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所不知道的樟树(二十):樊城堆遗址

 林如老师图书馆 2022-10-03 发布于上海

樊城堆遗址

樊城堆遗址是江西赣江——鄱阳湖水系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位于樟树市区西南约24公里,刘公庙镇庙下村东侧,雌溪上游;与地处潇江上游的吴城商代遗址,相距仅六、七公里。据清同治九年《清江县志》记载:“樊城樊将军旧宅”,是以得名。

文章图片1

樊城堆遗址是1975年距该遗址几华里的横塘村,出土了著名的商代龙足虎耳青铜鼎后,清江县(现樟树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扩大调查范围时发现的。1977年、1978年和1980年,县博物馆、省文物工作队、中山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先后三次考古发掘,出土文物丰富。遗址的时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到商周时期;堆积层次自上而下有七个文化层,第三层至第七层,是早期堆积的下文化层,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一至二层,是晚期堆积的上文化层,属于商周时期青铜文化堆积。最具特色的是下文化层出土的浅盘鼎、壶形鼎,各种式样豆类器、以及器盖和彩陶器等。

文章图片2

樊城堆遗址下文化层的文化内涵与筑卫城遗址下文化层属同一类型,是赣江中下游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80年代初,江西省开展大规模文物普查,在赣江中下游—鄱阳湖水系地带,有目的地开展考古工作,新发现并发掘了一批同类型古文化遗址。通过对大量发掘资料的整理,以及多方面分析排比和研究,考古专家们认定,樊城堆类型文化遗存,是江西新石器时代晚期,广泛分布于赣江—鄱阳湖水系的一支土著文化,其南限已达赣州于都,北界已到长江边缘,与新余的拾年山、九江的神墩、永丰的尹家坪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也属同一类型,因此考古界将这类古文化遗存正式命名为樊城堆文化。它与周边湖南东部的岱子坪、广东北部的石峡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关系密切。

文章图片3

樊城堆遗址高出周围稻田1至3米,南北长124米,东西宽101米,周长380米,面积1.2万余平方米,经考古发掘,揭露面积825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2至4米,是一处典型的土墩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有石斧、石锛、石铲、石刀、石镞、网坠、陶纺轮、石钻、砺石等;生活用具有杯、盘、碗、钵、豆(即高圈足盘)、罐、壶、水缸等;陶炊器有盘形鼎、罐形鼎、釜形鼎、壶形鼎等;制陶窑址和陶拍、陶垫均有发现,制陶方法有手制、轮制、泥条盘筑;陶器纹饰的装饰工艺,多系刻划、压印、剔刺,其纹样达40多种;如粗细绳纹、方格纹、间断绳纹、交错绳纹、菱形回字纹、凸棱纹、篮纹、菱形纹、圆窝纹、凹弦纹、网结纹、回字纹、旋纹、篦点纹、锥刺纹等,以及变体云雷纹、圈点纹、蕉叶纹、米字纹、S形纹、旋涡纹、交错篮纹等;还有彩绘、镂孔等装饰艺术;遗迹有房屋、灰坑、陶坑、墓葬等。

文章图片4

“樊城堆人”的社会经济形态是由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农业、畜牧业、渔猪等经济的繁荣,逐渐学会构木筑土,建造房屋。樊城堆遗址发现地面建筑大量柱洞和草拌筑红烧土块堆积,其定居后的社会经济是以农业为主、捕鱼狩猎为辅的生产形式,同时也发展了制陶和纺织手工业,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

文章图片5

樊城堆遗址的发掘对探讨江西古文化遗址的分期、分类、分区,研究江西古代史和周边古文化的关系以及江西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序列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1987年,樊城堆遗址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图片6

审签:郑少忠

本专栏由中共樟树市委宣传部和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共同主办,本文版权归上述主办方,本次发文不带任何商业目的,只为宣传樟树;本文所有的图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指出即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