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百练:陈书·孔奂传

 一中大语文 2022-10-03 发布于福建

孔奂,字休文,会稽山阴人也。好学,善属文,经史百家,莫不通涉。沛国刘显时称学府,每共奂讨论,深相叹服,乃执奂手曰:“昔伯喈①坟素悉与仲宣②,吾当希彼蔡君,足下无愧王氏。”所保书籍,寻以相付。州举秀才,射策高第。京城陷,朝士并被拘絷,或荐奂于贼帅侯子鉴,子鉴命脱桎梏,厚遇之,令掌书记。时侯景军士悉恣其凶威,子鉴景之腹心,委任又重,朝士见者,莫不卑俯屈折,奂独敖然自若,无所下。寻遭母忧,哀毁过礼。时天下丧乱,皆不能终三年之丧,唯奂在寇乱中守持法度,以孝闻。及景平,司徒王僧辩先下辟书,引奂为左西曹掾。梁元帝于荆州即位,征奂及沈炯并令西上,僧辩累表请留之。帝手敕报僧辩曰:“孔、沈二士,今且借公。”其为朝廷所重如此。高祖③受禅,迁太子中庶子。永定二年,除晋陵太守。奂清白自守,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单船临郡所得秩俸随即分赡孤寡郡中大悦号曰神君曲阿富人殷绮见奂居处素俭乃饷衣一袭毡被一具奂曰:“太守身居美禄,何为不能办此?但民有未周,不容独享温饱耳。劳卿厚意,幸勿为烦。”性耿介,绝请托,虽储副之尊,公侯之重,溺情相及,终不为屈。后主④时在东宫,欲以江总为太子詹事,令管记陆瑜言之于奂。奂谓瑜曰:“江有潘、陆之华,而无园、绮之实,辅弼储宫,窃有所难。”瑜具以白后主,后主深以为恨,乃自言于高宗。高宗将许之,奂乃奏曰:“江总文华之人,今皇太子文华不少,岂藉于总!如臣愚见,愿选敦重之才,以居辅导。”其梗正如此。至德元年卒,时年七十。赠散骑常侍,本官如故。

(节选自《陈书·孔奂传》)

[注]①蔡伯喈:蔡邕,字伯喈,东汉文学家、书法家。②仲宣:王璨,字仲宣,东汉文学家。③高祖:指陈高祖陈霸先。④后主:指陈后主陈叔宝。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单船临郡/所得秩俸/随即分赡孤寡/郡中大悦/号曰神君/曲阿富人殷绮见奂居处素俭/乃饷衣一袭/毡被一具/

B. 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单船临郡/所得秩俸/随即分赡孤寡/郡中大悦/号曰神君/曲阿富人殷绮见奂居处素俭/乃饷衣一袭/毡被一具/

C. 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单船临郡/所得秩俸/随即分赡孤寡/郡中大悦/号曰神君/曲阿富人殷绮见奂/居处素俭/乃饷衣一袭/毡被一具/

D. 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单船临郡/所得秩俸/随即分赡孤寡/郡中大悦/号曰神君/曲阿富人殷绮见奂/居处素俭/乃饷衣一袭/毡被一具/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深相叹服”与“蹑履相逢迎”(《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相”字含义相同。

B. “累表请留之”与“臣具以表闻”(《陈情表》)两句中的“表”字含义不同。

C. “绝请托”与“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两句中的“绝”字含义相同。

D. “岂藉于总”与“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两句中的“藉”字含义不同。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奂是会稽山阴人,爱好学习,擅长写文章,涉猎广泛,沛国刘显经常跟他探讨议论学问,对他很是赞赏佩服,并将自己收藏的书籍赠与他。

B. 京城陷落,包括孔奂在内朝臣遭受拘禁,在炙手可热、气焰嚣张的侯子鉴面前,其他朝臣莫不卑躬屈膝,只有孔奂傲岸不挠,不卑下。

C. 在天下大乱的年代,人们在父母去世后,不能守孝三年,而孔奂在母亲去世后,却能坚守传统礼法,为母亲守孝三年,以行孝道而闻名。

D. 陈叔宝做太子时,打算让江总担任太子詹事一职,便派人征求孔奂的意见,孔奂认为太子已经拥有才学,没有必要让无才学的江总来辅佐。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荐奂于贼帅侯子鉴,子鉴命脱桎梏,厚遇之,令掌书记。

