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古 人 的 建 筑 设 计 智 慧 》

 印客美学 2022-10-03 发布于北京

中国的古代建筑,和同时期西方建筑截然不同,材质、造型、布局都拥有许多独特哲思,是古代世界四大建筑体系(中国、印度、伊斯兰、欧洲)代表之一。

我国独有的文化智慧,造就了古建筑的大不同。



为何对木材情有独钟?

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相比,中国古代建筑最大特点,就是采用木构为主体的建筑体系


在世界古代文明中,木结构建筑一度十分普遍,到后来都逐渐演化为砖石结构,而唯独中国的木结构一脉相承,并没有发生转化,这是为什么呢?

对此中外学者都有不同的解释,日本学者伊东忠太认为,中国文明没有经历过神权阶段,建筑也就不会从木结构转向追求永恒的砖石结构。


这与梁思成所说的中国古建筑“不求物之长存“观点不谋而合,中国古代认为建筑同样拥有自然规律,不可避免会消失,而木材充满生命力,正适合现世的人们使用。

所以中国古建筑并不像西方的教堂、城堡和方尖碑那样追求永久纪念,石材更多是出现在墓地中,民间因此也比较忌讳使用砖石。


同时,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各个构件之间,都是采用独特的榫卯连接,能够有效防御地震,且技术成熟便利。

加之中国传统思想中与木材相似的坚韧含蓄,中国古建筑便也一直以木材为主流。



古人的空间哲学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是整体的核心,墙并不参与承重,门窗的处理都十分自由。


可以是整面石墙,也能上窗下墙,或者干脆不要墙,只是窗和门,甚至可以都没有,便成为了亭子。

这样自由的设计,可以根据不同地区随意调整,就是局部的墙,也可以定制不同厚度和采光

中国古建筑注重心理情感交融,追求建筑群整体带来的均衡美感。


苏州的拙政园,中部就使用了系列的亭、台、楼、轩、阁,高低错落,再结合水面与绿植,便形成了人工与自然的均衡。

虚实相生是中国古建筑重要的美学思想。

比如大屋顶不仅有排水遮挡的实际作用,匠人们通过角和屋檐的弧线,可以在天空中补全一个虚空的圆,在视觉上减轻了屋顶重量,同时与升起的台阶上下呼应,中间结合空灵的立柱。


中国古建筑因为这些独具匠心的设计,与天人合一的追求,达到了视觉上的完美平衡。



用方位强化秩序?

虽然中国古建筑视觉上可以因均衡而自由,但是在布置上却是十分严格。


在古代,一般通过两个方面来强化城市建设的礼治和秩序——分区布局与礼制营建制度。

布局上中央为最尊,因此设为宫城区,宗庙社稷在宫前的正南和近中央的宫,来表示一体。


祖社南边稍远的地方是官署。宫的正东、西、南又次一等,是宗室卿大夫的府第。

不重要的东北端作为市场,离宫最远的四角就是居民区:闾里。


闾里是居民的聚居单元,又按照居民的阶级、职业划分,不能杂处。

中国古代城市运用方位尊卑,按等级贵贱差别建立了严格的分区规划。

唐代的长安城使用的中轴线设计,更达到了一种新境界。

以朱雀大道作为中轴线,宫室、官府、宗庙、社稷、市场、里坊对称分布于中轴线东西。


市场又设计为井字形,管理里坊的官方建筑在其正中央。整个长安,每处都可体现居中思想的布局。



宫殿一定要在中轴线上?

作为城市中心,宫殿是中国古建筑最主要的组成。


世界上主要古建筑多是供神的场所,而中国则大多是为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所准备的。

宫殿是帝王朝会和居住的地方,除了满足帝王生活,更需要突出帝王的权威。

中国宫殿很早就形成了前朝后寝的布局。寝是宫城中帝王生活区,中轴线由南向北是皇帝、皇后的寝宫。


这一组由三座大殿组成的建筑群,只有皇后的寝宫在尊贵的中轴线上,其他皇妃分别住在东西两侧十二座宫院里。这种居住格局清楚地表现了嫡庶之间的尊卑关系。

朝是宫城中帝王的办公区,历代帝王都将朝提高到了维护皇权统治的高度。

办公区建筑也因此与一般古建筑不同,需要又足够的空间与极高的规格和气势。办公区的布局在周代,就已经有了三朝五门的制度,到后来逐渐发展为建筑群。


办公区建筑横向生长,占据了绝大面积,再通过多样化的院落方式,把群中的各种元素有机组合,用建筑的烘托对比、通道的变化、庭院的空间达到虚实互映。

从而办公区建筑有了量的壮丽和形的丰富,构造出帝王的至高无上,给人以深刻印象。


受儒家礼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建筑无处不体现着等级观念,以维护伦理的目的,构造出了区分尊卑贵贱的建筑等级秩序。

其中不仅包含着建筑的方位布局、营造顺序、形体大小、色彩差异等元素,更从建筑组群到建筑单体、局部构件和装饰等各个方面都呈现了伦理等级。


中国古建筑相对低矮、平淡?

中国古建筑的单体与西方相比似乎有些平淡,比如寺庙与哥特教堂的差异。


和其他古文明不同,中国祭拜神灵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而不是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

儒学替代宗教后,进一步发展了神人同在的倾向,所以中国古建筑少有孤立出世、象征超越人间的宗教建筑。


中国主流的宗教建筑是入世,并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不会高耸入云、空旷宏大,并且非常接近日常生活的空间组合,这也是使用木材的原因之一。

这些建筑重点不在于强烈的视觉刺激,特定日期的礼拜,而更注重日常的感染熏陶,是人们能够经常瞻仰或居住的生活场所。


中国古建筑单个建筑比起其他宗教建筑来说,确实相对低矮,比较平淡,但建筑群整体却是结构方正、气势磅礴,依靠整体的布局配合取胜,由简单的基本单位组成了复杂的结构。

而中国古建筑群在严格对称中,却仍有变化,形成了多样却又统一的美。

比如长城,虽不高大却连绵万里,盘缠曲折但每段体制都是完全相同的,以空间的群体带来了穿越时间的震撼。


中国古建筑发展过程中,没有欧洲文艺复兴后的比例几何美的探索、没有独立于工匠的建筑师、没有对建筑内在矛盾的分析探求,却依靠文化与思想的规范,有了独特的发展路径,始终渐变着走到了近代。


独特的发展方式,也成就了独特的中国古建筑。

不如趁这个假期,利用新知识,感受下不同角度下的古建筑魅力吧!





 作者:花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