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二小邦时期的青藏高原

 黑错达布老 2022-10-04 发布于甘肃

《青藏高原藏族编年历史简述》(黑错·达布老编著)系列之六

十二小邦时期的青藏高原

(公元前700年-公元前360年)

十二小邦,吐蕃古代小邦(部落)名,主要分布于今西藏地区。据敦煌藏文文书载,十二小邦即:琛域、羊同(象雄)、娘若波噶(娘若琼嘎)、努布域九郡(努域陵古)、尼洋香波(娘若香波)、吉日绿林(吉日群云)、恩雄杳那(昂雪查那)、倭铺邦喀(约甫邦卡)、格希札或若莫贡、工域哲那、三大尼洋地(娘域纳松)、达波四方地(达域楚谿)。《贤者喜宴》、《德乌佛教史》所记大同小异。

《汉藏史集》即记载在“玛桑九兄弟”的统治之后, 西藏出现了许多“小邦”一开始有“二十五小邦”,后来又有“十二小邦”及零星的“四十小邦”。《贤者喜宴》也记载最初有“十二小邦”,后来发展成“四十小邦”。《敦煌吐蕃历史文书》在记载聂赤赞普以前的西藏社会时,也谈到“在此之前状况,当初分散的局面即如此说。古昔各地小邦王子及家臣如此应世而生。”这些所谓“小邦”,实际上是一些分散的,互不统属的部落和氏族。从《贤者喜宴》和《敦煌吐蕃历史文书》所列的小邦表来看,目前可考出地域的小邦大致有:象雄—在今天的阿里地区,据本教传说,其都城为琼隆银堡,即今天阿里扎达县境内的琼隆。藏—在娘若切卡地方,娘若即今天的年楚河流域。罗昂—在娘若香波地方,娘若同上。森波—在岩波,即今天拉萨河以北的彭波,澳日伦赞时改名。吉—在吉若,可能在今天的拉萨河流域。贡—在贡地方,在今林芝地区境内。娘—在娘地方,即今林芝地区的尼洋河流域。达—在达地方,在今林芝地区境内。亚松—在松地方,即后来的苏毗,在今唐古拉山南北一带。

根据《西藏通史》解说,十二小邦如下:

(1)钦域固苏:钦域邦国为吐蕃豪族钦氏族的发祥地和统领地区,在今林芝地区朗县、米林县卧绒乡一带。(2)象雄,又名羊同,李聂秀为王,家臣有琼波热桑杰、东罗木玛孜,七世纪前后象雄本是今西藏西北部一个强盛的邦国政权,地区包括今阿里、那曲,日喀则的仲巴、萨噶、吉隆和昌都地区的西北部部分地区,以及今尼泊尔北部的洛门塘、堆布等地区,吐蕃统一以后,原属于象雄的孙波(孙波包括今那曲的东南部、昌都地区的西部和青海玉树,中心在丁青县一带)被划分出去,成为吐蕃五大茹之一的孙波茹。(3)娘若其噶尔:娘若其噶尔具体地处何处,辖境多大,无史料记载,“娘若”一词大致指今日喀则白朗县至江孜县范围,娘若境内有两个邦国,娘若其噶尔和娘若香波,因娘若香波地处江孜一带,因此娘若其噶尔应该在今白朗县一带。(4)努域林固:努域邦国是吐蕃古老氏族努族的发祥地和统领地区,其中心在今日喀则仁布县境内,辖境包括仁布县全境和浪卡子县部分地区。(5)娘若香波:在今日喀则江孜县一带,罗昂木齐仲恰为王,家臣有帕米、哲。(6)吉若江恩:吉杰莽布为王,家臣有协乌、布,地处吉曲河(拉萨河)下游流域,辖境主要包括今拉萨曲水县境内。(7)额波查那:其辖境包括今拉萨林周县全部、达孜县、当雄县和城关区部分地区,7世纪初,囊如论赞首先率兵攻打额波查那一地,并改名为“彭域”。(8)沃域邦噶:在今山南地区桑日县境内。(9)斯域热莫空:具体位置有待考证。(10)娘域那松:在今林芝地区工布江孜县娘蒲乡、江达乡一带。(11)塔域楚西:在今山南地区加查县辖境,是该邦国的主要领地。(12)工域哲那:该邦国是由止贡赞普后裔统治,称之为工噶布王,辖境在今林芝地区林芝和米林县境内。

