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永群】邂逅相逢

 西岳文化 2022-10-03 发布于陕西

文/徐永群


我沿着西四这条大街走了三圈了,内心似乎很堵着,四十年过去了,这条街还保留着旧时的风貌。


我走累了,挨着延吉冷面馆是一家护国寺小吃店,里面人很多,但大家有秩序的排着队。


我馋面茶,至今也闹不清楚是什麽面熬的,可比棒子面细多了。我点了两碗,还要了一份炒面瘩的。北京的炒面瘩的,讲究的是用羊油所炒透着这香。


我已是六十开外的人啦,饭量有限,喝完一碗面茶就感觉“酒足饭饱”了。


我是苦出身过惯了穷日子,在北京繁华的西四大街土生土长,家里兄弟姐妹众多,仅靠父亲一人微薄的工资维系着生计,从小就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麻烦您啦,给我两个快餐盒吧。”我对前台服务员说着,这是一位年轻的小姑娘。


她笑了,说:“别您,您的,额拿给您。”我听出来了,敢情人家是外地打工妹,这口音好熟悉,像我们陕北那搭的。


我很佩服这小姑娘,能从黄土高原走出来,混迹京城谋生真不易。我不禁感叹道:“不简单,陕北女子闯京城,额给你这个娃大大的点个赞。”


姑娘噗嗤笑了,说:“原来您这位大大还是额乡党, 您也是陕北那搭来的。”


姑娘起身送我,并问我到什么地方,我说自己是闲逛逛,到故地重游走了三圈,到原来住过的院也未寻下一个人,可能大伙都住楼房啦,我再找找吧。


姑娘又告诉我一个重大新闻,她并不是外地打工妹,她妈妈就是这条街长大的,后到陕北农村插队,嫁给了当地一位后生,落实了有关知青政策后,他们全家返回了北京。


“都是这条街长大的,那么与我一定认识。快告诉我,你妈妈叫什么名字?”


“关彦华”


我吃惊的睁大了双眼,脑际中浮现出漂亮女孩的形象,她大大的眼睛,亭亭玉立,在附近女三中上学。我仔细端详眼前这位女子,眉眼中有些彦华年轻时的影子。


电话接通了,虽然过去了四十年,我仍然听出那熟悉的乡音,那是同我曾经朝夕相处一块儿长大的发小。


“你就店里等我,我马上打车就到。”我听到彦华急速激动的声音,我也陷入马上见面的喜庆心情中。

当一位中年妇女出现在饭店门口,我们不约而同喊出了对方的名字。


“哥呀,你怎么这么晚才寻到我?”关彦华拉住了我的胳膊己是泪眼婆娑。


“巧啦,今天出来吃饭,才意外的碰上你家女子。”


彦华擦拭着眼泪,这才浮现出笑容,她年轻时就是美人坯子,大眼睛,头发还带着卷。而今身体有些发福,更显得雍容大度,谈吐举止大方,具有成熟的女人韵味。


见我端详着她,彦华咯咯笑道:“这么多年未见了,永群兄到出落的更帅,倒像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


“老朽了,莫谬赞。俺只是飘泊海外背井离乡的游子,这次回北京只是伺奉老母。”


彦华拉我坐了下来,迫不及待询问:“大妈怎么样了,什么情况?快告诉我。”


我轻轻叹道:“我妈情况很不好,现在还在天坛医院重症监护室。”


“哎哟,算起来大妈已经93岁了。”彦华对我家是门清。


“我移民海外已经五年了,我的弟弟妹妹们很辛苦,老娘多次犯病住进了医院,全是他们照料。我这次回来替换一下弟弟妹妹,白天僱位护工,我值夜班。”


彦华盯着我说:“永群哥,你先跟我回家休息,今晚我陪你到医院照顾娘。”


这句话把我逗笑了,明明是你大妈,怎么称娘啦。彦华狡黠的眨眨眼睛,说:“我一生有4个妈,自己的妈,婆婆,还有在陕北插队的房东大娘,另外就是视我为女儿你的娘。”继而她又哀悲说道:“太可惜了,那三个娘都走了。”


站前台的那位女子跑过来,彦华欣喜的笑道:“娃呀,你可作件好事,帮娘寻到你大舅。咱们调回北京,我一直寻他们,他们早搬了不住这条街了。”


