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邹蓝|复辟的酷热置生民于倒悬 1908

 邹蓝茶座 2022-10-04 发布于江苏

                               救生民于倒悬

      邹蓝/文。  

      2022年10月4日凌晨,拯救生民于倒悬的冷空气到达苏南。九九重阳节可以不必在酷热中煎熬。这几天中央气象台同时有高温预警与冷空气预警。从无锡昨夜今晨的经历来看,也就是12小时前傍晚还是35度左右的酷热,一夜之间到凌晨冷空气接手22度,两者趁着夜色无缝连接。

      天时异常。9月7日白露,秋凉渐起。9月23日秋分,即意味着北半球这天开始夜开始长于白天。日照减少则温度降低(民间说法春分和秋分为日夜平,白天和夜晚长度一样,春分后日渐长,秋分后夜渐长,直到半年后的春分或秋分再掉头)。至于到10月上旬,8日为寒露。白露为霜到露水透出逼人的寒意,那就是深秋季节。待到23日的霜降,则一般看做是冬季的开始。

    也就是说,重阳节是秋分到寒露之间的深秋。此时段的10/1,10/2,10/3居然来了连续三天气温犹如盛夏,最高达33,35,甚至37度。无锡有的地方甚至报有38度。2022年40多天的40度上下的酷暑,竟然在深秋复辟了三天。

    北方冷空气遵太上老君急急律令而到达。一夜之间,10/3晚上人们还是在室外温度高于30度的温度下开着电扇或空调就寝,10/4凌晨2点,温度降到27/8度,到清晨5点,降到23度。深秋回来了。大自然回到了正常的节律。然鹅,接下来会正常吗?酷热后再来极端酷寒的概率很大啊。

    按照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法,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似乎汉代老董的说法,还有点道理。天或者降祥瑞,或者降灾祸。今年显然灾祸多,雅安地震不说,鄱阳湖差不多干得底朝天,重庆段嘉陵江近乎干涸,有人蹚水跨过嘉陵江,还有人骑摩托在仅仅没过小腿肚的嘉陵江水里开过嘉陵江。武汉段长江水位下降,六十多年的水下铁路遗址露出不说,江心小道也因水位下降而露出来,人们兴奋地行走其上。鄱阳湖底野草蓬勃,据说出现了鄱阳湖草原。

    而江南则是连续四十多天的四十度高温,这在我这个50后的记忆中,是前所未有的。8月12日,无锡宜兴报41.8度。7月16日入伏,7月17日杭州就来高温预警40度。我没敢在8月末回苏南,实在是不想遭遇40度的酷热。等备受深航忽悠后9月19日终于绕道上海回到无锡时,当天我的记录是,夜凉似水。

    7月16入伏,就算到8月31日,那算下来江南遭遇45天的酷热。这期间,重庆出现45度的极端高温,上海出现百年一遇的极端高温。

    气候更变态的是,8月江南40度的同时,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的阿勒泰一些却飘起了雪花。青河县的报道说积雪厚达10厘米,当时气温零下4。东北长白山头一天还是夏季模样,第二天也雪花飘飘。

    民间说,有大热,就有大冷。欧洲人似乎也相信这个,在拼命备煤,备木柴,听说还有买中国的电热毯,热水袋,电热器等以应付可能出现的来自西伯利亚的极地涡旋polar vortex。

    欧亚大陆的寒冷,来自俄罗斯高纬度地区的极地涡旋。欧洲冬天的取暖,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2022年俄乌冲突开始,现在严冬到来之前,俄罗斯的天然气没了。欧洲一部分百姓,估计今年熬过难受的夏季之后,还要面对难受的严冬。

    董仲舒说天人感应。而王充说天行有常。

    究竟怎么着,是祥瑞还是灾祸,还要等时间展开来看。

    2022年10月4日凌晨,被冷空气降温解救后急就。

晚霞。深圳一个小水库。2022

 2022年夏季在庐山含鄱口还能看到鄱阳湖的水吗?2021,1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