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里桥--中国最长古石桥

 闲庭斋阁 2022-10-04 发布于浙江

安海水头因海遥,谁抬石板斩狂滔。

汪洋一片水泽地,浩气千秋五里桥。

足底涛声客心醉,眼前风景诗意骚。

丰功积淀难磨灭,载入非遗万世彪。

国庆假期,出游的心蠢蠢欲动,却又被不稳定的疫情拦住难以远行。但生活本该有远方,还有眼前的秋日美景。

9月下旬,在福建泉州晋江南安,有“世界石都”之称的——水头镇打拼事业置业的姻甥夫妇拟定10.1国庆节乔迁新居,盛情邀请之下,我陪同妻子带着三岁的小孙子,于9月29日下午,在深圳北站乘动车抵达了晋江。在水头镇来了一场人文之旅,收获了别样的秋日美景。

有人说,中国人眼中的桥,总有着数不清的温柔与缱绻……

从古至今,一座座桥,沟通了两岸的人和情;一代代两岸人,共同演绎了一座城市的人文历史。

“五里桥成路上桥,郑藩旧邸纵全消;英雄气魄垂千古,劳动精神漾九霄;不信君谟真梦醋,爱看明俨偶题糕;复台诗意谁能识?开辟荆榛第一条。”

60年前,一位长衣飘飘的智者在那桥畔,抚栏杆,轻踱步,于清风送情里长吟咏叹。60年后,智者不再,清风依旧,豪放旷达的诗篇却跨过时间的浪涛,在五里桥的上空轻轻回响——这是《七律·咏五里桥》,是郭若沫老先生1962年来福建创作剧本《郑成功》时游览五里桥所作。

循着老者的足迹,在诗音的引领下,我们一行踏上了五里桥之旅。

“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大抵这天下名胜总能找出诗词书画与之相应,人美如画,画美如诗。五里桥也不例外,自打桥成之日起,碧海蓝天、长虹卧波的景象就深深地萦绕在泉州人的脑海里,经久不散。

据记载,五里桥(安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

时节已过秋分,依然烈日当空,没有一丝丝秋天的气息。响午后,做过核酸。仲秋的狂躁气氛似乎稍稍收敛起来,微风习习。外甥的新居所在小区离五里桥不远,十分钟不到,桥的身影便出现在我们眼前,远远望去,长桥宛若遗世翩翩的君子醉卧于海湾之上,左拥水头,右抱安海,琉璃千顷为席,晴空万里为被,绿草萋萋承欢膝下,孤鹜欢欢漫步比肩,张口一吐,清风与余晖化作酒气,一股温润却又势不可挡的力量便弥漫河海,沁入心田。“呵”,好一幅气派非凡的景象!

在五里桥头,毗邻水头古街,与城市喧嚣不同的是小城镇独有的街头巷语,前店后家的住家模式把生活与生存连接在一起,金纸铺、家具店或杂货店,让老街还保留人生的烟火气。街边款式多样、古朴精致的老式骑楼诉说着曾经的繁华,带你感受水头的古老记忆。

五里桥,就是安平桥,又称西桥、安海桥,因为桥长约5华里,南安人更习惯亲切地称它为五里桥。它横跨南安水头镇与晋江安海镇之间,是世界上中古时代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

五里桥是什么时候建的?在古代,为什么会建这么一座跨海长桥呢?

五里桥始建于南宋,桥长两千多米,均由花岗石砌成,人们赞它“天下无桥长此桥”。当你踏上桥面的一瞬,会惊觉时光已从它身上走过了近千年,曾经的交通要道如今化为历史。

据历史记载,五里桥始建于宋绍兴八年(1138年),历十四年,于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告竣。

南宋初,随着泉州海外交通的繁荣发达,安海港的地位显得更加重要。桥未建时,专靠舟渡,然而“方舟而济者日千万计,飓风潮波,无时不至,船交水中,进退不可……大为民患”(宋赵令衿《石井镇安平桥记》),船渡的艰难,严重影响港区货物的吞吐,制约了当地交通、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当地民众有了一个心愿:修建一座横海桥梁。

