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东线战场前期德军为何势如破竹?传单满天飞,忽悠苏联人

 浩然文史 2022-10-04 发布于山东

苏德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伤亡最大的战场。对苏联动手早在希特勒政府的计划之内,在希特勒这个种族主义者和战争狂人眼中,苏联对于德国就如同印度对于英国,是兼具人力和物力为一体的最理想的殖民地。届时,乌克兰那一望无际的麦田将成为保障日耳曼人生活的粮食产地,低等的东方白人只配充当这一生产环节的奴仆。然而苏联庞大的兵源储备和政治动员能力,让希特勒心生忌惮。于是,发挥宣传战作用,以瓦解苏军的作战意志和人民的反抗精神,就成了德国对苏战略行动中的重要一环。

希特勒巡视他的军队

一、对苏宣传战的战前准备

要打宣传战,宣传部门就得兵强马壮。苏德战争前,德国共计11个宣传部门和200余人的高学历人才,受宣传部、国防部和东部领土管理区统辖管理。其中,国防军宣传部在战争宣传中担任主力,1941年,德军在其中专门设立了国防军宣传连,成员由军队直接提供,短短一年就扩充到了15000人,包括记者、新闻播报员、摄影师等。他们活跃在前线各个战区,将梳理编辑好的宣传资料空运至柏林,再由宣传连总部统一制作成成品投放于前线。

这些宣传成品类型不一。考虑到苏联地区民族构成驳杂,人民受教育水平差别大等实际问题,德军通常采用传单、海报、广播三管齐下的宣传方式。

海报上的德军形象

苏德宣传展示中,传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海量劝降传单由飞机抛撒向苏军前沿阵地。在战争开始后的前6个月里,德国人就制作了15种不同类型的传单和富有煽动性的演说稿来吸引处在劣势中的苏联军队。

相对于传单,海报更具有视觉冲击效果。德军在攻下苏联城市后会在街头张贴不同的海报。有的印着满脸狡猾的犹太人正充满恶意地盯着基督教家庭,有的画着满脸洋溢着幸福的南斯拉夫人在美丽的农场里劳作。这些海报不仅分化了犹太和非犹太群体,还日渐潜移默化地转移了苏联人民对德国的仇恨情绪。

正如戈培尔所说,广播将成为第八大力量,广播在宣传战中的价值毋庸置疑。德军每攻下一城就立刻控制当地的广播电台,这相当于扼住了此地的喉舌。之后再按部就班地让专业广播员朗读预先制定好的宣传稿,可以轻松地将其政策方针覆盖传送至占领区不同阶层、语言、民族的听众。

演讲中的戈培尔

二、德宣是如何忽悠苏联人的?

德国人为了忽悠住苏联人,首先构建了一套“入侵有理论”。1941年6月,德国启动了巴巴罗萨行动,漫天传单飞入苏军阵地,上面写着“德国的敌人不是苏联人民,而是犹太人和布尔什维克政府”。在德国人的这套话术中,东线的战争是欧洲联合对抗布尔什维克的正义之战,还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说成是希特勒曾为和平做出的最后努力,是斯大林的贪婪最终让战争爆发。所以德国对苏联的入侵纯属“正当防卫”。

很快,德国闪击战在东线取得了巨大成功,这和德国在前线战场上对苏联士兵的宣传是分不开的。大量的劝降宣传帮助德军尽可能减少伤亡和进攻途中的时间损耗。萝卜加大棒的宣传方式最有效率。1941年9月中旬的德国广播宣称,所有胆敢反抗的匪帮游击队一经逮捕立刻击毙,并且在事后会对游击队的亲属和同情者予以清算。另一方面,德军还给德占区的苏联人画大饼。如果德国赢了,苏联人民将获得私人财产。为了对抗苏联的政治教育,还苦口婆心地煽动道:“所有权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其实我们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但我们也没废除私有制啊。民众想有自己的住房和汽车,农民想获得属于自己的农田和土地,这有什么不对的?”

