4亿元(1亩非耕地创产值1.2万元以上)、利税总额1亿元以上。此全产业链示范项目的落地,既可加速实现地区的零碳、甚至负碳排放,还可大规模利用副产的生物炭生产炭基肥、碳基土壤改良剂、碳基高端材料,促进当地绿色经济及绿色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有关资料说:芦竹 ,系多年生高大常绿草本植物,起源于中国,从南到北均有分布,多生于河岸道旁、砂质土壤上。

经遗传改良后的超级芦竹,旺产期为15-20年,高达5-8米,亩产6-20吨,它是一种固氮植物,肥源主要来自空气中的氮,生长过程中不需要化肥和农药,且耐旱耐涝、耐热耐寒,无论沼泽地、河滩地、荒地、沙地、盐碱地、矿尾废弃土地均可生长;工业性能优秀,干基发热值为4000-4500大卡,优于花生壳、玉米秸秆、棉花秆等常见生物质燃料;纤维含量为50%-70%,可广泛应用于燃烧、发电、化工、冶金、肥料等方面;根系盘根错节,可防水土流失、富集土壤中的重金属,改善土质等。

超级芦竹通过绝氧热解还可以生产氢气和天然气。1吨超级芦竹可生产1180立方米氢气,每立方米成本0.8元,还不到电解水制氢成本的三分之一。1亿亩超级芦竹产氢,便可满足我国2.4亿辆机动车全年的用氢量。1吨超级芦竹可生产336立方米天然气,2亿亩超级芦竹生产天然气,即可满足我国每年320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用量。热解工艺中,大部分的碳存留在副产品生物炭中,生物炭是最好的土地修复材料,如果我们将其用于修复土地,就彻底颠覆了能源生产的概念,能源可以是负碳产业,这将是真正意义上的能源革命。

河北武安市拥有2500万吨的钢铁产能、近千万吨的焦化和生石灰产能,还有数以千万吨计的水泥产能,CO2排放总量接近1亿吨。未来,碳中和任务压力山大。

武安市要实现碳中和,必须多管齐下、多方施策、多措并举、多条腿走路,而充分利用武安市600平方公里的山场资源,600平方公里的丘陵资源,深度挖掘森林碳汇和生物碳潜力,显然是一条可行之路。

令人欣喜的是:武安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已经注意到了林业碳汇的巨大潜力,并且已经捷足先登。不久前,在河北省塞罕坝降碳产品价值实现会上,武安市新峰水泥、太行钢铁就购买了几十万吨的指标,出价1000多万元。

武安市企业购买碳汇产品的作法也启发我们:只要我们把森林碳汇项目建设好包装好,我们的农村或农业企业就能像塞罕坝那样,出售自己的森林碳汇产品,并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为武安的碳中和事业添彩增光。

为使大家进一步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武安君》特选编了浙江安吉发展森林碳汇的经验,供大家学习借鉴。

文 | 贾博鑫 苏建勋

编辑|武安君

杨忠勇是土生土长的安吉人,在当地承包了近8000亩竹林。2021年受台风和山洪影响,林中的道路被摧毁了,他急需一笔二十多万元的修建费。

筹款过程中,杨忠勇打听到一件新鲜事儿,凭借他竹林里的“空气”,可以从当地银行贷款。将信将疑的他找到银行,接待人员告诉他,按照全国碳交易市场的碳汇价格52.78元/吨计算,他承包的1030亩毛竹林能贷出37.19万元,这让他惊喜不已。

用竹林就能贷款,听闻这一消息,十里八乡的竹农们都对碳汇交易产生了兴趣,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不管是用来修缮林地、还是增加种植作物,几十万都是一笔不菲的周转资金。

竹林里的空气就是二氧化碳,而“碳汇”,是通过植树造林的方式,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到土壤中,达到降低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目的。据专家研究发现,一公顷毛竹的年固碳量为5.09吨,是杉木的1.46倍、热带雨林的1.33倍。