十二小邦 距今两千五百多年以前,西藏古代的氏族部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兴衰,势力较强的部落征服吞并了一些弱小部落,在西藏上、中、下三大地区形成了十来个代本或小邦国,偏远地方的氏族部落仍处于割据状态,史书把它们称为“十二小邦”。

据P.T.1286《小邦邦伯家臣及赞普世系》王尧译:遍布各地之小邦,各据一个堡寨。任小邦之王与小邦家臣者,其历史如下:

(1)象雄达尔巴之王为李聂秀,其家臣为“琼保·若桑杰”与“东弄木玛孜”二氏。(2)娘若切喀尔之王为藏王兑噶尔,其家臣为“苏”与“囊”二氏。(3)努布境内林古之王为努布王斯巴,其家臣为“苗乌”与“卓”二氏。(4)娘若香波之地,以罗阿木吉仲木察为王,其家臣为“昂卜米”与“哲”二氏。(5)几若江恩之地,以几杰芒保为王,其家臣为“谢乌”与“布”二氏。(6)岩波查松之地,王为古止森波杰,其家臣为“噶尔”与“年”二氏。(7)叶姆玉西之地,以雅杰喀尔巴为王,其家臣为“包”与“都”二氏。(8)俄玉邦噶之地,以俄杰新章察为王,其家臣为“鄂”与“韦”二氏。(9)埃玉朱西之地,以埃杰拉章为王,其家臣为“赛巴”与“娘耐”二氏。(10)龙木若雅松之地,以南巴之子森弟为王,其家臣为“娘”与“白兰”二氏。(11)悉布玉若木贡之地,以张杰内南木为王,其家臣为“秀深”与“热德”二氏。(12)工布哲那之地,以工杰噶波为王,其家臣为“喀尔”与“帕珠”二氏。(13)娘玉达松之地,以娘宗朗杰为王,其家臣为“乌如”与“扎克”二氏。(14)达布朱西之地,以达杰竹森为王,其家臣为“泡古”与“卜若”二氏。(15)琛玉古玉之地,以琛杰内乌为王,其家臣为“当”与“丁蒂”二氏。(16)苏眦雅松之地,以末计芒茹帝为王,其家臣为“郎”与“甘木”二氏。(17)卓木南木松之地,以斯日赤为王,其家臣为“江日那”也。十二小邦,加上斯日赤共为十三。家臣二十有四,加上江日那共二十五家。堡寨十二,加上崇高中央牙帐共为十三。十二地域,加上北方南木结共为十三。所谓九大王,加上翱氏共为十王。九大家臣,加上琛氏即为十大家臣也。

并说,在此之前状况,当初分散(不统一)局面即如此说。古昔各地小邦王子及其家臣应世而出,众人之主宰,掌一大地面之首领,王者威猛,相臣贤明,谋略深沉者相互剿灭,并入治下收为编氓。最终,以鹘提悉补野之位势莫敌,最为崇高。其施天威震慑,行王道治服矣!

由此推断,大约公元前950年左右,古象雄王国走向衰败,并开始解体。首先,外象雄脱离古象雄王国的联盟,遂形成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古阿夏部落联盟王国和西南诸部落联盟。其次,前后藏也脱离古象雄王国的联盟,遂形成雅隆部落联盟、发羌和唐旄。也据《后汉书·西羌传·滇良》:“自建武以来,其犯法者,常从烧当种起……亡逃栖窜,远依发羌。”《新唐书·吐蕃传上》:“﹝吐蕃﹞有发羌、唐旄等……蕃、发声近,故其子孙曰吐蕃。”最后,经过几百年风云变幻后,整个青藏高原部落国家林立。有说十二国的,也有说二十五国的,还有说四十国的。不管怎么,后来,相继崛起的鹘提悉补野和苏毗,再加上象雄国,形成西藏高原三国割据形势。其他小国成为地方政权。

