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业绩那都是有明确记载的,谁也做不了假,钱传瓘无可争议的排名第一,大家没有什么异议,钱传瓘当然可以成为吴越国的继承者。 表面上的异议自然是没有的,但大家内心深处就一定认可钱传瓘吗? 当然不是,比如钱传瓘的两位弟弟钱传球和钱传珦就非常的内心不平静,但目前他们哥俩还不敢造次,毕竟老爸钱镠还在,有异议也得藏着掖着! 同光四年(公元926年)四月,钱镠为钱传瓘的顺利接班跨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直接任命钱传瓘为吴越国的监国,希望钱传瓘能够尽快适应新的领导岗位,尽快成为吴越国合格的第二代领导人。 钱镠的吴越国忙着搞继承人的候选工作,似乎一切都波澜不惊、和平祥瑞,但中原王朝又出事了。 请允许我在叙述中原王朝的故事时,反复使用“又”这个字,因为五代乱世时期的中原王朝怎一个乱字了得,不乱不成历史,“城头换大旗、皇帝轮流做”,谁也不知道今天的皇帝宝座上明天又会换成谁? 正如严可求所预测的那般,李存勖果然出事了! 当然,李存勖出事之前,他还很是回光返照了一回, 在同光三年(公示925年)派遣大军把割据四川的前蜀国给消灭了。 鉴于前蜀国和吴越国之间似乎老死也不往来,根本没有任何的交集和沟通,我在这里就不再详细叙述他的历史故事了,就简单介绍下吧! 前蜀国是王建所建立的,王建原本也是蔡、许一带的人,和秦宗权、孙儒、刘建锋、马殷是同乡,蔡、许一带专门盛产猛人,不论枭雄、恶霸、豪杰抑或魔王! 少年时代的王建也是类似秦宗权之流的不事生产无赖之徒,但这哥们并没有选择加秦宗权的食人部队,而是加入了猛人太监杨复光的讨伐黄巢的忠武军。 杨复光死后,王建升为都将,积极率兵迎接李儇返回长安,一直充当唐朝政府守护者的角色,从而得到李儇的充分信任和赏识,并被李儇的娱乐好友阿父田令孜收为养子。 光启二年(公元886年)三月,王建被封为四川壁州(今四川通江县)刺史,从此开始了他 的霸业之路。 王建利用朝廷皇帝对他的信任,开始攻击四川各路势力,他的那支军队悍勇而又善战,相继攻灭了割据成都的西川节度使陈敬瑄和割据梓州的东川节度使顾彦晖势力,占据了整个四川。 唐朝政府一惯地顺水推舟,任命王建为东川兼西川节度使,并封为蜀王,王建正式开始了他在四川割据称王的历史。 由于王建一直自诩为唐朝政府的守护者和拯救者,所以他一直对把持唐朝政府军政大权的朱温十分满,甚至打算联合李茂贞、李克用、杨行密等其余势力出兵征讨朱温。 开运元年(公元907年),当朱温篡唐建梁的消息传到王建的地盘时,王建显得非常义愤填膺,完全不承认朱温的所谓梁朝,还轻篾的称之为伪梁,并发檄文至四方藩镇势力,要求大家共同起兵,讨伐梁朝。 当然,五代十国时期的藩镇势力们个个都是人精,谁也不想被王建当枪使,所以王建的所谓檄文只成了一张废纸! 讨伐不成,王建干脆和朱温针锋相对,既然你敢称帝,那么我当然也敢称帝,王建在朱温篡唐称帝后不久,也建国改元称帝,国号蜀,成为五代十国时期,继梁朝之后第二个正式建国称帝的国家。 朱温的实力王建自然很清楚,要想凭自己的一已之力干掉朱温,王建自认绝无把握,所以在建立蜀国后的一段时期内,王建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内政的治理,牢牢地稳固了四川这块地盘。 贞明四年(公元918年),王建因病去世,太子王宗洐成为蜀国的第二代皇帝,而王宗洐也继承了诸多皇二代们能力脆弱、荒淫昏庸的共性,蜀国的国力一落千丈,终于成为李存勖一统江湖的首选目标。 同光三年(公示925年)九月,李存勖任命太子李继岌为西川四面行营都统、自己最信任的大将郭崇韬为招讨使辅佐李继岌,军政大事皆由郭崇韬决定,率领大军征讨前蜀国。 这场战争的过程可以说是波澜不惊、异常顺利,唐朝军队仍然保持着极其强大的战斗力,所到之处,前蜀各州县根本无法抵抗,纷纷降附。 郭崇韬和李继岌仅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便兵临前蜀国的都城成都,王宗洐纳款投降,前蜀国就此灭亡,成为十国之中第一个牺牲灭亡者。 唐朝的疆土瞬间急速扩张,在唐朝吞灭前蜀国的一瞬间,南方的各国领导者们似乎都感受到了从北方迅猛刮来的阵阵凛冽的寒风,强悍如吴国的徐温、南汉的刘岩之辈,都开始为自己的命运担忧。 但很快,大家发现,消灭前蜀只不过是想李存勖的一次回光返照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