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佛只说家常话

 孙行悟空 2022-10-03 发布于贵州

听领导讲话多了,就分出些类型:独立思考、没有文稿、或长或短、见解独到的,数量不多;寓理于事、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耐人寻味的,多是学者型领导;不务虚、只唯实、话实情、出实招、求实效的,重实干的领导多如此;满嘴口号、空洞说教、慷慨激昂、云山雾罩的,少许初出茅庐者有此好;原汁原味、照本宣科、随声附和、哼哼哈哈的,不在少数;特别有一类喜欢找存在感的领导,“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钟情拽文甩词、寻章摘句、故弄玄虚……

人们常用“真佛只说家常话”,比喻越是有学问、越能把高深精义诠释得通俗晓白。相反,越是满嘴蹦词故作高深者,愈显浅薄无知。于是我就想,可否请领导干部借鉴“家常话”来讲好官话呢?

家常话大家都熟,略举两例。国学大师季羡林生前居住在北大朗润园,有位租住在附近的北大学子乃其山东老乡,常来和他聊天。有些日子没见年轻人,季老便前去打探,问小老乡最近忙什么?小老乡说在“憋论文”。季羡林一听就笑了:“我的傻老乡呦,论文哪里是憋出来的!”然后补了那句广为流传的至理名言:“水喝多了,尿自然就有了!”一句笑话,诙谐浅白地诠释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道理。

一位外国记者曾问北京市原常务副市长张百发:“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会不会变?”张百发风趣地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就如同鸡蛋已经变成了摊鸡蛋。老百姓吃到香喷喷的摊鸡蛋,还能变回鸡蛋去吗?”记者及在场的人无不赞叹其回答精妙。

以上都是地道的家常话。不难看出,家常话具有俗白简明直指要害的特征,这无疑是官话应该追求的高境界。

官话多是官员和官方说给特定人群和公众听的。要讲得人人都懂,只能照顾最短板,讲家常话。官话面对的公众文化层次高低不同,要实现沟通思想解读政策指导实践的要求,只能就低不就高。所以,借鉴“家常话”讲好官话,有三要义。

一是通俗朴素讲白话。“朴”是没有雕琢的木,“素”乃未经染色的丝,朴素就是不作任何加工。不学戏文唱词寻求合辙押韵,不刻意修辞炼句追求言辞华美,不引用晦涩难懂典籍掌故,只把“博大精深”的内容用群众生活语言讲明白;越直白朴素,官话越有力量。这也正是讲好官话的最大难点和最高艺术。

二是简明扼要说短话。要言不烦,烦言不要。家常话长话短说,干脆利落,正合“少则得,多则惑”,好记好把握。简单明了,群众叫好;没完没了,听众溜跑。简明扼要就是好句。

三是言之有物无空话。家常话大都缘事而发,就事论理,依理说事,事理融通,形象生动。“伟大的空话”“三句凑套话”“正确无用的废话”可休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