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世纪的欧洲,“东方主义”绘画热潮你知道吗,可能出于你的想象

 泊木沐 2022-10-04 发布于辽宁

19世纪的欧洲,“东方主义”的绘画热潮你究竟有多了解,可能出于你的想象!

19世纪的欧洲,在艺术界有一股“东方主义”的绘画热潮,那么在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主义究竟是什么呢,很有可能就是西方世界对中东、北非以及亚洲社会、文化的总体描绘和态度。


其实本身就是一种不合理的存在,多数人也理解错误,多数还是西方人当年殖民主义的痕迹,他们自以为是,得益于西方的成果。

他们眼中的“东方主义”不是说的一个具体的流派,而是指的向是艺术家选取的素材内容。比如法国著名画家欧仁·德拉克拉瓦和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就是特别优秀的两位油画大师。


他们的作品大家都知道,安格尔的作品大家最熟悉,比如泉这幅油画,当然安格尔是属于新古典主义,另外一个则是属于浪漫主义油画家。

作为一个中国画家,我对西方油画也特别喜欢,自己也画过油画,也是超级写实主义,但是总觉得画出的油画见西方油画的门都没入,所以还是以国画为主,毕竟自己就是中国人,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国画。


我们了解西方19世纪的一批东方主义题材的欧洲画作及雕塑,就充满了异域风情,可能也是一种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象征之一,但是也完全不同,在艺术家眼中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但是其他人就不一样了。

比如我们看到安格尔的《大宫女》,这幅油画作品目前被法国卢浮宫所收藏,今天不介绍他,我们只看奥地利东方主义画家鲁道夫·恩斯特。


他是定居在法国的画家,我们可以看到鲁道夫·恩斯特的东方题材画作细腻、真实,没有一点矫揉做作的姿态,很自然。作品的内容都聚焦在北非、中东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而非苏丹香艳神秘的后宫,也因此更具史料价值。

鲁道夫·恩斯特的父亲就是一位艺术家,不过他的成就在建筑领域他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对艺术有了很大的认识,15岁就进入维也纳美术学院深造。


20岁时前往罗马进修,临摹了许多艺术大师的作品,后来定居巴黎,并且结交了一位同样在法国进修的土耳其画家奥斯曼·哈姆迪,两人成为了挚友。 #油画#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到他的艺术,鲁道夫·恩斯特携带他的异域风情浓厚了作品两度参加了世界博览会,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恩斯特是一个特别低调,谦卑的人,从来不张扬。


成名后却离开了法国巴黎,来到了法国小镇丰特奈-欧罗斯隐居,直到去世都过着离群索居的日子。

鲁道夫·恩斯特的作品表现得大多是普通“东方人”,比如宫殿的护卫,市场的小贩,抽水烟的人,下棋的人,猎手,家庭主妇等等,也画过后宫的宫女妃子们的日常生活。


从他的一些作品来看,大多是依据旅行时的回忆、记录、素描来绘画的,或者通过照片来画,他在艺术上的态度是一丝不苟和专注的。

但是似乎并不是特别出名,杰洛姆就比他优秀,鲁道夫·恩斯特显然也深受这位前辈大师的影响,因为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杰洛姆绘画的一些影子。


在杰洛姆的油画中有一种天方夜谭式的幻想和浪漫,然而在鲁道夫·恩斯特的油画中虽然有这样的特点,但是更多的是冷静、朴实,他通过默默观察着东方世界的人生百态,给我留下了很多细小但真实的感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