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争经济学:打一场仗,成本该怎么计算?

 zhzpig 2022-10-04 发布于广东
图片

霍去病组团去漠北公费出差的时候,可能没有意识到匈奴地盘上的过路费会有点小贵,几场汉匈大战最终拖垮了汉朝经济,逼的背后老板汉武帝发布罪己诏。

奥地利落榜美术生为了实现他的野心,在军事上的开支虽然说不上丧心病狂,但也可以说是穷凶极恶了;

而同时期的维希法国,尽管后来贡献了一副世界名画「希特勒同志在巴黎」,但当时法国的军费支出,确实是手头有点紧了。

对比来看,39年德国的军费,是法国的12倍,而40年刚建完马奇诺防线的法国,军费也只堪堪达到了德国的四分之一。

不得不感慨,你笑法国跪得快,我法笑你不持家。

众所周知,枪炮一响,黄金万两,战争其实是一项十分烧钱的活动。

历史上不凡一些英主,仗还没打完,就直接导致国家原地破产的例子。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战争的开支为直接投入到战争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主要包括军火及军人的相关费用。

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例,战争持续了4年3个月,直接战争费用高达1863亿美元,财产损失3300亿美元。

这是什么概念呢?

图片

一战前夕的1914年,还到处嚷嚷着你都不愿意叫我一声大哥的英国,当年的GDP才110亿美元。

到了二战时期,各式新型军事武器登场、战争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直接战争费用更是达到恐怖的13520亿美元,占交战国国民收入的60%-70%。

要知道现在全球平均的军费占GDP也才2.21%,基本上交战国人民是勒紧腰带过日子,砸锅卖铁为打仗了。

在此期间,战争机器的批发式生产、军队人员的爆发式扩张也为战后世界军事力量格局变动埋下伏笔。

1939年,美国军用飞机的交付总量不超过900架,到了1944年,飞机产量就达到98000架。

二战爆发前,美军陆军兵力总数仅为10万人,到了1945年,美军总兵力超过千万人,其中陆军就有约600万人。

图片

战时的美国通过大笔的售卖战争物资,赚取了天价的外汇,于是大量黄金流入美国,美国的黄金储备量占到全世界的60%左右。

为了确保美元的地位,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一波老美属实是陈小刀进赌场,赢麻了。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战争的开支还包括战前的军备竞赛,以及战后军队人员的医疗费、抚恤金等。

前者是指在和平时期敌对国,或者潜在敌对国互为假想敌,在军事装备上的数量及质量上的竞赛,如冷战时期的美苏争霸。

美国的军费占比约为8.5%,苏联的军费占比则为14.5%,在竟备最激烈的时候甚至可能超过30%。

这种疯狂的军事竞赛,最终也为苏联的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1991年,苏联正式解体。

图片

战争结束后,后续军队人员的医疗费、抚恤金等也是一笔巨大且漫长的开支。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结束的16年之后,美国政府仍需要向20万名退伍军人提供超过43亿美元的补助、养老、抚恤金,就连靠战争发家的老美也直呼受不了。

战争的成本如此高昂,那么战争的钱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通常来说战争融资的途径主要有三种:税收、发债、印钞

税收是最常见的一种补充国家财政的手段,只是在战时,征收的类目及税负可能会有些小差别。

具体而言,日常征税如果说是有法可依的话,那战时多少有点随心所欲了。

汉武帝时期为发动对匈奴的作战,陆续开征了酒税、家畜税、租税、人头税等。

图片

其中人头税越来越重,对3-4岁男女也收20钱,普通百姓负担不起,甚至出现杀害婴儿以逃避人头税的事情。

随着热武器时代的带来,对于军费的数量级要求也越来越高,一味的通过税收从国民身上薅羊毛,可能仗还没打完,自个先创业未半而中道跑路了,因此发债也逐渐成为现代国家筹集军费的一种重要渠道。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鸦片战争之前的一段时间,是英国国力最为强盛的时期,同时也是欠债相对最多的时期;

与此相反,什么时间相对欠债最少呢,恰恰是1914年之前,也就是一战之前,我们认为大英帝国结束的时间。

图片

果然,欠一钱为社畜,欠万钱的才是大爷啊。

税收、发债说到底还是货币总量的腾挪,这时可能有人要说了,既然印钞机就在自己手里,干脆直接印钱打仗,不更省事吗,对此,常凯申大队长颇有感触,那种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