公元前7世纪,西藏札达县皮央东嘎遗址。经过四川大学联合考古团队3个年度的考古发掘,结合考古测年,皮央东嘎遗址最早可以到公元前7世纪,最晚到公元11世纪,存续了1700多年。它是西藏西部目前已知年代序列最为完整的遗址群,也是迄今存续时间最长的古遗址群,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而且,其真实反映了象雄(羊同)的历史与文化。

公元前700年至公元前100年,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格布赛鲁遗址考古发掘墓葬发现,象泉河流域人群以洞室墓为主,出土陶器以夹砂红褐圜底器为主,多装饰粗绳纹和刻划纹、戳印纹等。该类型遗存广泛见于象泉河中游地区。

公元前688年(秦武公十年,周庄王姬佗九年),秦国“伐邽戎、冀之戎,初县之。”秦武公征服了天水一带的冀戎与邽戎,将这儿变成秦的郡县。秦国时期的邽县,在西汉时期改为上邽县,属陇西郡(ཆུ་མ་མཁར།),东汉学者应劭说:“即邽戎邑也”,其地理位置在今甘肃省的天水市西南部;冀县在汉朝时期属天水郡,私利位置在今甘肃省的天水市甘谷县一带。但从西河以西,包括今陕北及陕甘交壤地区,仍为诸戎比较集中分布之区。过了三百年之后(公元前四世纪),秦人才灭了獂戎,将势力推进到渭水上游,今天的甘肃省陇西县(ཆུ་མ་མཁར།)一带。

公元前677年(周僖王五年),秦德公迁居雍(今陕西省凤翔市),从此秦在崤函以西发展为强国,而秦与西戎的斗争转向陇山及陇以西地区。

公元前659年(秦穆公元年),霸西戎开始,经常举兵进犯西部古羌人,使部分姜姓和古羌人因战争又不断西迁。

同年,天水人由余(戎族)投入秦国,被秦穆公任为上卿(即宰相),用谋略一举攻伐锦诸戎、绲戎、翟戎、义渠等十二个戎国,遂称霸西戎,使秦位列春秋五霸。

晋献公(在位前677—前651年)一方面兼并许多小国,同时注意结好于诸戎。他“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杜预注:“大戎,唐叔子孙别在戎狄者。”“小戎,允姓之戎子女也”。大、小二戎是以戎之二女年次相对而言,不是部落名称。按上引《左传》杜《注》显然出于不同部落,而《史记》说:“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

公元前649年(周襄王三年),王子带作乱,招扬拒、泉皋、伊洛之戎攻王城,烧东门。此后,伊洛之戎曾与鲁、晋会盟,又曾攻宋,在陆浑之戎迁来以前是伊洛地区主要的戎患。

公元前638年(周襄王十四年),秦穆公与晋惠公迁陆浑之戎于伊川,同时迁姜戎于晋南。陆浑戎周詹桓伯说是“允姓之奸,居于爪州”,晋范宣子对戌子驹支说:“昔秦人逐乃祖吾离于瓜州。”这个瓜州在秦晋西北,杜预认为在敦煌(ཤ་ཅུ།),但敦煌在秦雍都以西千数百里之外,其地在汉武帝时始立郡,若远在敦煌,对秦毫无威胁,秦也无力驱除他们。允姓,因猃狁而得姓,与鬼方媿姓相同,西戎本有九州之名,瓜州大概为其中之一,在秦雍都附近,泾、洛二水中上游及陕北一带。秦因陆浑与姜戎近都,务在驱除,而晋惠公原逃亡在外,得秦国支持才获得晋侯地位,他的母亲又是允姓戎之女,允姓戎是他的舅族,因而迎合秦国,招允姓陆浑之戎安置于伊水流域,嵩山附近,而姜戎安置于晋南。