彦华出门拦辆出租车,我赶紧说不用,我们慢慢走回去吧,就两站地。


彦华惊愕的眼神望着我,你难道还记得我家住在哪儿呀。


“新街口航空胡同33号”我脱口而出。

我由于移民海外多年,澳洲又是地广人稀,对北京小胡同有点不适应了。
航空胡同又笮又长,两旁都停满了私家车,我们走到了33号,这是座大杂院,门道都堆满了东西,街门永远是敞开着。


北京的冬天都不用烧煤取暖了,家家户户都开着空调。房管局又给每家加盖了小厨房,引进了上下水,院里显得更加狭隘。


院里的自行车都放在过道,我们几乎是侧着身子穿行。


彦华进到家里先摁亮了电灯,由于采光不好,大杂院的房子基本上见不到阳光。


“父母全都走了,给我留下了这两间房。”


我接过话说:“这不错,你们由陕北调回来,有个窝就不错了。”
彦华凄淡地笑了,说:“是不错,我们住的这地儿,现在老值钱喽,每平方米达到十几万了。”


从聊天中得知,彦华全家调回来后,爱人现在出租公司上班,每天都到外面揽活。女儿干饮食服务工作,结婚后住进了楼房,彦华有福气,还有一个儿子留在了陕北,陕北对知青后代也很照顾,安排在县企业上班。


我们聊了一会儿,彦华说她在居委会上班,她拉过被子让我休息,然后她到居委会再盯会儿。


我说自己没有睡意,你踏实去上班,我看会手机抓空儿再写篇东西,今天故地重游感触颇深。


彦华劝我好好休息,等她家掌柜回来,同你这大舅哥好好喝一盅。


我说不用了,晚上我们一起到附近西安饭庄吃羊肉泡馍吧,我馋这口啦!


彦华连声应承着,也以陕西腔说道,美的很,我们就到西安饭庄。然后我们一起去天坛医院,照料俺娘亲。


我见到了彦华的丈夫,虽然调回了北京多年,但还操着一口浓厚的陕北话。对人也很热情,总是笑呵呵的望着你。


他对目前生活还是感激不尽,由陕北农村调入京城,沾了彦华的光了。他又能吃苦早起贪黑,整天出车也挣的很多,他也感谢政府对居民给予了电费优惠,使在寒冷的冬季能使用空调取暖。


这位妹夫对俺这大舅哥服务到家,晚饭后执意将我们送到天坛医院,第二天早上再来接我们。


妹夫表示大舅哥在京期间,他就是专职司机随叫随到。


我们到了天坛医院,与那位护工交接,我给她捎来晚饭,是陕西特色的肉夹馍与八宝粥。


由于老娘住的是重症监护室,人不能在里面,只有在外面守候,随时听医生的指令,唤你入室你才能进来。


护工说基本上白天没什么事,老人家一直睡的很好,她只是留在外面听喝,我对这护工不满意,整天抱着手机聊天,经常占线无法与她联系,还闹了几次要涨工资。后来打听到我家给的是最高的,再也不提“跳槽”的话了。


进入重症监护室要全副武装,换上罩衣帽子鞋套。征得医生同意允许彦华进去五分钟,我妈妈睡了一天了,晚上斜靠在病床上。


彦华死说歹说赖皮涎脸呆了十五分钟,等她出来时眼圈都红了。


“大妈太遭罪了,身上插了这么多的管子。”


我说老人家病情很严重,已使用了呼吸机,医院曾三次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北京的腊月天很寒冷,但医院供暖相当好,气温比较高。


就是夜间重症监护室也不让陪床,都让我们到外面过道栖息,我靠着暖汽管坐下,示意彦华也坐下休息。


彦华还未从见我母亲的情绪中平静下来,她哽咽着说道:“大妈虽然九十多岁,但思维敏捷,记忆力超群,她一眼就认出来了我,直叫我小名,然后就拉着我的手落泪。医生不断催促我,差不多就行了,您赶快出去吧。


彦华看看周围情况,疑惑的问道:“这几夜你就这么坐在地上?”


