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9年,站在毛主席两侧拍照的男孩和女孩,没想到后来竟结为夫妻

 冬不拉拉 2022-10-04 发布于安徽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下面这张照片,毛主席笑容满面地站在了一群学生中间,其他人同样也是发自内心的喜悦,与其他照片有些不同的是,此画面中毛主席胸前也挂着一条鲜艳的红领巾,成了一名特殊的“少先队员”。

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在哪?毛主席为什么要佩戴红领巾?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一切还得从毛主席1959年的韶山之行说起。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站在毛主席身边笑得最灿烂的男孩和女孩,多年后竟结为了夫妻,这真是一段特殊的缘分。

图片

一、毛主席的回乡之行

韶山是毛主席的故乡,但他生命里的大部分时间并不是在这里度过的,早在求学之时主席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熏陶,毕业后更是踏上了艰难的革命历程,很难才会回一次家。

每次回家,主席也是趁着机会发动亲戚、群众参加革命,他的两个亲弟弟、很多族中兄弟姐妹都受到影响,思想也变得进步。

1927年1月9日,国共之间的合作已经出现了裂缝,有识之士已经看出彻底破裂只是时间问题,到时共产党的处境会变得非常危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毛主席在韶山家族祠堂进行了一次演讲,鼓舞大家的信心,告诉大家革命一定会成功,并且表示“革命一天不成功,我一天不回韶山!”

图片

说实话,在那个腐朽势力遍布的年代,大部分人眼前的路都被黑暗覆盖,根本看不了那么远,所以相信毛主席的人并不多。

但,主席却从那黑暗中看到了一缕光,紧紧地抓住了它并坚定地走了下去。他最终成功了,不过他也是做到了当初所说的,此后30多年都没有回家。

新中国成立头几年,局势还并不稳定,朝鲜半岛的战火、美蒋在沿海的骚扰,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这样的局势下,主席也只能先将精力放在国事上,虽然很想念家乡,可最多也只是从赴京的故旧或亲人的书信中得知韶山的变化。

直到1959年6月,国家大体已经安定下来了,主席在武汉视察之后,才踏上了返乡之程,上次一别,竟是23载。

图片

在出发之前,主席特别提出了三个要求:1、不要派其他干部陪同,尤其是公安部门的人,以免给乡亲们造成无形的压力,2、行动上不能限制自由,3、去了韶山不能阻拦群众与自己会面。这三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毛主席却要极其慎重地提出,果然身份能带来荣耀,也会带来一些麻烦。

6月25日下午5点44分,毛主席一行到达了韶山,此时他的故居已经成为爱国教育基地对外开放,所以是没办法回去住了,只好下榻于韶山招待所松山一号楼。

说是楼,其实也是普通平房,毛主席入住后却非常满意,他告诉随行人员,此次回乡就想看看故居、看看家乡的变化、走访乡亲们以及参观参观韶山学校。

主席的父母都已不在,两个亲弟弟也为革命牺牲了,没办法见到直系亲属,这也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图片

二、毛主席与韶山学校的渊源

而让主席如此牵挂的韶山学校,跟主席本人也有很大的关系。1921年毛主席与新民学会会员吴毓珍等人成立湘潭教育促进会时,深感家乡的教育落后,彼时韶山的大多数学堂、私塾传授的还是四书五经那一套。

所以毛主席就让弟弟毛泽民返乡,在毛简臣、毛麓钟等族亲的协助下,于毛氏宗祠创建了宣扬新文化和新思想的“毛氏族校”。

此后的几十年里,毛氏族校改成过“毛氏一校”、“兴华小学”、“韶山乡第三村校”、“湘潭县韶山小学”等名字。1952年11月,主席的堂兄毛宇居借到北京汇报家乡的教育情况,借着这个机会,毛宇居请主席题写“湘潭县韶山小学”校名,来激励家乡人。

主席却认为堂兄等人的目光不够长远,学校将来还要发展成初中、高中,写了“小学”不就成限制了吗?于是主席题写了“韶山学校”四个大字。

最开始写的是行草书,但是主席想了想认为眼下韶山学校主要招收小学生,这是他们习字的关键时期,草书对他们的影响不好,所以马上又改用正楷字公公正正地题写了第二张。主席的细心可见一斑。

图片

主席与韶山学校的渊源如此深,当然会想要借助返乡的机会去参观一番了。工作人员连忙通知了韶山学校校长庞昌成。

庞昌成得知主席要来,当然非常高兴,随即向全校师生宣布了这个消息,让大家搞搞卫生做好准备,虽然他说的是中央首长要来,没有明确指出是毛主席,但大家都很清楚要来的人是谁。

众人热火朝天地将学校卫生搞干净,没有一个人觉得累,脸上还都挂着幸福的笑容。当学校焕然一新后,少先队辅导员蒋守仁将少先队大队长兼迎宾团团长蒋含宇、少先队大队委员彭淑清叫到了办公室。二人都是初二的学生,蒋含宇来自4班,彭淑清来自3班,二人的表现一直非常优越。

办公室内,蒋守仁笑吟吟地跟他们说:明天由你们两个代表韶山全体少年儿童给来学校视察的首长献花、送红领巾。同时还叮嘱道“首长的身材高大,你们要好好练习戴红领巾的动作”。