然而,要在万顷波涛上架设这么长的海桥,是一个多么浩大的工程,需要多么庞大的财力物力。谁来牵头?谁来出资?桥如何建?可以说,在当时这是一件天大的难事。

于是,绍兴八年(1138),安海大财主黄护和僧智渊带头捐钱,由僧祖派主持开始兴建这座大石桥。当时,殷实的商人群起应之,纷纷捐款用于造桥,连往来于五里桥商圈的外地商人也积极捐款。

20世纪80年代修复五里桥时出土的石栏,有阴刻“浯洲屿(金门)颜达为考妣施此一间”等字,建桥合力可见一斑。

在工程快完成一半时,五里桥因主持人和募捐人相继亡故而停工,直到绍兴二十一年(1151)十一月,郡守赵令衿来泉上任后,再主持续建,又花了一年时间,才完成这个浩大工程。赵令衿在《石井镇安平桥记》中记载:“斯桥之作,因众志之和,资乐输之费,一举工集。”

有人说,上下齐心、勇往直前,这就是五里桥的精神,是爱拼敢赢的闽南人的文化内核。

五里桥,三个世界第一

五里桥宛如一条玉龙横卧于南安、晋江两市交界的海湾上,左拥水头,右抱安海,琉璃千顷为席,晴空万里为被,绿草萋萋承欢膝下,孤鹜欢欢漫步比肩。

五里桥是真有五里长吗?

据史料记载,安平桥落成后,修桥太守赵令衿亲自写记曰:“其长八百十有一丈(约2700米),其广一丈六尺(5米余),疏水道三百六十有二”。也就是说南宋建桥时,包括引桥在内全长共2700米。古代没有米的概念,而一里约合现在的450米,所以,当时的五里相当于现在的2250米左右。五里桥俗称“安平桥”,横跨晋江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

五里桥位于晋江市的安海镇,因桥长有五华里(即二公里半)而著名。建于宋绍兴八年(1138年)。它宛如一条玉龙横卧在南安、晋江两市交界的海湾上,东连安海镇,西接水头镇过著名的古长桥,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1961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车停在水头镇的海潮庵石牌楼下了。斜对面立着三块石碑,其中一块仅存一“桥”字,这是南宋绍兴年间南安县尉陈大方的碑题,字径二尺,篆书,搭配匀整,气象崚峭。陈大方为绍兴八年进士,绍兴末任南安县尉。后人据此残碑补全,立于其旁,但款字用的现代电脑体,终究没了那种高古的气象。

碑旁就是安平桥西端的桥头堡—听潮楼,孙垣所题。孙垣不知何方人氏,但这三字字径达30厘米,用笔饱满,气势开张,深得颜鲁公神韵,定是书中高手。遥想当年,“怒涛上潮纩天风,”(南宋赵令衿),一位书生,“漫挥羽扇望江皋”(南宋张逸老),这该是何等的淡定与从容。

从一个仅容行人出入的铁栅门进去,我们就算是踏上五里桥了。

回头可以看到与“听潮楼”相对面的“水国安澜”,字径35厘米,有着柳诚悬的刚健与挺拔。为时知南安县事盛本于清嘉庆戊辰年(1808)立。据史载:盛本是浙江慈溪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工书法,遗墨流传,人皆宝之。光绪《慈溪县志》称其:工隶草,尤善擘窠书。

向远望去,五里桥就像是一条长龙向前延伸,神龙见首不见尾,就是目力再好,怕也是望不到尽头。这是一座全部用花岗岩砌筑而成的桥。这些数以千计的花岗石,长年累月、风吹日晒雨淋,表面已经风化斑驳,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平静而安详。

