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韵味人生(103)人物春秋:我与微生物结缘

 钟奋生 2022-10-03 发布于湖南

韵味人生

拾起岁月的珍珠,捕捉人生的韵味

捧起生活的浪花,品尝智慧的美味

2022年9月25日 星期日 农历八月三十

人物春秋

笔者的姐夫李金生,是苏州人。苏州市轻工研究所退休,高级工程师。微生物学会会员,原苏州市政协委员。

他1968年从江西农学院毕业,这年12月到部队农场锻炼一年,1970年1月分配到江西修水县工作。他在修水县好几个地方工作过,如农科所、化肥厂等,最后在修水县粮食部门工作。1987年调离修水到苏州工作。

江西农学院毕业照

我姐夫虽是一个外乡人,但他在修水毕竟工作、生活了整整17年,与这里的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换句话说,修水是他的第二故乡。他在大学时,是班里品学兼优的学习委员,现在虽然退休了,仍跳动着一颗积极进取的心!他关注国家大家,参加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最近又花费很大的心血与精力,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他曾在异乡修水工作所见所闻,风土人情,随手捧起朵朵精彩的生活浪花!

下面,不妨欣赏这位六十年代老牌大学生的体会文章,他特有的视角,观察发现感悟到了什么呢?

我与微生物结缘

文/李金生

我与微生物结缘纯属巧合偶然之间,甚或是历史的误会。初识微生物是大学中有一门叫微生物的课程,主讲老师是欧阳谅,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知识渊博的学者,讲课时声音清脆,悦耳动听,然而我却不入道,很讨厌这门课。原因居然是认为微生物太过“玄乎”,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窥探其真貌,而我又笨手笨脚,根本不会摆弄这兀物,所以每每有实验课都会胆战心惊,如临深渊。期末终了,以为微生物也完了。可谁知那年欧阳老师又别出心裁地办了个菌肥厂,生产根瘤菌制剂,要我们三班倒,轮着转日夜干,对此我颇为不屑一顾。而欧阳老师对微生物的执着始终不能停下,文革中的他还毅然带我们去九江磷肥厂青虫菌车间实训,可见其良苦用心。

毕业之后,原本以为与微生物再无瓜葛,可意想不到的是因工作关系竟又与微生物扯上了关系。我工作之后的第一个出差,竟是我一个人单枪匹马去赣南石城县的一个菌肥厂去观摩学习细菌肥料,回来后依样画葫芦试做菌肥,当时有沒有效果不知道,只当交差。

我正式入行进入微生物领域,是我调入江西修水县微生物农药厂之后,那时省里有一个叫生产微生物bt. 乳剂的项目落户县里,当年一个小县城哪有微生物专门人才,他们寻寻觅觅,终于把我招了去,还要我主管生产技术,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事已至此,我也是一个要颜面的人,于是使我有机会去武汉石家庄等相关企业学习培训,还专门到中科院病毒研究所拜师学艺,修得真经,並从该所请來专家指导生产,因此取得了试产成功,並形成了生产试验报告。须知当年一个小小县城的边角小厂能与中科院的单位搭上界,其影响所及非同一般。那年因此我还带上那份试制报告上庐山参加了省微生物学会的学术年会,会中一个有趣的插曲是我竟与同样來参会的欧阳老师不期而遇。

其时他是省会的副理事长,真是近乡情更怯,时隔多年和一个不喜欢这门课的老师相见,内心有多纠结,场面有多尴尬,此时的我也容不得多想,毅然迎上前去与老师热情握手叙谈,他鼓励我要勤学博学苦学出成绩,至今他的教诲仍余音绕梁不绝于耳。我与欧阳老师另一次见面是经年之后,在莲塘召开的省农用微生物座谈会上,他是会议召集人又是主持人。我有机会在会上发言通报成果,印象最深的是欧阳老师除有组织才干外,文字功底也特么,结束会议的那天下午,他边听发言边写纪要,待会议结束他编写的会议纪要也完稿了,並当场宣读通过,纪要中也有我的发言内容,我知道这是老师对学生的偏爱和鼓励,当心存感激。

不知是机缘巧合,还是造化弄人,不久之后的某日,我又被调去县粮食局担纲一个微生物工程项目,该项目由上海工业微生物研究所引进,省里支持资金,由于是上海引进项目,其先进性可靠性必然是有档次的。为熟悉工艺,使我有机会赴上海工微所学习观摩,与专家商讨技术,获益匪浅,增长了知识,其中与该所的田髙工亦师亦友,私交甚笃,有年之后他推荐介绍我去苏州工作,苏州是我的老家,对家乡的憧憬一直荣绕在心间,八十年代中期我有幸全家迁回老家,幸有贵人田工相助。

在苏州自然还是做我的老本行——微生物发酵,或许是外來的和尚会念经,他们欣然接受了我这个來自山区的不速之客,我翻手作云覆手雨,游刃有余。那时间我曾不断被厂家请去做星期天工程师,待为宾客,在这个位子上我收获了尊严价值和喜悦,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我是深深的体验了一把。

临近退休,应该金盆洗手怡养天年,可我还是耐不住寂寞,其实是心有不甘,我很快被聘去了一院校当老师,主讲微生物学课程,这一讲便讲了14年之久,至年老才悻悻下台。课堂上我深知微生物特玄乎的软筋,演讲时尽量联系生产实践,声色并茂,也努力回忆模仿当年欧阳老师的讲课风格。这样,我不知道能否撼动学生的心境,更无法揣测是否还有学生在讨厌。但14年的教学生涯,时间或许是佐证。

五十多年前我阴差阳差的攀上了微生物这份缘,其后歪打正着的坚守了近一个甲子,影响了大半人生,其实只为生活计,我自知我的微生物知识还相当肤浅,说冰山一角,沧海一粟,那是过誉了,无奈夕阳虽好已近黄昏,人到暮年万事休,唯有一本1982年发的江西微生物学会会员证,不知何故还珍藏于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