公元前627年(周襄王二十五年),西部姜戎帮助晋国邀劫袭郑未成功的秦师于崤,俘虏秦国盂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可见姜戎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是年,秦穆公(在位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1年)被晋国及姜戎大败于崤山之后,即停止了向东方发展的进程,此后一直到战国时期以前,秦国主要是向西兼并诸戎。秦穆公用由余之策,“西戎八国服于秦。”当时从辽西、燕山地区到晋北,河套及陇山东西诸戎“各分散谿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司马迁在《史记》中戎与狄不分,实际上辽西、燕山地区是山戎,与原东胡族属相近,河套一带属匈奴,在北狄一节 叙述,陇山地区及陇以西则自夏商西周以来,都是羌戎分布之区。

公元前626年(秦穆公34年),《史记》记载:“戎王使由余于秦,……秦穆公示以宫室,积聚。由余曰: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

公元前625年(藏历火猴年,秦穆公35年),佛祖释迦牟尼(སངས་རྒྱས་ཤྰཀྱ་ཐུབ་པ།前625年-545年)诞生。又据汉译《善见律毗婆沙》“出律记”,推断为公元前565年至公元前485年。南传佛教或认为是公元前623年至公元前544年,一说是公元前622至公元前543年。

公元前623年(秦穆公37年),秦国向西扩展,“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中原诸夏也不把秦当诸夏,春秋时期不与秦会盟。被秦穆公所吞并的八国或十二国,未详其名称,其未被吞并的,陇山以西有绵诸、翟、等部,岐山以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等部。在秦穆公以后到春秋末的百余年中,不见秦与诸戎战争的记载,可能有一段相安时期,此期间距秦较近的大荔戎、义渠戎社会发展很快,战国初“义渠、大荔最强,筑城数十,皆自称王”,这时的戎人大概已经趋向定居,社会形态由游牧经济转向了农耕经济。今临潭、舟曲等地进入秦国版图。秦汉以前,今甘南境为羌人牧地。

公元前614年,吐蕃四十国相继出现奴隶反抗奴隶主的剥削和压迫进行了大规范起义,惊恐的奴隶主们对此进行了镇压,起义虽然失败,但极大地动摇了吐蕃奴隶制基础。奴隶主被迫对剥削奴隶经营田产和畜牧的方式做出某些改变。并开始改变控制奴隶的方法和对奴隶的态度(《藏族远古史》多杰卡)。

公元前611年(齐桓公二十五年)“狄人伐邢”,管仲说:“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公元前606年(周定王元年),楚庄王伐陆浑戎(阴戎)。

公元前596年,释迦牟尼29岁(一说是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加上释迦族姓面临灭族的战争威胁,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满,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开始在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跟随“数论”先驱阿罗逻迦罗摩和乌陀迦罗摩子学习禅定。后到尼连禅河附近树木中单独修苦行6年。认为苦行不是达到解脱的道路,转而到伽耶(菩提伽耶)毕波罗树下静坐思维四谛、十二因缘之理,最后达到觉悟。

公元前590年,释迦牟尼时年35(一说30)岁。先在波罗奈城鹿野苑向其侍从阿若憍陈如等5人说法,此后一直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进行传教,并组成传教的僧团,奠定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在王舍城先后受到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及其子阿阇世王的皈依,在舍卫城受到拘萨罗国波斯匿王的皈依。

公元前569年(周灵王三年),晋国魏绛向晋侯建议和戎,以物产换取戎人的土地,并且得到诸戎的支持,数年间晋国重振霸业。戎狄与晋国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对晋国的兴衰有一定的影响。