作为中国的毛竹之乡,安吉的毛竹林面积达到87万亩,这些毛竹蕴含丰富的碳汇资源,除了竹林经营(采伐)外,“卖碳”就成了安吉县创收的新路子。

虽然依靠竹林产生的“空气”,带来了新的创收方式,但其本质上属于林业碳汇生意,瓶颈也依然存在。

87万亩毛竹林,成了交易的资产

竹子,是浙江安吉的一个符号,15万安吉人,用一竿翠竹撑起一县经济,去年竹林总产值达200多亿元。

然而,百亿级产业背后,隐藏着一丝危机。

近年来,由于经营技术传统、竹林机械化操作困难、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等原因,安吉的竹林产品市场持续萎缩。数据显示,随着竹原材料价格急剧下滑,当地竹子由原来的每百斤最高45元下降至20元,直接导致竹农收益逐年下降。

提高竹农收入,是安吉当下最重要的发展课题,而试水竹林碳汇,成为了安吉竹业发展新模式。

2021年年底,安吉开展竹林碳汇收储交易试点,竹农们收获了一笔额外收益,首笔完成收储交易的大里村等五家单位,共拿到三年竹林碳汇交易金108.62万元。

“竹子生长速度很快,与南方其他速生林木相比,优势在于每隔一或两年就可以采伐利用,因为竹子的采伐不是一次性全部伐掉,所以不会对竹林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副研究员白彦锋告诉36碳,竹林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住碳,在应对气候变化当中的作用非常突出,这是各地推进竹林碳汇项目的重要原因。

据悉,在“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围绕竹林/林业碳汇交易,长三角各地已开展了不少探索,譬如丽水两家银行试水零碳金融网点打造,通过购买碳汇来抵消运营和装修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

竹林的“空气”能卖多少钱,需要基础理论的支撑。2010年,浙江农林大学周国模教授团队在安吉山川乡建起了全国首个竹林碳汇通量观测塔,塔高40米,安置了七层廓线仪器,可以进行全天候的竹林碳源碳汇的观测,提供科学、基础的碳计量数据。

经过十多年的系统观测,周国模教授团队得出安吉“一般竹林年均新增碳汇0.39吨/亩、中等竹林0.6吨/亩、高效竹林1吨/亩”的科学数据。”以此计算,安吉87万亩毛竹林每年可产生碳汇近70万吨,以当前碳汇均价70元/吨测算,每年可实现碳汇收益4900万元。

据此,安吉打造了竹林碳汇交易系统,企业从村集体(竹农)处收购竹林碳汇,价格标准参照前30个交易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均价。按照合同,3年为一个结算周期,中心一次性付给5村合作社竹林碳汇收储金,在收储价基础上添加收储成本后卖出,净收益的80%反哺给村合作社。

2021年12月28日,两山竹林碳汇收储交易中心在安吉正式成立,经营模式很简单,村集体将农户的林权统一到合作社,按照上述标准开展集中经营,持续产生碳汇。这些碳汇被“打包”收储到当地两山银行,再通过金融让利惠企等政策,交易给购碳企业。

平台上线当天,全县有5个村级专业合作社的21392亩毛竹林与中心签订期限为30年的《林业碳汇收储合同》。首笔交易中,安吉大里村等五家单位卖出5425亩竹林产生的竹林碳汇,“竹林空气”的收益达到108.62万元。

截至目前,平台已实现首期竹林碳汇收储(含预收储)规模14.24万亩,合同总金额达7230.79万元,预计每年可产生碳汇量达5.6万吨。另外,安吉组建股份制毛竹专业合作社119家,87万亩毛竹林全部完成流转,可见其火热程度。

安吉的竹林碳汇项目如火如荼开展的背后,其他竹林资源丰富的地区也需跟上市场发展的脚步。据了解,全国竹林资源主要集中在南方,像福建、浙江、江西这些地区的竹林面积占到了全国的一半,有很大的潜在碳汇交易空间。

当然,竹林碳汇不可能超过主营模式的收益,但对竹农来说,确实也是一笔可观的附加收益。

一般来说,新开辟一块竹林,前八年都是没有收益的,第九年开始,竹子可以每两年砍伐一次,春天卖竹笋,夏天卖到工厂用作纸张、家具、地板等原材料。

白彦锋告诉36碳,森林固碳途径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造林增加森林面积提高固碳潜力,一种是通过森林经营提高森林质量而提高固碳能力。据测算,竹子造林平均单位面积年均减排量为9.35 tCO2eq/公顷(1公顷为15亩),竹子经营平均单位面积年均减排量为5.87 tCO2eq/公顷。