穿越时空,让我们的目光投射到八百多年前的南宋。绍兴八年(1138),秦桧当权,岳飞遇害,朝廷与金议和,割地称臣,可以说是一个屈辱的时期。而地处泉州的安海港,帆樯林立,客商云集,一片繁兴景象。《安海志》记载“斯时,海港千帆百舸,乘风顺流,出入海门之间;渡头风樯林立,客商云集,转输货物山积;市镇之繁荣,不亚于一大邑”。然而“飓风潮波,无时不至,船交水中,进退不可,失势下颠,漂垫相系,从古已然,大为民患”(赵令衿《石井镇安平桥记》),为适应海内外经贸与交通需要,大桥应运而生。以当时落后的工具设备,又是在万项波涛之上,建造难度远非现代人可以想象。据史料可查,从南宋绍兴八年(1138),僧祖派开始筑桥,安海富商黄护与僧智渊各鸠金万缗为助,未能完成。到了绍兴二十一年(1151),郡守赵令衿到泉州上任,主持续建,黄逸响应,又经一年全桥竣工,榜曰“安平桥”。桥成,“隐然玉路, 俨然金堤, 雄丽坚密, 工侔鬼神”“老壮会观,眩骇呼舞”,“实古今之殊胜,东南未有也”(赵令衿《石井镇安平桥记》)。

八百多年过去了,其间风风雨雨,沧海桑田,五里桥虽两次面临被拆的险境,所幸在文化部门的努力下得以保全。1961年3月,五里桥成为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尘埃终于落定。

漫步五里桥,微风拂面,余晖晚霭,波光荡漾,自是心旷神怡,耳畔仿佛传来宋元明清等历代文人的清音雅韵“玉梁千尺天投虹,直槛横栏翔虚空”(南宋赵令衿),“闲步石梁看远潮,水晶境界绝尘飘”(陈汉民),“潮落潮生皆逆旅,石亡石在等微尘”(明黄伯善),“五里长桥横断浦。不度返乡,只度离乡去。剩得山花怜少妇,上来椎髻围如故”(廖仲恺)。诗人骚客们用他们的笔写出了壮美,写出了超脱,写出了乡愁。

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桥中间,即水心亭,是桥建成时所建,后几经废毁,几经重建,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五年(1866)重建。庙前石柱上刊刻着著名的对联:“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庙里供奉观音菩萨,人称中亭佛祖。但见香火点点,烟雾缭绕,阵阵梵音从寺中飘荡而出,谛听着这清净自在的佛乐,令人恍然有出尘之想。

与水心亭相连的僧房,叫澄渟院。本来很平常的僧房,却因两位名人而大放异彩。1938年农历九月下旬,弘一法师应安海水心亭丰德法师之请,从漳州经同安梵天寺到安海,居澄渟院一间斗室修行弘法,达一个月之久。其间,许多安海地方人士前往拜访。法师平易近人,以书法广结善缘,据考书写达300多幅,一时传为佳话。澄渟院石匾三个字及楹联石刻“如来境界无有边际,普贤身相犹如虚空”就是民国29年(1940)弘一法师的字迹,由“李瑞美号”传人李琼水复写在石上,请惠安三吴石匠吴源山镌刻。民国37年(1948)12月,法师弟子丰子恺先生曾携其女丰一吟专程来此寻觅瞻仰其师的遗迹,住进弘一法师曾住过的澄渟院,并在金墩祠堂与安海人士座谈,在高厝祠堂展销书画,在养正小学演讲。澄渟院俨然成了弘一法师在安海的重要史迹。

五里桥全长约2255米,若以石桥之长而论,当今世界上恐怕尚无能与之相匹敌的。如今的我们,无法想象先人是如何在海湾上建起这样一座大桥的,但背后的艰辛,可想而知。

据介绍世界名桥的相关资料显示,五里桥有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最长的石桥;世界用石料量最大的石桥;世界上唯一的在一条长桥上因水势不同而采用三种不同桥墩的古桥。

五里桥的桥体横跨东西走向,是花岗岩石料构筑的梁式石桥,桥面宽2.9-4米,条石铺就,两侧护以花岗岩栏杆,共有石砌桥墩361 座,桥墩之间横架巨型石板作为桥面,石板长5-11米。桥板2308条,整个工程包括桥栏、桥台及附属建筑等需石材45000立方米。

五里桥的桥上及周边还建有瑞光塔、桥头亭、水心亭、海潮庵、镇风塔、雨亭、望高楼、听潮楼等附属建筑。

跨海大桥的建造,不仅需要财力物力,还得有建桥技术为支撑。五里桥的建造吸取了洛阳桥的建桥方法,又有所创新,运用“睡木沉基”的方法,在涨潮时用船运载石板,浮架于墩之上,待潮汐慢慢下退,桥板从而横放在墩的上面。

桥完工后,利用桥墩养殖牡蛎,待牡蛎长成后其外壳嵌包着桥墩,这样可减少海浪的冲刷和外表风化。这是在海洋贸易带动的大量桥梁建造实践中积累、发展出的先进筑基建桥技术。

五里桥桥墩筑成长方形、单尖船形、双尖船形三种式样,为什么桥墩要设计成不同形状呢?