公元前559年(周灵王十三年)姜戎子驹支追述晋惠公因诸戎是四岳之后,才把诸戎安置在晋国南部,成为晋国“不侵不叛之臣”。然而此时距南迁已80年,驹支仍说,“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蛰币不通,言语不达”,晋国魏绛在晋悼公四年举“和戎五利”说:“戎狄荐居,贵货易土,土可贾焉”,把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土地可以用货物换取当作和戎的重要的有利条件。民族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春秋战国之际,情况就不同了,伊洛地区诸戎已被韩、魏并灭,姜戎也不复见于记载,其它鲁西豫北及豫南地区诸戎,也都已被楚国及齐、鲁等兼并,崤山以东诸戎部落已被吞灭,戎人也都已加入华夏行列,被华夏所涵化。只有陇山地区及陇以西,或与秦长期交往被华化,或在陇以西逐渐形成氐羌族群,成为秦汉以后氐羌族群的前驱。

公元前545年,佛祖释迦牟尼80岁时于拘尸那迦城逝世。弟子很多,传有500人,其中著名者有10人,被称为十大弟子。

公元前543年(周宣王三十六年),伐条戎、奔戎,败绩,故晋侯生子取名为“仇”。

公元前527年(周景王十八年)晋国籍谈仍声称:“晋居深山,戎狄与之邻而远王室,王灵不及,拜戎不暇。”此时已是春秋晚叶,籍谈的话显然有夸大,但也反映了晋国周围戎狄分布的复杂情形。

公元前525年(周景王二十一年),晋国灭陆浑,陆浑酋长奔楚,而余众属晋,不久晋国即完全吞灭九州之戎而筑城有其地。陆浑之戎,南迁后除伊川之外,还有一些分布于熊耳、外方诸山之北,黄河之南,山北水南称为阴,所以黄河与熊耳之间称为阴地,故陆浑戎又称阴戎,又因其原居地已有九州之名,称为九州之戎。南迁后,成为周王新的威胁,在晋楚争霸期间,依违于晋楚之间。

公元前500年前后,青藏高原上的“四十小邦”中西藏高原上的“二十五小邦”,已经演变成“十二小邦”。考古学上的“早期金属时代”这一概念,考古学界对此已经有过定义,如果与文献记载相对应,这个时期大约相当于史籍所载的西藏高原各“小邦”时期。据《汉藏史集》记载,西藏各小邦一开始有“二十五小邦”,后来又有“十二小邦”以及零星的“四十小邦”。《贤者喜宴》也记载最初有“十二小邦”,后来发展成为“四十小邦”。《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所收录的P。T1286中记载了“小邦伯家臣及赞普世系”,称“在各个小邦境内,遍布一个个堡寨”,这些小邦包括著名的象雄、娘若香波、娘玉达松、琛玉、苏毗等,分布范围广阔,包括阿里、卫藏、工布到唐古拉山南北一带,几乎遍布今天西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

根据《西羌传》的记载,大约在战国时期秦厉公在位时(前476-前443年),即战国初叶,羌人无弋爰剑(བུ་གཡོག་ཡབ་རྒྱལ)被秦虏为奴隶,以后逃至河湟赐支地区,当时河湟间“少五谷,多禽兽,以射猎为事。爱剑教之田畜,受到羌人各部落的拥护;并以为爱剑得到了天神的保佑,才大难不死,共推他为河湟赐支羌人首领。从此,无弋爰剑的后代(无弋爰剑的曾孙忍、舞,忍生有9子,发展为9个部落;舞生有17子,发展为17个部落。)世袭作羌人部落联盟的首领。今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有白马羌、武都羌和宕昌羌;甘南洮河流域和黄河首曲包括川北有党项羌和烧当羌;大夏河(灕水)流域和黄河上游有罕羌;湟水流域有先零羌(ཞན་ལེ།);蜀汉也有白马羌、广汉羌和参狼羌(ཚེ་ལུང་།);渭水流域有西戎、狄獂戎;今陇东有义渠羌戎、北戎。时属最强盛的羌部落有西部的发羌、唐旄、牦牛六部、阿夏羌部、单同(羊同又叫象雄)羌部、西南羌戎等。

公元前470年(秦厉共公六年),义渠来赂,绵诸乞援。

公元前461年(秦厉共公十六年),秦厉公灭大荔,取其地。赵亦灭代戎,即北戎也。韩、魏复共稍并伊、洛、阴戎,灭之。其遗脱者皆逃走,西逾汧陇。自是中国无戎寇,唯余义渠种焉。