实际上,随着战局的推进,市场上现存的货币量可能无法满足战争需求,印发货币往往成为战时经济的惯用手段。

但是货币也不是想印就能印的,当存在超发货币的时候,其实质上已经是以国家信用为背书,通过超发货币从民众掠夺财富。

随着货币印发的越发无节制,国家信用开始崩塌,通货膨胀也开始不可控的爆发。

我们经常从有关民国的影视剧中看到,吃顿早饭得提溜着两大捆金圆券,就是这个原因。

战争会在某一时刻结束,但战后的代价却需要一代代人去承受。

四处流窜的难民、充斥死寂的沉默,无人营业的商店,无车行驶的道路,放眼望去,只有断壁残亘,以及炮弹留下的深坑,昔日帝国的荣耀如今也只是一个破碎砖瓦堆积的坐标。

图片

这是二战结束后的柏林,也是战争结束后的世界。

战后的德国,在很长时间内,都面临着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调,劳动力短缺的现象,在20岁到29岁这一年龄阶层,男女比例曾一度接近1:2。

当时德国绝大多数女性都经历着丈夫、父亲、儿子战死沙场,但也不得不扛起清理废墟、重建城市的重任,很多女性就这样累死在工作岗位上。

另一方面,德国为支持战争,超发大量货币,导致战后国内通货膨胀严重,马克已经难以承担稳定货币的职责,很多地区开始以物换物,经济停摆,生产力骤减。

德国全境出现大范围的饥荒贫困,仅1946年一年就有数十万德国人因饥饿和寒冷而死亡,约16%的婴儿熬不过出生的第一年。

即便对于战胜国来说,也很难说是亏是赚。

二战结束后,英国经济遭受重创,英镑疲软,彻底失去了主宰世界金融的权力,也从债权国变成债务国,背负的巨额债务,直至2006年才还清,足足60年,昔日的海上霸主、日不落帝国最终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

既然战争的代价如此高昂,那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对于政治家来说,发动战争的理由可以编制千万条,无论这理由会有多离离原上谱,正如阿美利坚在伊拉克找不到第二瓶“洗衣粉”一样,撕开政客虚伪的嘴脸,还是逃不过以战谋利的核心需求,通过短期红利弥补战争损耗,并获取长期战略收益。

对于想依靠战争实现一夜暴富的核平精英而言,在掠夺他国财富,补充损耗的同时,也会进一步滋养战争,推动战争继续下去,以此来扩大成果,也就是所谓的以战养战。

就像每一个创业者在创业之前,都认为自己会是下一个马云,然而大多数都会变成隔壁张师傅一样,梦想和现实终究还是差了亿点点距离。

一个典型例子,便是二战时期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

虽然当时日本的军事实力十分强悍,但受限于本国的体量,也很难有足够的资源发动长期且大规模的战争。

然而在军国主义思潮的裹挟下,日本通过对占领区的长期渗透,掠夺资源和人口,不仅在短期弥补战争的损耗,还为战争的进一步扩大提供支持。

最终在这种高回报的利益冲击下,走上以战养战的道路,战争逐渐绑架国民经济,已经上桌的赌徒,在输干净之前,不会离桌。

以战养战的经济构想,实际上是为战争加上高风险的杠杆,随着日本发动战争的规模不断扩大,对占领区资源、人口的依赖也会逐渐增强。

而同盟国的反击,减缓其侵略的步伐,占领区的范围被逐渐压缩,民族意识的觉醒,也加强沦陷区人民的反抗,经济获取与镇压成本的天平开始反向倾斜,就像缺乏风控的资金链条。

一处崩坏带动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日本对战争的损耗已经难以为继。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势力范围基本被瓜分干净,土地争端减少,国家观念深入骨髓,传统的以战养战的思维,已经很难满足现在战争的需求。

以现代战争劳模美国为例,自冷战结束有以来的30年内,共发动军事行动251次,其中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就超过5次。

图片

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到2017年为止,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两个战场的军事投入就超过2.4万亿美元。

而隔壁老大哥苏联,深陷阿富汗战争泥潭中,让本不富裕的苏联经济雪上加霜,也直接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进程。

