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家书看林则徐的家国情怀

 老沈阅览 2022-10-04 发布于广东

林文忠公祠堂正门

林文忠公祠堂牌楼门

林则徐史迹展

受屈而不怨尤

1842年8月11日,时年58岁的林则徐自西安出发赴戍伊犁。临行前,他向家人口占两首志别,其中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成为激励人心的不朽名言。过了十天,林则徐行抵甘肃平凉白水驿,收到家中寄来的喜信,得知自己有了孙子。给夫人郑淑卿、长子林汝舟回信时,他说:“计两三年来,惟此一事令人开颜耳。”此时东南战事激变,镇江失陷等消息相继传来。林则徐在家书中不忘国忧:“看来逆夷竟不歇手,不止据有江以南而已。究竟扬州、清江等夷情如何?如有的确信息,可即寄来。”滞留西安期间,林则徐曾向当地官员转送在扬州刊刻的《炮书》,希望能如法制造新式大炮,以有效抵御外敌入侵。“日来陕省铸炮之举有无头绪?”因有此牵挂,他嘱托家人“可查访及之”。

崆峒山危崖耸立,如缥缈仙境,为当地最著名之处。林则徐触景生情,又想起杜甫“防身一长剑,将欲倚崆峒”那句诗,决定给孙子取名“贺峒”,寓“并祝军务作速平定”之意。广州禁烟被贬后,林则徐将搜集到的外文资料赠送魏源,寄望“师夷而制夷”;开封治水半年,累得鼻出血;赶往西安中途,又因疟疾发作,痛苦不堪……“在逆境之中,爱国之心依然不改。”从事地方史研究的福建学者官桂铨认为,这种高贵的品格在林则徐身上格外突出。

上世纪60年代,台湾出了一本《林则徐传》,被称为“确立新传记的典范”。作者林崇墉是传主的玄孙,以其切身感受,赞许文忠公“一生任事而不牟利,尽瘁而不热中,临难而不退避,受屈而不怨尤”。福建社科院研究员许维勤评论这一精辟的概括,实际上也包含了对其家风的一种肯定。

发配期间,时人“窃为不平”,林则徐却能“受屈而不怨尤”,一如既往地关注口岸防务和边疆开发,在任何位置上都闪亮发光。许维勤认为,这既反映出林则徐以国家、民生为念,不计个人荣辱的崇高境界,也是他坦荡、淡泊的性格体现。

言传还需身教

因夫人体弱多病,林则徐原以为“此后断难望其握管”,不想却收到“太太所写笺纸楷字信三张,工工整整”。1844年初在伊犁戍所,喜出望外的他写了回信,不厌其烦地教夫人养目之法:挑眼镜,“白煮海参,每日食两条”。

现存的林则徐家书多数写得较长,几乎每封都花很大篇幅讲述他的住地见闻、与人交往等情况。“这多少有点奇怪。按常理,这些事情似乎不必对家人细说。”许维勤注意到这一细节,细品之后,又体味出林公的良苦用心:他在效法父亲林宾日的身体力行,用自己待人处事接物的态度,影响下一代。

作为一名私塾先生,林宾日教导儿子的学习方法是“谆谆然,循循然,不激不厉,而使人自乐于向学”。林则徐还忆其儿时,看到母亲通宵忙于手工活以补家用,想“代执劳苦”,母亲陈帙反而正色地说:“男儿务为大者、远者,岂以是琐琐为孝耶?读书显扬,始不负吾苦心矣。”这些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林则徐。

福建省图书馆藏一封手迹原件,记录了父子间的一次学问切磋。其时林则徐在江苏巡抚任上,林汝舟准备科举应试。如何得心应手写文章?“吾家藏书最多,一意在于是,三年当可观也。”林则徐在信中说:始能读,次能记,次能用……故口诵目览手抄,则下笔汩汩然来,自有汁浆也。强调“用意用笔,忌与人雷同,寻常意、习见语勿用”。