公元前457年(秦厉共公二十年),厉公曾将师与绵诸戎(今天水县)战。

公元前451年,秦献公称霸西戎,陕甘青羌人部分南下(迁徙)。

公元前444年(秦厉共公三十三年),伐义渠(今庆阳地区),虏其王。

周考王(在位前440年-前426年)时封非子于秦邑(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境),为周附庸。同时接受申侯的要求,让非子同父异母兄弟成继承其父大骆的酋长地位居犬丘(也在天水市境),“以和西戎”。成的母亲是申侯之女,申的这一支对西戎有重大的影响,与周也保持较密切的关系,大概是姜姓申国仍居陇山地区的游牧人,当他们与周为敌时,称为申戎或姜氏之戎。

公元前430年(秦躁公十三年),义渠伐秦,侵至渭阳。

公元前417年(藏历木鼠年),西藏传说中的第一位藏王聂赤赞普(གཉའ་ཁྲི་བཙན་པོ།)诞生(前417-345年)。根据《雍布拉康志》、《迪乌宗教源流》等藏文史籍的记载聂赤赞普出生在西藏波密,父亲是波密的一位百户酋长(རྒྱལ་པོ་དམག་བརྒྱ་པ།),母亲叫毛毛谮(མོ་མོ་བཙུན།)。《德乌宗教源流》又说:“当时藏地人民处境悲凉,便向大神祷告,大神生起仁爱之心,请赤瓦顿次之子聂赤降至人间,为藏地之主。”聂赤赞普长大后,因其相貌古怪、性格刚烈,被家庭放逐,当他游历到雅砻河谷时,结识了12名代表当地各部落利益的雍仲苯教徒(西藏原始苯教),并被推举为牦牛六部(བོད་ཀ་གཡག་དྲུག)的领袖(王)。据1786年成书的《如意宝树史》,其史料引自1346年成书的《红史》。此著作认为:“在聂赤赞普与脱脱日年赞之间,一共度过了六百六十个春秋的光阴。”该书中还补充说:“从脱脱日到松赞干布的诞生又有一百五十年的时光”。按这种说法,若从聂赤赞普(逝世)至拉脱脱日(诞生)间660年,拉脱脱日(120岁时逝世)到松赞干布诞生之间150年,若承认松赞干布诞生于公元569年。那么聂赤赞普的卒年是660年+120年+150年=930年-569年=361年(公元前),这就是说:“聂赤赞普卒于公元前361年”但这也是个大概。还有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一个资料上说:大约公元前360年时聂赤在位。就以公元前361年往上推后,藏史记载中最合理的是《苏毗历算》聂赤赞普诞生于公元前417年。又据各方记载和传说,寿年73岁(虚岁),卒年也就是公元前345年。这也和印度王世和藏史记载的“聂赤赞普大约在释迦牟尼佛祖前545年逝世后五六代后诞生”的说法基本接近。另外,巴俄祖拉陈瓦《贤者喜宴》第6页中指出,《拉萨大昭令集》(又称《大昭寺志》)解释说,在聂赤赞普与拉脱脱日之间有500年的时光,脱脱日可能高寿到120岁。在脱脱日与松赞之间,共有四代蕃王,长达111年之久。由此,第一赞普的卒年为500+120+111-557(569、617),得出公元前174年(前162年、前114年)。但是,巴俄祖拉陈瓦是在假设吐蕃第一位赞普起源于印度的范畴内考虑这一年代学问题的,因此,无实际的根据。据敦煌藏文吐蕃历史文献的记载聂赤赞普的一个传说:“王从天之上部面来。在广阔的天界之上,住着天父六主之子,三兄三弟,加赤顿次(赤氏老七)共七位。赤顿次(ཁྲྀ་འི་བདུན་ཚྀགས།)之子赤聂赤赞普,作为泽被大地之人主,滋润土地之甘霖,降临大地。当他来到江多尔神山时,须弥山俯首致敬,树木绿葱葱敬礼,泉水碧澄澄迎候。连石块、磐石等也如仙鹤鞠躬行礼。他作为蕃土六牦牛部之王降临……”。据成书于12世纪的《弟吴教法源流》认为赤聂赤赞普是波沃地方的饿鬼特让玛乌贝热,舌大覆面,指间有蹼,残暴力大,被故乡人驱逐,来到吐蕃,被尊为王。江朗巴·若贝多杰《雍布拉康志》也说,他是波沃饿鬼乌贝惹,眉目俊秀,指间有蹼,能力甚大,被全乡人驱逐,来到吐蕃,被尊为王。《新唐书》谓“吐蕃…祖曰鹘提勃悉野(འོ་ལྡེ་སྤུ་རྒྱལ།)”,《通典·边防·吐蕃》谓“始祖赞普自言天神所生,号鹘提悉补野,因以为姓”。恰白·次旦平措认为:“关于把聂墀赞普及其后裔称为'悉勃野’(སྤུར་རྒྱལ།)之事,众说纷纭,历史事实证明,因聂墀赞普是从波沃地方来的王,故尊号为'悉勃野’(即波沃之王)”,他又说,波沃即今林芝地区波密县(《西藏通史》)。