实际上二者在发动战争的初期,都抱着在可控的范围内迅速解决战争的念头,但随着战争走向失控,战线与时间不断拉长,战争的损耗会持续对国民经济大口吸血。

对于苏联来说,想要依赖传统的以战养战的思维,来缓解国内的经济负担,却不得不面临战区强烈的抵抗与外部势力的不断渗透,资源的攫取远跟不上战场的损耗速度,最终黯然收场。

但对于美国而言,却有着不同的经济逻辑,首先美国发动战争的资金多来源于发债,将战争的负担平滑到未来,并依靠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霸权地位,通过货币的增发,掠夺世界财富,转嫁其战争成本。

另一方面,美国作为军工生产大国,通过发动战争为本国的军工寡头带来大量订单,促进本国制造行业的转型升级,同时通过战争进一步向世界展示其军事实力,为巩固美元的地位提供硬实力支撑,也将外军售推到极高的水平。

图片

随着现代各国之间的产业紧密度越来越高,战争对于经济影响早已经不局限于交战双方,其产生涟漪效应会在极短时间内波及世界。

2022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并随着战线的推进,陷入胶着状态,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开始不断发酵——

首先就是资源品、农产品的供给受阻,加剧了世界通胀压力。

俄罗斯和乌克兰是重要的资源出口及农产品出口国,受双方冲突影响,全球能源、稀有金属、原材料、小麦、玉米等价格出现明显上浮。

正所谓北溪1号一声巨响,欧洲的环保爱好者们,不仅要加大力度挖煤砍柴,还得垫着我们中国出口的电热毯过冬了。

其次,欧洲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军事竞赛大大增加了各国财政负担。

俄乌战争从表面上看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地区战争,实质上是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地缘政治对抗。

这次冲突直接将欧洲各国暴露在俄罗斯的威胁之下,迫使欧洲重回美国主导下的北约防御体系,多国军事开支大涨。

德国宣布大幅增加国防开支,批准1000亿欧元的专项资金,并决定将每年的国防开支占GDP占比提高到2%以上。

波兰计划在2023年将国防开支占GDP占比提高到3%以上,丹麦和瑞典也宣布将军费开支占GDP比例提高到2%以上。

图片

再有就是金融市场震荡加剧,全球资本流向出现转变。

俄乌开战后,各国股市指数出现急剧下跌,我们都不得不怀疑,你们打仗用的是A股的钱吗?

再叠加疫情影响,进一步扩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全球资本流向更为稳定的地区,寻求更为稳健的资产配置。

对俄罗斯而言,西方金融的封锁,进一步加快了世界货币支付体系变革。

俄罗斯被踢出SWIFT系统,外汇储备被西方国家冻结,俄罗斯金融机构被禁止使用美元欧元进行交易,引发金融秩序的混乱,迫使俄罗斯使用天然气卢布,建设以卢布为核心的贸易支付机制。

并且,因为美国对俄罗斯的金融封锁,也暴露出过度依赖美元的弊端,多个国家开始追求外汇储备、结算货币、支付机制的多元化,加速去美元化的进程。

最后,就是逆全球化的思潮加速冲击全球贸易,多个产业链供应短缺。

凡是让毛熊难过的事情,那一定能让鹰酱高兴。

俄乌战争一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立马对俄罗斯发动全方位的经济制裁,阻断俄罗斯贸易。

然而各国在产业结构存在紧密联系,单方面的经济制裁,助长逆全球化的思潮,短期虽然对俄罗斯的净出口造成冲击,但也会带来长期的全球贸易萎缩,产业链供应短缺。

我们可以从经济的角度,去核算战争的成本收益,通过账面上的数字,为战争做出是否值得的评价。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是战争的主导者,也不是战争参与者,只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中的百姓,只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中的万骨,是被战争裹挟下逃难大军中的普通一员。

作为战争中最大的受害方,唯一能被战争所记录的也只是在那伤亡人数后增加一个1。

子弹不能用于再生产,它只会摧毁资源,然而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

图片

新世纪以来,2001年10月阿富汗战争爆发、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2011年2月利比亚战争爆发,2022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

这让我想起脱口秀演员呼兰的一个段子——

“快看,刘备率军20余万攻打襄阳。”

有人问:“你爷爷是刘备吗?”

“不是。”

“那20万里有你爷爷吗?”

“也没有,刘备率军20余万攻打襄阳,10万百姓流离失所。”

世界似乎从不曾真正平静,我们所享受的和平,并不是这个时代的通用品,我们只是极其幸运的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里。

图片
国虽大,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司马法·仁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