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德国在西线、南线都开始吃紧,如何动员起德占区的苏联人民参加战争以补充兵员和工厂劳力至关重要。在希特勒的首肯下,1943 年1月13日,戈培尔下达命令,开始动员德占区人民加入对苏联作战的队伍。征募志愿者的宣传通过广播发向各个占领区。广播中强调了德国主导下的西欧和东欧联合组成的“新欧洲”概念,类似于日本人忽悠中国人的大东亚共荣圈,并倡导苏联人为此而战。为了招到人,德军做出了一定让步,无论是乌克兰人还是爱沙尼亚人,都能得到带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军队制服,志愿兵的地位和其他德国士兵一致,享有同样的食物和待遇,也允许用本民族的语言交流,甚至休息时能载歌载舞。

纳粹德国对敌宣传画

三、德国人累死累活的宣传有用吗?

战争刚开始的几周中,纳粹的攻心之术并未起到作用。红军军官和士兵认为暂时的失败与政府的一些错误政令有关,红军依然强大,斯大林永远正确。1941年8月,列宁格勒战事开始吃紧,苏联红军出现了大批伤亡,于是相当一部分士兵开始受德军宣传单的影响。他们在寄给亲人的信中出现对德军强大的绝望,信中甚至夹带着纳粹的党徽(德军飞机顺路空投下去的)。从8月10日至30日,仅仅20天,相关部门就发现了18000封信存在此类问题。

9月19日,“兄弟情义”事件爆发,穿着苏军服装的德国军官溜进苏联阵地劝降5名士兵后安然返回,在此过程中,该防线成员都心照不宣地选择视而不见。

苏联战俘

如此恶劣的事件震惊了苏联高层。红军政治局主席谢尔巴科夫下达命令全面对抗德军的宣传战。起初对抗方法比较低级,德军用扬声器劝降,苏军就用机枪扫射制造噪音。德军空降发传单,红军政委便将士兵手中的宣传页挨个没收。这样的方法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治标不治本。于是,苏军的政治机关联合苏维埃信息局,针对德国人的宣传内容进行“打假”,并用各地被占领区人民的惨状来唤醒士兵的战斗意志。这让中后期德军的劝降宣传渐渐没有了用武之地。

德占区的苏联民众也很快发现,实际政策和德军当初的宣传完全不是一回事。德军每占领一地,就会屠杀当地的嫌疑分子和红军同情者。在军队撤离后,纳粹警察接管治安,又会再进行一轮清洗。德军宣传的“新土地法”政策更是压根没执行,相反将农民看成沙俄时代的农奴。此时再多的花言巧语,也难掩纳粹的罪恶。德占区的苏联人民开始积极对抗纳粹暴政。大批工人旷工,以此耽搁生产进度。苏联农民将粮食焚烧,以此来抵制纳粹的征粮队。截止到1942年底,占领区上活跃着1000多支游击队,人数高达125万。残暴的德国侵略者最终在人民战争的浪潮中一步步走向灭亡。

文史君说

《三国志》有云:“用兵之道,攻心为上。”在战争中对敌人进行政治宣传以达到战略目的是战争艺术的重要体现。希特勒对苏联的侵略不仅是军事上的,还利用宣传舆论对其部队士气和意识形态发起渗透,攻心战的影响力不亚于战争,因此在战争前中期,大批苏联士兵因作战失利,甘愿相信纳粹那套国家社会主义理论,主动放下武器,降于德军。但随着正面战场上德苏力量的变化和德军在占领区犯下的种种恶行的曝光,任凭德宣说得再天花乱坠,也忽悠不了苏联人民了。

参考文献

刘庆平:《纳粹统治时期德国的电影与政治宣传》,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学位论文。

刘庆:《纳粹德国对苏联的战时宣传研究 (1941—1944)》,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发硕士学位论文。

(作者:浩然文史·天上白玉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