公元前416年,聂赤赞普1岁时,表现出与普通孩子不一样的神奇,是天神下凡。如碑刻:“圣神赞普悉勃野入主人间,为大蕃之首领。……以天神而为人主,建万世不拔之基业。”(《唐蕃会盟碑》)又如,山南琼结县藏王陵赤德松赞墓前的石碑刻有:“天神之子悉勃野,乃天神来主人世也”。

公元前400年左右,生活在甘肃西南、青海大部、四川西北部和周边的先零羌(ཞན་ལེ།)、烧当羌、钟存羌、参狼羌(ཚེ་ལུང་།)、党项羌等等游牧民族,开始被中原人称为“西羌”,意思是“西部的古羌人”。

公元前384年,秦献公集中兵力西征诸羌,历时22年对秦周边的羌戎进行讨伐,占据羌戎数千里。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战国时期,秦国的秦献公(前384-362年)攻打甘肃中南部的诸羌,羌人不敌,遂分东、西、南三路逃离故土。同时居住在今青海河湟(黄河、湟水流域)地区的羌族首领卯为避秦军西进之威,便率领所属部落往西南迁徙数千里。其中一部分,后来又慢慢返回故土,出现打不过就走,打完后又回来的现象。也有一部分羌人向今四川、青海、新疆南部等处迁徙,形成许多新的种落。

据范晔的《后汉书》记载,无弋爰剑的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欲复穆公之迹,兵临渭首,灭狄獂戎。忍季父卯畏秦之威,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众羌绝远,不复交通。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氂牛种,越巂羌是也;或为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

秦献公时(公元前384~公元前362年),西羌诸部落分散各地,忍及弟舞独留湟中,忍子研之部落也居牧于湟水流域。研为无戈爰剑的五世孙、忍的九子之一,从爰剑种五世至研。研最豪健,自后以研究种号。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公元前384年,羌人先祖爰剑之曾孙忍为羌族首领,进军渭河上游之时,忍的叔父卬因秦献公灭狄豲戎,畏其威胁,'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其中一支就“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众羌绝远,不复交通”。后来卬的子孙繁衍,自立部落,散居各地,其中有牦牛部,也称为越嶲羌,后居四川凉山。其余西迁羌人融入青藏高原西部的古羌人之中,如今青海玉树、西藏昌都、四川甘孜地区已发展成为独立的苏毗国。据史料载,这时的苏毗还属母系社会,内部设大、小女王。