“按照这一标准,一年下来,每公顷竹林的碳排放收入在200块钱左右,虽然看着不多,但很多竹农一承包就是几百公顷,算下来也是一笔不菲收入。”他同时表示,想要引导竹农参与碳汇项目,就需要让竹农得到实际利益,从这方面来说,安吉给全国竹林碳汇市场打了一个样板。

虽然安吉的竹农收益有所增加,但站在更广的视角,林业碳汇产业也有不少“烦恼”。

林业CCER项目问题多

林业已成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最有效途径,而林业碳汇是最为经济的“碳吸收”手段,是CCER项目里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所谓CCER,即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是指控排企业向实施“碳抵消”企业购买可用于抵消自身碳排的核证量,抵消比例不能超过5%,这是对碳配额交易的一种补充机制。在CCER机制下的林业碳汇项目,则主要分为四类,即碳汇造林、竹子造林、森林经营和竹林经营。

不过,目前中国审批的CCER项目,大多都是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相关的项目,林业碳汇的占比少之又少。另外,林业碳汇在全国CCER交易市场的占比也很低,根据中国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显示,截止到2021年1月,全国9个中国CCER交易市场累计成交2.70亿吨,其中林业碳汇CCER交易量约200万吨。

白彦锋对此解释道,相对于推动技术改进或革新减少碳排放而言,国际上不太支持对全面利用林业的碳汇去冲抵排放的方式,它只是有助于减缓减排的压力,后期还是需要通过技术革新,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白彦锋告诉36碳,尽管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林业碳汇的相关标准,但仍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像广东、福建等省份就建立了当地的林业碳汇方法学,不同标准的方法学和适用条件等都有区别。“建议尽快统一相关标准和完善碳计量监测方法,对促进林业碳汇市场平稳发展是最重要的。”

另外,碳汇开发中间服务成本居高,一般来说,碳汇开发服务专业化公司,最小开发林业碳汇面积为1万亩林地起,每吨林业碳汇开发成本为40元~50元,而目前国内CCER项目林业碳汇市场交易均价在40元左右,不能完全抵消碳汇开发成本。

要获得林业碳汇完整收益,少则20年,多则30年。周期长、收益慢,是该产业面临的一大困境。

“安吉的竹林碳汇金融政策就是一种创新解决方案,不仅可以引导更多企业积极参与碳汇交易,也能让竹农安心经营竹林,促进买卖双方良性循环。”白彦锋告诉36碳。

尽管林业碳汇存在一些难题,白彦锋仍然看好其市场前景。

随着林业碳汇的政策和制度的逐步完善,其在应对气候变化当中的作用会持续加大。中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就要清查一次,森林覆盖率也缓慢增长,这说明中国能造林的地方都已经是绿色的了,剩下的困难点,就是对造林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按照这一情形,未来就需要通过森林经营手段促进林木生长。“比如说,调整林分(指内部特征大体一致而与邻近地段有明显区别的一片林子)的结构,将人工纯林改造成针阔混交林,再加上病虫害防控、森林防火等措施,提高森林质量及固碳潜力,这无疑有一定的增量空间。”白彦锋表示。

白彦锋还谈到,从业者们都憋着一股劲儿,等待CCER市场的重启。“中国的中幼龄林比重多一些,未来在抵消碳中和方面的潜力巨大,再加上电力等行业的减排指标压力增大,我判断林业碳汇将会迎来井喷式的爆发。”

值得注意的是,林业碳汇市场备受关注的当下,不少公司正在跑马圈地,抢占森林资源,根据该市场周期长、收益慢的特性,一旦企业发生经营不善的状况,就需要政府去兜底承担相应风险。

行业乱象之下,地方政策正在收紧。2022年6月,《四川省林草碳汇发展推进方案(2022—2025年)》就提到,防控资源无序圈占、盲目开发、弄虚作假等风险,对违规的市场参与方,应根据相关规定给予暂停、限制或取消参与林草碳汇资源开发资格等惩戒,并予以通报。

总而言之,林业碳汇是一座有待开垦的富矿,但在此之前,行业还需要经历漫长的阵痛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