(2)帝手敕报僧辩曰:“孔、沈二士,今且借公。”其为朝廷所重如此。

【参考答案】

1. A   2. C    3. D   

4. (1)有人向贼帅侯子鉴推荐孔奂,侯子鉴下令解下他的镣铐,优厚地对待他,让他执掌书记之职。

(2)元帝亲自写诏令回复王僧辩说:“孔奂、沈炯二人,现在暂且借给你。”孔奂被朝廷重视到这种程度。

【参考译文】

       孔奂,字休文,是会稽郡山阴县人。孔奂几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被叔父虔孙收养,很好学,善于写文章,经史及诸子百家的著作,没有未通读过的。
       州里荐举孔奂为秀才,参加射策考试,成绩优异。后进入朝廷为尚书仓部郎中,转任仪曹侍郎。当时左尚书沈炯被匿名信所诽谤,将要判重刑,事情牵连到朝廷中枢机关,人人都心怀忧惧,孔奂在朝廷上发表议论辫审这件事,最后终于弄清楚了。丹阳尹何敬容因为孔奂刚直不阿,请求补孔奂为功曹史。
       时值侯景之乱,京城被攻陷后,朝中官员都被拘禁,有人向贼帅侯子鉴推荐孔奂,侯子鉴命令把孔奂的脚镣手铐去掉,给他好待遇,命他主管文书工作。当时侯景的士兵都放荡不羁,凶威四溢,侯子鉴是侯景的心腹,又身居高职,朝中官员看见他,都卑躬屈膝,只有孔奂傲慢自如,毫不屈服。有人劝说孔奂道:“现在是乱世,人人都想苟且偷生,免于灾祸,这些异族之徒全不懂得道理,您又怎能以节义来抗拒他们?”孔奂说:“我的生命存在,即使不能为大义而死.但又怎么可以献媚讨好凶恶不善之人,以求得保全自己?”当时贼寇剥削掠夺男人和女子,拘押逼迫士族和平民,孔奂常常保护他们,得以保全而度过危难的人很多。
       高祖受禅即位后。永定二年,校为晋陵太守。孔奂清白自守,妻子儿女都不赴任所,唯自己一人乘单船到达郡治所在地,所得的官俸,随即分给赡养孤寡之人。曲阿富人殷绮,见孔奂住所朴素俭约,便送给他一套衣服,一床毡被。孔奂说:“太守有优厚的俸禄,怎么会不能置办这些东西,只是老百姓还有周济不到的,不允许我独自享受温饱罢了。”
       当初,世祖在吴中,听说孔奂能妥善地处理政务,等到继承帝位后,征召他为御史中丞,兼领扬州大中正。孔奂性格刚直,善于推理,多次弹劾官吏的过失罪责,朝廷官员对他是很敬怕。孔奂深晓治国的纲领要旨,每次陈述上奏,皇上没有一次不称好的,朝廷百司积压或难解决的事,都托请孔奂决断。这时候世祖患病,朝廷的很多事,都委托仆射仲举同孔奂一起决定。
       世祖驾崩后,高宗即位。孔奂在职任上清廉俭朴,对不当之处进行了很多改正,高宗对此很赞赏。
       孔奂性格很耿直,对私相瞩托之事一概回绝,即使尊贵如太子,重臣如公候,对他感情相加,也不为此屈服。后主在东宫时,想任江总为太子詹事。高宗想答应他,孔奂便上奏章说:“江总是文笔华丽之人,现今皇太子文笔不错,不用再从江总学习,以臣之拙见,应选择厚道之人,来辅佐太子。”高宗又说:“按照你说的,谁居此位最合适?”孔奂说:“都官尚书王廓,品德高尚,性情敦厚机敏,可以担当此任。”后主当时也在场,就说:“王廓是王泰之子,不可任太子詹事。”孔奂又说:“宋朝范晔是范泰之子,也任太子詹事,前代没疑义。”后主仍固执己见,高宗最后还是任江总为太子詹事,因此忤逆了皇上。孔奂耿直如此。
       至德元年去世,当时七十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