公元前384年,秦献公灭西戎部族狄、桓,建立狄道、桓道二县,为临洮建县之始。战国秦长城的西端起首就在临洮县的三十里墩。

公元前367年(藏历木虎年),吐蕃第二任赞普穆赤赞普(མུ་ཁྲི་བཙན་པོ།前367-前296年)诞生。他是聂赤和南穆郁之子,天赤七王之二。古辛居览恰,建有神堂阔玛尼琼。“穆”字显然是母系姓氏;“赤”字就只能按象雄文的含义解释了,这一点穆赤以后的四代赞普也不例外。从聂赤赞普起,虽已有了父系王位继承习俗,但它仅限于政治方面,母系氏族遗留下的母系家族观念依然很浓。另有出生于藏历火虎年公元前355年的记载,但无实际根据。

公元前361年,吐蕃聂赤赞普卒,其子穆赤赞普(མུ་ཁྲི་བཙན་པོ།)嗣位。传说,“聂赤赞普是神的儿子,最后其返回到天宫。”就如《谐拉康盟文诏敕碑》所刻:“……(聂赤赞普)作为人间怙主,降临大地,后,又重返天宫。”

公元前360年(金鸡年),聂赤赞普(གཉའ་ཁྲི་བཙན་པོ།)游历到雅砻河谷时,据《柱间史》记载:“赛·苯波、玛·苯波、东·苯波、奥·苯波等十二名有识之士正在祭献神灵。”遂聂赤赞普结识了这12名代表当地各部落利益的雍仲苯教徒,并众人以肩膀为轿子将其抬入雍仲拉则宫,被推举为王,成为史称“鹘提悉勃野(འོ་ལྡེ་སྤུ་རྒྱལ།)”部或“悉勃野(སྤུར་རྒྱལ།)”部,又称“雅隆部”之赞普。雅隆河流域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自然环境很适宜于人类生息繁衍。也有传说:自天而降的聂赤赞普,在到达雅隆河流域后,做了六牦牛部的领袖。被尊称为“圣神赞普鹘提悉勃野(འོ་ལྡེ་སྤུ་རྒྱལ།)”的聂赤赞普及其后六代赞普,史称“天赤七王”。即位之后,聂赤赞普将象雄等大国以外的西藏大部分小邦都征服统一,划分尊卑,宣扬雍仲本教(གཡུང་དྲུང་བོན།)。苯教典籍中记载着的从聂赤赞普开始的每一代赞普都笃信苯教,在赞普身边都有至少一个护身上师(辛布)、一个引导官和一个译师,修持一个苯教法门,祭祀一个庙堂,由此可以看出围绕在赞普身边的宗教势力是一个完整的组织机构,而不只是一个高僧大德。

据《敦煌藏史残卷》记载:“乜尺赞布(聂赤赞普)为六牦牛之王,驯马匹,迁移时,可以马代步”。当时,聂赤赞普从象雄(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札达县等地)请来的十二智本。他们各个学有所长,辅佐赞普统治雅砻谷地以及周边地区,并推行本教历算法和医药学知识。其中名叫郭尔西·孜康者,通晓天文历算。他以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推算出四季变化、气象风云,以辅助农牧业生产劳作。根据诸星辰形状的不同,对廿七宿取有比较形象化的名字,而在藏族农牧区仍然用其推算年内或来年的雨水、旱情、霜冻、冰雹和虫害等,以防农作物受灾。(待续)


参考文献:

[1]《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高文德主编 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

[2]《敦煌吐蕃历史文书(增订本)》_王尧、陈践;

[3]《论工布地区第穆摩崖文字》恰白·次旦平措(著),何宗英(译)

[4]《吐蕃金石录》王尧(编著)

[5]《汉藏史集》_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陈庆英(译)

[6]《贤者喜宴》_巴卧·祖拉陈瓦(著),黄颢 、周润年(译)

[7]《后汉书·西羌传》范晔(著)

[8]《左传全译》王守谦,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

[9]《彩绘全注全释全解史记》(西汉)司马迁著,郑晨主编,北京联合出版社(2014.10)

[10] P.T.1286《小邦邦伯家臣及赞普世系》王尧译.

[11]《新唐书·吐蕃传》汉程国学网。

[12]《西藏通史》作者是陈庆英和高淑芬,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2003年5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