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29管绮:当前的研究生课程为何难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教课堂研讨 2022-10-04 发布于江苏

       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知识创新是发展的关键。创新的主体是人,创新人才的培养也由此成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从阶段分工来看,小学阶段是创新教育的基础阶段,中学教育是侧重于“创新方法和技术”培养与训练的承接阶段,而高等教育是创新能力和行为的养成和运用阶段。[1]尤其是作为高等教育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在个人创新能力和行为的培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遗憾的是,当前我国的研究生课程实施,却面临很多创新性挑战。分析这些挑战及其成因,有利于为未来的改进提供现实依据。下文将从课程的结构、内容和教学角度,探讨当前的研究生课程为何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课程结构不良:

跨学科不足及课程间比例失调

       一方面是跨学科的不足。基于我国实行国家学科目录制度,课程的设置基本围绕学科展开,当前的研究生课程结构,在专业必修课程的设置上,过分强调按二级学科甚至研究方向来设定课程,[2]专业选修课多数也按二级学科设置,[2]跨学科融合受限。尽管以学科为基础进行设置的课程体系可以明确地划定学科范围,发挥“专门化”学习与研究的优势,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在“创新”要素下,知识生产的跨学科合作是一种常态,而这正是目前课程体系所缺少的,且综合我国学科的发展状况,目前我国各院校的学科交叉及学科综合发展尚处于概念探讨阶段,[3]跨学科机制的不成熟发展状态使得高校研究生的培养囿于学科范围内,跨学科的人才培养难以得到保障,也不利于研究生跨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是课程比例的失调。当前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统一化”倾向,同时各类性质课程比例也不够合理。“统一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不同的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对课程结构的规定和要求存在“统一化”倾向;不同的学生,同一专业的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统一化”倾向较为突出。[4]在研究生课程体系中,选修课、必修课等不同性质课程的比例设置也不合理,通常是必修课的学分占比较多,而选修课的学分较少。此外,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课程的设置大多围绕固定学科展开,交叉学科的课程、跨学科课程和“创新方法”类的课程开设较少。

课程内容不新:

欠缺层级性、前沿性、实践性

       首先是课程内容的层级性不突出。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教育应该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课程内容的设置也应该逐步精深。综观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并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贯通的、衔接紧密的学士、硕士和博士的课程内容体系[5],这易使得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内容存在重复,尤其是在一些公共课和学科基础类课程中。此外,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中,一些课程内容难度也缺乏层级性,研究生教育的部分课程内容难度与本科并无太大差别,其层级性只是在本科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横向平面式的扩展,而没有凸显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和特色。[4]

        其次是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不足。创新教育就意味着需要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技术等资源,从而产出新的产物。对于课程内容而言,就需要实时更新、不断融入前沿性的知识和成果,只有让学生更全面、及时地了解本专业领域内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知识,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创新,而这一点正是目前研究生课程内容中所不足的。  

        最后是课程内容的科研实践和技能实践不足。一方面,部分研究生在校期间获得参与科研课题、参加学术会议和在学术会议上进行学术报告的机会较少,[4]同时,基于指导老师人数等方面的限制,学生通过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实践项目竞赛得到创新能力训练的机会也较少。另一方面,基于经费等资源的局限,实践平台、实践基地的建设并不如人意,在校企合作中,企业未能真正深入大学相关课程的设计与教学中,导致理论与实践未能充分结合,这种模式更多地沦为追求经济利益的工具。研究生培养计划中规定的实习实训环节,以实习报告为标准的单一化考核方式也不利于学生真正投入实习中锻炼自身的技能。[6]

教师教学不精:

缺互动性并有教学本科化倾向

      一方面是课程教学中互动性不足。“学术”强调研究与创造,[4]对于课堂而言,课堂的学术性就体现在师生的学术互动。在一部分研究生课堂中知识的传授与学习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单向输出占主导,课堂成为了老师学术思想的“宣讲”场所,而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虽然部分课堂为了扭转这种单向“输出-接收”的现象采用了研讨等课堂形式,但也常常出现讨论不起来或者局限于小部分人的研讨现象,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被激发,互动少、互动不够深入也使得师生的学术思想交流与碰撞较少。

      另一方面是教学的本科化倾向。首先是教学方式的“本科化”,比如一些公共课程仍采用“本科化”的纯讲授式教学,而没有关注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使得一部分学生只是做一个“接收器”,而没有主动形成自己的思维。[4]其次是教学要求的“本科化”,一些课程没有区别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层级性,对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缺乏更高的要求,对学生在学习中的阅读量、对学生在研讨课中参与度等的要求不高,助长了学生思维的“惰性”,从而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4]

       总之,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背景,要求高校建立遵循创新教育理念的研究生课程模式。但当前的研究生课程存在课程结构不良、课程内容不新、教师教学不精等问题,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亟需加强系统性优化。

[1]贺善侃著. 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M].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12.

[2]乔琳,李向军.试论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J].教学研究,2008(04):312-314.

[3]肖幼安. 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

[4]罗尧成. 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5]吴巨慧.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要素及整合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

[6]王会颜. 协同理论视角下应用技术型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河北大学,2019.

高教课堂研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