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月九日重阳节

 遇事明言 2022-10-04 发布于甘肃

民间传统节日—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重阳之说来自《易经》,该书以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两阳相重,故名“重阳”。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重阳节登高祈福、拜神祭祖、敬老祈寿等习俗历代传承。
诗人屈原在《远游》诗中有“集重阳入帝宫兮”的语句,这说明重阳节在战国时就已有之。到了汉代,重阳节逐渐盛行。汉高祖刘邦时,每到重阳,皇宫内便要聚饮菊花酒,吃“蓬饵①篷是一种黍米,饵是一种糕饼,篷饵就是重阳节吃的重阳糕”,佩戴茱萸,以求驱邪避恶,益年延寿。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在《与钟繇书》中有:“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的记述。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说过:在重阳节“行咏载酒,须尽一生之兴”。
古人很早就重视和欢度重阳节,形成了许多过重阳节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女儿节、登高节、赏菊节。今人更是把农历九月九日视为尊崇孝道敬老的节日,每至九月九日这天,晚辈均要向家中尊长表达孝之心和敬老祈寿,社会公益机构还要向孤寡老人和老寿星赠送礼品。
关于重阳登高的习俗,最完整的传说见于南朝梁人吴均所著的《续齐谐记》。这是一部志怪小说,书中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②学,长房谓日:'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急宜去,令家人各作彩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其全家则安然无恙。从此.即留下重阳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
民间还有一种传说,东汉时期有个人名叫桓景,因父母都死于瘟疫,因此决心剪除瘟魔。后来,他从一位老人那里得到一柄伏妖青龙剑、一包茱萸叶和一瓶菊花酒。回到村中,正是九月九日,他给每人一片茱萸叶和一瓶菊花酒。使瘟魔不能近身。并为万全起见,请众人登上高山,他一人坐房中弹琴。瘟魔来后不见村中百姓,非常生气,便循耳声扑向桓景。桓景早有准备,挥起身旁的宝剑,将瘟魔拦腰斩断,从此全村百姓安居乐业。
当然,这些传说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但在天高气爽、气侯宜人的秋天登高远望,一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观赏绚丽多姿的菊花,确是一大趣事。所以,从很早以前,古人就把登高当成一项有益的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据西汉时的《长安志》说,长安的近郊有一小高台,每年重阳节,都有很多人到那里登高观景。
历代诗人们写下了许多“重阳诗”、“登高诗”、“垂九诗”。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九日登巴陵洞庭水军诗》中说:“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山岳,了然楚汉分。”孟浩然在《秋登万山寄张五》中写道:“天边树若养,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唐代边塞诗人岑参也有《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一诗:“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大诗人杜甫则在《九日五首·其一》诗中道:“重阳独酌杯中洒,抱病起登江上台。”当然,流传最广的“重阳诗”还是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句真切地写出了重阳节登高活动和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此后,宋人韩元吉,还有一首好词《水调歌头·水洞》,其中写道:“今日俄重久,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蹑屐上崔嵬。……细把茱萸看,一醉笑徘徊。
更为感人的是1929年10月“一代天骄”毛泽东,在硝烟滚滚、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豪迈的气势,广阔的胸怀,给人以巨大的鼓舞和力量。

注  释

篷:一种黍米,饵是一种糕饼,篷饵就是重阳节吃的重阳糕

②费长房,东汉方士汝南(今河南省平舆县射桥镇古城村)人。曾为市掾。传说从壶公入山学仙,未成辞归。能医重病,鞭笞百鬼,驱使社公。一日之间,人见其在千里之外者数处,因称其有缩地术。后因失其符,为众鬼所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