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海故事丨难忘的知青岁月

 书中淘乐 2022-10-03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难忘的知青岁月

50多年前,一批批的城市知识青年下乡来到农村,他们如何面对农村艰苦的环境?在广袤的土地上,他们能否干一番大事业?今天的《乌海故事》我们就一起走进那段难忘的知青岁月,共同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难忘历程。

图片

一个个老物件,勾起了很多老知青的回忆。今年73岁的崔向山,15岁时便离开乌达到临河当了知青。谈起过往,老人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难忘”,难忘知青岁月,难忘那段艰苦的历程。

提起那段知青岁月,还得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说起。1968年,《人民日报》刊登了毛主席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于是,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下乡的热潮,郭凤金、吴兰智、郝文波等就在其中。

背负着煤城人民的期望,乌达地区陆陆续续有300多人离开城市,选择扎根临河的农村,历练自己,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从此,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乌达知青”。这些知青们带着到广阔的农村大干一番的激动心情,但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课堂。

河套地区土壤肥沃,灌溉系统发达,适于种植小麦、水稻、谷子、高粱、玉米、甜菜等农作物。但也就是这片肥沃的土地,让这群知青们尝尽了生活的艰辛。那时的中国农村,相对于城市来说比较落后。这群年轻人踏上自己人生的第一步时,没想到要面对的竟然是一个落后贫困的环境。背井离乡,地域差异、文化差异-----摆在他们面前的考验,何止干农活这一项。他们的内心五味杂陈,也苦苦挣扎着。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这是知青生活的真实写照。不被社员们看好的这些年轻人,硬是咬牙挺了过来,还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虽然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可是河套平原的父老乡亲却给了这些知青娃娃们父母般的关怀。

在农村,工分是检验劳动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年底,当知青们拿着工分进行分红时,这群年轻人再一次的尝到了农村生活的不易。

这次分红,社员们认识了一位女知青,她叫郭凤金。能干,肯吃苦的性格品质,很快传到了十里八村。从此,郭凤金也有了一个“铁姑娘”的称号,她也成了社员和知青们学习的典型。但让郭凤金没想到的是,一个重任悄悄落在了这个年轻少女的身上。得到了队长和社员们的认可,郭凤金的干劲儿更足了,她争标兵做表率,苦活累活抢着干。

图片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了劳动,知青们的生活几乎没有了别的内容。书本成为了罕见之物,一把手风琴,一支笛子,成了知青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他们也以这种简单的方式改变着社员们的生活,也给村里带来了新的文化气息。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有知识,充满朝气的知青们成为村里年轻姑娘小伙们追求的对象。在那个充满浓浓亲情的地方,有的知青选择在农村成家立业。

据资料记载,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全国共有一千七百多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些乌达知青们只是知识青年当中的一部分。1972年,全国各地招收一大批知识青年回城工作,乌达知青们有的选择继续扎根农村,有的选择回城,奔赴不同的工作岗位。这群知青们在这艰苦的锻炼当中,体会到了简单的快乐,纯洁的情感和别样的青春,虽然50多年过去了,但回忆一直根植于心。


图片
《乌海故事播出时间
都市生活频道 周三 18:25
图片
《乌海故事》栏目介绍
《乌海故事》栏目自2014年5月7日开播以来,紧紧把握 “记录乌海发展历史,讲述身边人故事”的节目定位,向乌海市民揭秘乌海的发展历史,讲述先辈创业的艰辛以及展示家乡美好的生活。

图片


图片

来源/乌海故事

编辑/刘亚伦

美编/张轶博 杨梦珂

初审/宋鑫

监制/刘琳娜

主编/范鹏春

监审/陈涛

总监制/张杰

总策划/戴军

出品/乌海广播电视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