由于五里桥跨越中亭港、西姑港、水头港等五个港道,港道有深有浅,水流有缓有急。设计者因地制宜,根据海潮洪水的流速和流向的不同,设置桥墩的位置和形状:在水流缓慢的浅水域里筑长方形墩,计308座;在水流湍急的水域里筑双头尖的船形墩,计28座;在一面较深峻的水域里筑一头平一头尖的半船形墩,计25座。

可见,智慧的闽南人在当时就能巧妙运用潮汐涨落规律,区别不同部位,采取形态各异的桥墩结构,以缓和水流冲击。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安平桥》文中赞叹道:“这在世界古桥中,恐怕是唯一的。”

五里桥的一侧是溪流婉转的内陆,一侧是惊涛拍岸的大海,天风海雨在这里际会,细流巨浪在这里交接。所有的江河湖水,注定都要汇入大海,再奔向世界,像极了漂洋过海、闯荡世界的南安人。

可以说,兼容并包、开拓创新,这也是五里桥的精神,积极进取的闽南人的精神气质,跨越千载的文化之桥。

曾有人说:五里桥既是一座历史之桥、文化之桥、商贸之桥,也是一座友谊之桥、合力之桥。

宋元时期,泉州港的兴盛造就了泉州古桥熠熠生辉的历史风采。几乎每座大桥的建造,都与海外交通贸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五里桥在那个以“舟桥水路”为主导的年代,在商贸流通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古代泉州港海上丝绸之路一个重要端口,有其光辉灿烂四溢的昨天。

这座巨龙似的古桥,在当时打造了更加便捷的陆路物流通道,方便了外贸物资的集结与配送,印证了当时泉州地区经济发达、港口繁盛、财力富足的历史事实。五里桥也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了连接起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的文化纽带。

近千年时光,可以改变脚下这片土地上许许多多的事物,五里桥周边亦如此。

五里桥的建设代表了当时桥梁建设的最高水平,科学的技艺支撑了这座古桥在海面上跨越数百年。但由于山洪、潮水、台风、地震等自然力的侵袭及人为的破坏,自宋代以来曾经历了数十次重修,即使如此,海滩泥沙沉积使之从水上桥变成陆上桥,桥墩大多残破倾斜,桥板不少断裂,到了20世纪30年代,桥两侧的石栏杆已全部消失。

从1962年起,国家多次拨款维修;1980年,国家又拨巨款进行全面整修,于1982年1月正式动工,1985年5月竣工。这次整修,不但修复了桥墩,补齐了桥板,恢复了桥栏,而且桥之两侧沉积的泥沙各挖宽30米,使陆上桥又成了水上桥;同时在桥的南面50多米处开辟一条新公路,以绝车马继续在桥上通行,从而更有效地来保护这座举世闻名的古桥。

如今的五里桥,依然一头连接着世界石材贸易之都南安水头镇,另一头则是福建乡镇的经济龙头晋江安海镇,虽然已不再作为商贸交通要道,可这横跨海上近千年的石桥承载的精神和文化更为珍贵。

历经800多年岁月沧桑和风雨洗礼的五里桥,愈加庄重大气,愈加古朴典雅。它是泉州港“涨海声中万国商”、“市井十洲人”繁华图景的见证者,是闽南人伟大智慧和创新力量的代言人。

展望未来,“海上新丝路”还将从这里,向世界延伸,架设起更宽广的平台,带领南安人去创造,更辉煌更灿烂的明天!

行走在斑驳沧桑的石桥之上,你定会被那宏大厚重的历史积淀所感染,为那洗尽铅华后的质朴无瑕所迷恋……

岁月年轮,晨钟暮鼓,五里桥,在静默的时光里,阵痛着,见证者枯枯荣荣,沧海桑田,盛世繁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