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第89回望江南词赏析

 阅读美丽星空 2022-10-04 发布于山东

《红楼梦》第89回望江南词赏析

《红楼梦》第89回,贾宝玉因雀金裘再次想起晴雯,有感而发,作一首《望江南》:

随身伴,独自意绸缪。

谁料风波平地起,顿教躯命即时休。

孰与话轻柔?

东逝水,无复向西流。

想像更无怀梦草,添衣还见翠云裘。

脉脉使人愁!

这首词应该是高鹗所写,不同于前八十回的诗词风,这首词比较“接地气”,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把宝玉的心事写尽。仅就个人理解,作一番赏析。

“随身伴,独自意绸缪。”第一句是写晴雯的身份,是作者宝玉的贴身丫头,即随身伴。正因为贴心,才会“独自意绸缪”,就是说情深义重不同别人。之前贾宝玉被贾政鞭笞以后,曾让晴雯拿一块旧手帕给林黛玉,意思是“照旧”。这种以物传情的事,宝玉不曾让袭人去做,充分说明晴雯在宝玉心中的独特性,晴为黛影,可见一斑,当然配得上“随身伴”三个字。

“谁料风波平地起,顿教躯命即时休。”这一句转的很快,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前边还情意绵绵,后边就生离死别,如梦幻泡影。晴雯被王善保家的告状,被王夫人撵走,惨死在自家破屋里。宝玉认为这场风波是平地而起,实际上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只不过宝玉并不留心觉察。用王熙凤的话说:“晴雯这孩子模样、女工样样好,就是嘴头子厉害些”。晴雯太任性,口无遮拦,肆意妄为,真应了曹雪芹给她的判词:“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就是说:“公主的脾气、丫鬟的身份”。这种不合爻相的举止一定有漏,因果不虚,那也就谈不上“风波平地起、躯命即时休”。这应该是宝玉的个人情绪,走的太突然,太不舍。以至于让他发出:“孰与话轻柔?”的感叹,就是无人诉说心里话,无人再去送旧手帕。这个无人不是大观园里无人,而是自己房里的丫头中无人。实际上也不是无人,宝玉是公子多情,只是他看谁都是独特存在,他跟谁都是有话说的,这里也只是他的感怀之作,一时兴起。

“东逝水,无复向西流。”人死不能复生,如大江河水,奔流到海不复回。“想像更无怀梦草,添衣还见翠云裘。”看到这件雀金裘,想起晴雯,这是人之常情。晴雯曾经抱病补衣,通宵达旦,就是这件珍贵的雀金裘。物是人非,难免感慨。怀梦草是仙草,传说当年东方朔献给汉武帝一只怀梦草,汉武帝就见到了死去的宠妃李夫人。宝玉没有这样一只仙草,只有眼前的翠云裘即雀金裘,睹物思人。

“脉脉使人愁!”收尾非常深情,含情脉脉,字字含情,句句脉脉。愁是哀愁,因念生愁,挥之不去;因词又愁,跃然纸上。有点像白居易那句:“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感觉,但又达不到那种绵长,只是一时想起的忧伤感怀。

作完这首词后,原文说宝玉:“写毕,就在香上点个火焚化了。静静儿等着,直待一柱香点尽了,才开门出来”。这段话非常有仪式感,默默无声,深情无限,令人黯然。读者仿佛在宝玉的动作中身临其境,跟着伤感,心事也化作一股青烟,弥漫在空气中。鲁迅诗云:“低眉吟罢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宝玉应该是:“写罢低眉无存处,化作青烟散风里”。

宝玉祭奠晴雯,《红楼梦》前八十回已有著名的《芙蓉花诔文》,情感文采一流。这里高鹗再用《望江南》一词表达同样的情感,用焚香焚诗表达祭奠之情也类似与前八十回焚香祭奠金钏之举,多少有点狗尾续貂、画蛇添足的嫌疑。但我个人认为无妨,好诗词多多益善,况且风格不同,这首写的很质朴很接地气,不同于前文曹雪芹的文风。李白诗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各有各的好处,不必拘于一格,只管欣赏领略。再说,人的情感也是延续的,比如见旧物思旧人,总是见一次想一次,在所难免,也很正常。

近期再次复读红楼,9月25日,梦到宝玉焚香祭奠晴雯场景,大概是读书残留。梦醒之后,重新翻阅这首词,作如上赏析。

牛顿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