我点点头说:“实在睏得难受,我就由西头走到东头,再返回来。前晚上我连续重复走了几个小时,迎来了黎明的曙光。”


彦华轻轻擦拭眼角的泪花,深情的说道:“哥哥呀,你太辛苦了。你去找个地睡觉,我守一夜吧。”


由于妈妈病情很严重,我虽然让弟弟妹妹们休息,但他们神经都绷得紧紧的,大家都未掉以轻心。


小弟弟半夜将车开进了停车场待命,有特殊情况可以及时赶过来,妹妹半夜就起床合面调馅包馄饨,争取天亮就给老母亲送过来。


后半夜沸沸扬扬下起了雪,我几次催促彦华回家休息,但她坚持不走,怕老太太有什么不测。


这一夜终是平安无事,听护士讲道后半夜老太太呼声如雷,还喊着梦话,叫着我的小名。儿行千里母担忧,我知道妈妈最牵挂着我,不知道我在海外什么情况,在异国他乡过的好吗?


彦华实在控制不住呜呜的哭了,大妈跟我讲,几乎天天都梦见你。


我对彦华讲:“娘将我们兄弟姐妹六人拉扯大,我们现在陪娘慢慢变老,希望医学能创造奇迹,让俺娘渐渐站起来。”


讲到这里我已经泪流满面了,彦华陪我到窗户前,透过玻璃窗,遍地洁白树梢都披上了银装。这雪景又带给我许多遐思,我又想起初到陕北农村也是在腊月迎来第一场雪,因为我冒雪到延安城买年货,意外遇见关彦华的情形。


我们69年初到的延安县,快过年了农闲在家的乡亲们开始忙碌起来,杀猪宰羊磨豆腐。我们在第一个年,国家还是供应商品粮,给些基本生活费。


大队书记带着我们到延安城粮站购买了粮油,又到集市上采购些年货。


走时天还晴着,临到中午落下了雪花,整个延安城成为了银色世界。


书记招呼大家到饭店歇个脚,我们知青兜里还揣着几块钱,买了几碗烩菜,几斤两面馍馍。


这时候饭店又涌进了一些人,也有北京学生,他们的装束能看出来,都是穿着蓝色的学生装。


几位女生叽叽喳喳还不停地跺着脚,她们还穿着塑料底的布鞋,在这风雪交加的天气中冻得够嗆。


我竟然发现在女生堆里有位熟悉的身影,那是我小学同学关彦华。

我与关彦华都在育德小学上学还是同班,小学毕业她考上了女三中,我考了男三中,从此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


一晃也三,四年了,谁料到在延安城遇见。


“你怎么也来延安插队,分到哪个公社?”彦华告诉她在姚店公社,这时我队书记插话道,那搭远那离延安城五十多里路。


当年我们队男女生很封建,大家都不说话,我遇到什么事都不愿意找队里的女生。但与关彦华不同了,我们是一起长大,上小学时有时放了学,她还经常上我家来玩,所以见面非常热情。


我将眼前那碗烩菜推给她,并递给她一个两面馍馍,她告诉我不用啦,她们带了黄米面的馍馍,队长拿到后厨去烤烤,并告诉老板娘帮助做一锅白菜豆腐汤。


我们书记见我们见面透着如此亲热,拉不完的话。他悄悄地把我扯到一旁询问,这女子俊的很,你俩啥关系,敢情在北京就揽下了婆姨?


 逗得我哈哈笑起来,彦华红润着脸好奇的追问:“永群,这老乡跟你说什么?你怎么这么高兴。”


我是年轻学生也没有什么心眼,张口就说:“书记问我,你是我老婆吗?”引起满屋的人都哄笑起来。


彦华脸涨的通红追着我打,甭闹了,我一个劲的告饶。暂时平息下来,我端详这位小学同学, 几年未见确实出落的更漂亮了。而且举止大方不俗套,我很喜欢这种性格的人。


我们都是天涯沦落人同病相怜,大家命运一样都来到陕北农村插队。今天真巧了,彦华她们也是到延安买粮食。


天渐渐亮了,小妹送来了早餐,由于妈妈是一级护理,早餐递进去由护士喂。


护工也过来接班,她享受同等的待遇,接过小妹的保温壶里面有馄饨。


小妹见到彦华楞住了,这么多年没见过,仅听说您留在陕北,嫁给了当地人。


彦华感叹颇深,告诉小妹同你哥69年在延安城见过一面,以后再也没有见过。我曾在71秋天步行八十里地找你哥,走到河庄坪公社才打听到你哥招工进了工厂,我冒失往华山药厂写了几封信,都是石沉大海无消息。


