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徐方梅 2022-10-03 发布于山东

| 侯玉德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我跟父亲住在招远县马连沟乡水盘村。

这是个古老的村庄,据说有八百年的历史。有一百八十户,百分之八十姓刘。

村中有个祠堂,是供奉刘姓祖先的地方。

每年春节,刘姓人轮流主办供奉事宜。年三十前就把供品谁备齐全,有鸡鸭鱼肉,有整个的猪头,硕大的饽饽、年糕、果品等。

从除夕夜开始,整夜守护,一直到正月十五结束。

初一早晨,刘姓人家男主人带领儿子,来祭拜祖先。人络绎不绝,鞭炮声不绝于耳,香火不断,蜡烛长明。

年年如此,十分钟庄严、虔诚。

这个村还有个传统。每年秋收之后,到河边割苇子,分给各户。用于烧饭,盖房子,编织其它用品等。

割苇子主要是男劳力参加。没有男劳力的,女劳力参加,每户出一个人。

割苇子是家家盼望和高兴的事,因为可以分到苇子。孩子们也特别兴奋,因为可以去玩。

分苇子的办法很公平。村子把各家户主的名字写在一个一个木牌子上,装在一个大筐里。分苇子时,将割下的苇子捆成一个一个,每个约八十斤重。再分成一堆一堆,每堆四捆或五捆苇子。

村长提着大筐,随手抓出一个牌子放到苇子堆上,村民跟在村长身后,看到自己的牌子,那就是自己分到的苇子。

往家搬运苇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用小车推,有的全家人出动,或揹或扛,有的几户合伙用马车拉。景象壮观、热闹。

人们带着喜悦的笑脸,迎着晚霞往家赶。

割苇子时候,也是孩子们最期盼的。因为那几天,大人们割苇子,孩子们可以在苇丛里捡到鸟蛋,抓到飞不动的小鸟。还能看到大人们抓兔子,或追赶从苇子里跑出来的狐狸。大人们一边追赶,一边大声吆喝,既有趣又热闹。

那时候的苇子长得十分茂盛。粗壮的茎,黄黄的叶子,苇杆上顶着雪白的苇花。秋风一吹,随风摇摆,如同浪花。一片白色,犹如下过的雪。苇荡里还夹杂着许多小树,有柳树,有杨树,还有些叫不上名字的树木。野鸭时常从苇丛里飞出来。

春天苇子刚发芽,冲出地面,嫩嫩的,有人采着吃,村里有人看护不让采,有的人就偷着采。

夏天,苇子青青的,緑绿的,挺拔的苇杆,十分好看。风一吹过,一片绿浪。苇丛中还有许多野花,黄的、红的、紫的、粉红色的……

蜜蜂、蝴蝶飞来飞去。这个时候也是孩子们玩耍的乐园。

捉迷藏,捉蝴蝶,捉青蛙,捉小鸟,十分有趣好玩。

那条河叫老界河。

是黄县和招远县的分界河,河约有二百米宽,四季有水。只是到冬天水少了些,但也可以滑冰。

夏天到了,旺雨季,常常河水涨满,发大水。有时从上游冲下来树木,傢俱和一些杂物,据说上游村庄经常被淹。

每到发大水时,全村男女老少都出来看。一是看热闹,二是也怕大水淹村子,还有人从河里捞上来树木和傢俱等物。

后来,因为降雨减少,河床被乱采沙石,遭到破坏。岸上苇子也被刨掉了,当年割苇子的情景再也没有了,只能留在记忆里。

不过经过年十年的治理,加固了河堤,禁止了乱采沙石,岸上栽上了果树及其它树木,水患没有了,河水清澈了,现在是一派岸绿水秀的景象。

壹点号海岛寻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