有趣的是,他指导儿子大考之前“不为事累”,要到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因为“山水与吟咏,尤相触发也”。由此又扯到“江东行舟最险”,“非顺风平水,不可乘船,或徒步或肩舆为妥”,这番“唠叨”足见舐犊情深。

忠孝之家,子孙未有不绵远而昌盛者。一封家书中,林则徐饶有兴致地和家人探讨“传奇”的阅读体验。他说“看《桃花扇》甚好”,因为“可发忠义之气”,又问:“何不再买《琵琶记》与家中诸人同看?”认为“此是教孝文字,可宝,可宝”。

留钱又有何用

每年清明节,林记会跟家族成员先到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集中,然后同往林则徐墓地祭扫。小时候,姑婆林子东,这位早年投身新闻战线的老革命,会给晚辈讲一些文忠公的故事。

除夕之夜,林家后人的家宴还必上“素炒豆腐”这道菜。林则徐幼时家境贫寒,破屋三椽,一灯在壁,长幼以次列坐,诵读于斯,女红于斯。据说只有到了大年三十,全家才能吃上一顿素炒豆腐,油灯才有两根灯芯。

相传林宾日给林则徐留下一副对联:“粗衣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尔曹任之。”承此家风,林则徐也给后人留下“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那副名联,去世时除了田屋产业,没有多少现银分给儿子。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985年,他的五世孙凌青代表中国政府向联合国递交收回香港主权的《中英联合声明》。据凌青生前回顾,刚进外交部工作时,周总理对他说:“林则徐的后代搞外交就更要爱国了。”

“国家”在英语词汇中有三个单词能代表,对应汉语的故土、民族国家、政治性国家体制之意,俱与“家”无涉。而在有宗法制传统的中国,人们难分“国”与“家”。拜读林公家书,会发现这种家国情怀跃然纸上——

风雨飘摇之中,林则徐被排挤戍边,难免会有牢骚。一接夫人家书,念及“老婢与老兵恰是偕老,其如天各一方何”,不免黯然神伤。回信说自己除了“今于无聊之中,只以摄病为首务”,便是修拾废园、疏池通水,日就其中种花种蔬观弈,慨叹“如此混过日子,深觉时光可惜,春景可伤”。即便如此,在给夫人寄来的诗稿润色时,林则徐略易数字豪言:“金瓯若缺凭谁补,宝剑虽藏尚有神”,流露出英雄本色不改。

正因如此,林则徐家书及家训中的种种告诫,不但于家有利,亦有补于世。今天的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展示着林公“十无益”家训,提醒驻足的游人“存心不善,风水无益”、“不孝父母,奉神无益”……

馆长陈继勇说,这个传世家训虽然只有短短十句话,却饱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其中的寓意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文明、和谐、诚信、友善”十分契合。

文化名片

林则徐(1785年—1850年),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是清末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和民族英雄,其领导的“虎门销烟”震惊中外。其一生从政四十年,“历官十四省”,与家人书信往来频繁。这些家书内容广博,涉及政事、军务、家教诸方面。字里行间,拳拳报国之心,殷殷爱子之意,读来令人动容。综观林氏一生,为官有道,教子有方,堪称一代人臣典范。

福州市澳门路有片红墙环绕的临街建筑,牌楼形墙的门额横书“林文忠公祠堂”。林则徐逝世55年后,即1905年,门生和乡人为祭祀他建了这座专祠,现为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馆藏一封家书原件,文中一段训子“首以戒懒为要”,事因林则徐发现三子所寄文稿均由别人代抄,想起“我从前所读文章,每夜常背录三五篇”,故有“年轻之人写字岂是难事”之叹。

网名“薇薇林”的一位“80后”,创作了一本漫画书叫《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位女漫画家本名林记,父亲起这个名字,是希望女儿记住林家的历史,因为她是林则徐第七代直系后裔。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话,林记谨记于心,因为父亲生前常挂嘴边。(原稿发布于2015年6月18日《福建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