听彦华这么说,我也很感动,彦华很不幸,一起插队的同学都走了,仅仅她一人留在了队里。她的队又在大山里,涉及到砍柴担水,多亏有位陕北后生主动过来帮助。


这位后生人很朴实,诚心诚意感动了彦华,最后彦华选中了他,成为陕北农民的婆姨。


我们聊了一会,就见那位妹夫跑上来,告诉我们下了一夜的雪,路不好走,他特地来接我们。


他又央求护士,希望能进去见见大娘,替俺大舅哥行孝。护士粗鄙的拒绝了,你瞅瞅大家都在外面,你凭什么能进去啊。这里是重症监护室,要求条件非常严,你带进来细菌怎么办?


护士冷冷地关上门,我很恼怒这京城的小孩太排外,见说外地口音的人态度就不友好。

我要夸夸咱这位妹夫,确实是一位典型的陕北汉子,为人也是很实诚。


他将我们让进车里,哥哥长,哥哥短的叫着,将我的心都溶化了。


我对彦华说道:“你好福气呀!这妹夫知道心疼人,为人又善,你们过得很幸福。”


彦华嗔怨的说道:“我那几年留在农村,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也多亏他在我无助的情况下帮助了我。”


妹夫不好意思笑笑,说句大实话:“额不是看上你啦,才下功夫讨好你吗?”


我一个动夸这妹夫,不藏着掖着有什么就说什么,值得交往。


“唉,我当初怎么就找不到你呀!”彦华紧紧挨着我, 还狠狠地掐了我一把。我知道她也有火,连着给我单位去了几封信,都没有回音,心里不知道怎么怨恨我呢!


当初我们收发室一位工作人员,作风有问题经常拆别人的信件,还到邮局冒领汇款单, 最后被判刑了。我估计彦华寄来的信, 又无注明具体车间的名称,信件就遗失了。


妹夫在前面开车还笑着逗我们,幸好与大哥没联系上, 要不额就凄慌了,在农村打光棍了。


彦华还是要求到她家,她要坚持给我做顿饭,让妹夫也不要出车了,陪我喝一盅。


------俺娘还是没有熬过去,最后还是走了。我在北京办好了一应后事,也准备启程回澳洲了。


我乘坐是北京飞往悉尼的航班,晚上十点才出发。我与弟弟妹妹们在航站楼口告别,我们都尽到责任,将老娘养老送终了。但一想到再也见不到妈妈了,今后我们成了无娘的孩子们,内心又十分的酸楚。我不知道父母都没了,今后我是否还有心思回北京吗?


当我推着行李,低着头心情沉重地慢慢向前移动着步,突然车被挡住了,我抬起头来见到是关彦华,她还是那么面容甜美气质温婉,担忧的眼神淡淡一笑,说:“永群哥,我来送送你。”


我内心涌起一股暖流划过,说:“你还是回去吧,天色这么晚,我都让弟弟妹妹们回去了。”


彦华不由分说搶过行李车,咱们先去托行李。

我马上要进入安检口了,这里是中国的海关,意味着我将走出国门。送行的人停止了脚步,彦华只能送到这里了。


“哥哥,你们出门在外要多保重。”


我点点头,示意彦华赶快走吧。


泪水在彦华眼眶中打转,她喃喃地说:“我找你找的好苦呀,短短几个月你又走了。”


我也很激动,紧紧抓住她的手,多想把她拥入怀中,又多么想好好吻吻她。


我没有这么作,理智战胜了自己的情绪,我们都是成年了,彼此双方都有了家室,只能控制住自己的情感。


“哥哥,你还要回来呀!北京有你的亲人,有牵挂你的人。”


我走出了很远,转身望去关彦华还站在原地招手,离得很远了,几百米路途显得更加漫长,我那熟悉的身影听不到她的声音了。


这次回京我丧失了亲娘,在首都机场又向亲人们挥泪告别,我痛苦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当我再次走出国门,在飞机腾飞的那一刻,我的心无法平静下来,眼角湿润了,再见了,北京!


作者简介:徐永群 ,原北京市老三届知青,曾到陕北延安县插队落户,后到西北第二合成药厂工作。于1988年调回北京,任食品集团公司老总。退休后移民澳大利亚,现为悉尼北京会会长,悉尼老年大学荣誉校长,澳大利亚新州作协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