图片

三、主席的校园之行

这句话让蒋含宇和彭淑清更加确信是毛主席回乡来了,二人便结伴在一块小山坡上反复练习,直到手脚算了、动作也熟练了才去学校附近找花。他们选中了一丛夹竹桃、一丛月季红,由于担心提前摘花会不好看,所以就记住了位置准备第二天再来。

第二天一早,韶山学校初三学生陈可斌在学校前的韶河中洗漱,他看到韶山学校紧挨着的松山一号楼走出一个高大的身影,那正是他尚未见过却非常熟悉的毛主席,他连忙匆匆洗完就跑回学校宣布这个消息。

整个学校瞬间沸腾了,全体师生很快就整齐地站在学校外面翘首以盼,希望毛主席能早点出现。只是当天毛主席的形成早已进行了规划,他先去祭拜了父母,然后回到老屋看了一阵,与毛氏宗亲聊了聊家乡的变化。

到差不多早上七点时,其他工作人员起床集中了,才一同前往韶山学校。

图片

主席快到学校大门前的儿童桥时,已经有人开始发出欢呼:毛主席来了!毛主席来了!蒋含宇和彭淑清带着激动的心情连忙跑去昨天找到的地点摘花,等他们回来时毛主席已经被师生们围住,不断与人问好、握手。

蒋含宇和彭淑清便欢快地穿过人群,跑到主席面前端正地行了少先队礼,然后一人送了一束还带着露水的花。主席接过花,深情地嗅了嗅,说了“谢谢”后询问:你们多大了。

二人回答:14岁。“读几年级?”“初中二年级!”毛主席笑着点头:很好的年纪,你们要努力学习,将来为建设祖国作贡献!二人听到主席的勉励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地点头。

随后毛主席在师生们的簇拥下往里走,校内小学部和初中部交汇的地方有一处斜坡,石阶上站满了人正在等待着。毛主席看这样子便知道应该是学校安排的照相活动,便停下来主动说:我们就在这里照张相吧。

图片

所有人闻言都按队列站好,可是身子还是不由地想离主席更近一点,这才有了本文开头那张人头密集却不显得拥挤的照片。

拍照之时还有个小插曲,蒋含宇因为太兴奋忘记了要给主席戴红领巾这个环节,经少先队辅导员提醒他才想起这事,马上就把自己的红领巾解了下来,双手捧着走到了毛主席面前。

毛主席见蒋含宇年纪尚幼,就主动矮了矮身子,让红领巾挂在了自己脖子上,套好后主席又挺直了腰杆,他笑着问蒋含宇:你这红领巾还要不?蒋含宇大声回答:送给您老人家了!

主席笑着摸了摸他的头,然后对周围的师生说:他把红领巾送给我,那我就把红领巾带到北京去了。你们看,我又年轻了,变成少先队员了。众人皆笑,这一幕,蒋含宇几十年后想起来还如昨日一般。

图片

四、因毛主席结缘的爱情

毛主席公务繁忙,这次回乡很快也离开了,不过此行却影响到了蒋含宇和彭淑清的一生。他们始终牢记毛主席说的“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建设做贡献”,时常用这句话来鞭策、约束自己。他们俩人约定,将来要去毛主席工作的地方读书。

后来的求学路上,他们互相鼓励,1963年蒋含宇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彭淑清则考入了北京石油学院机械系炼油机械专业,都完成了心愿。

这两所学校离得不远,本就在精神上非常契合的二人,到了异地他乡又产生了独特的依恋,所以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1968年毕业后,二人响应毛主席、中央“知青上山下乡”的号召,深入到最艰苦的一线去。

蒋含宇在辽宁凌源县的农村参加劳动锻炼;彭淑清则分配到了辽宁锦西石油五厂,别看都是辽宁,两地相隔却有两百来公里,那个年代交通不便,想见上一面非常困难,彭淑清后来回忆:从大学毕业到1971年结婚,我们仅见过3次面。

图片

如此辛苦的恋爱,他们还是坚持了下来。通过书信交流,感情反而愈发浓厚,1971年元月二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结婚时他们只有一个柳条包及几箱书,外加那张与毛主席的合照。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毛主席也是他们的证婚人啊!

同年10月,湖北开发江汉油田的大会战拉开序幕,急需各地有经验的技术人才前去支援,已经怀有身孕的彭淑清得知消息后连忙报名,随大部队转战到了湖北荆门炼油厂。由于长途的颠簸和繁重的工作,他们的第一个儿子提前三个月早产。

1972年,蒋含宇从辽宁调到了荆门,后来两口子都转入了江西九江石化总厂,定居于南昌。在这里,他们又有了一个女儿,只是由于工作任务重,女儿有一次发高烧他们没及时照顾,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导致女儿的耳朵落下了终身残疾,哎。

不过,日子再艰难,他们始终以“不给毛主席抹黑、不给韶山人丢脸”这句话为信念,一直很积极地前行,他们也的确做到了!

图片

虽然夫妻二人都特别尊敬毛主席、与毛主席有段独特的缘分,但他们从来没有拿这些经历出来说事。

1976年毛主席去世时,很多以往的纪念照片都被人们关注,也包括了那张在韶山学校与众多学生在一起的照片。

有不少人就想找到依偎在主席身边的“金童玉女”,蒋含宇和彭淑清如果想要出名,当时完全可以出来接受采访。但他们没有,他们始终认为,尊敬,放在心里就够了!

直到2003年,夫妻俩都退休了,且正值毛主席诞辰110周年,他们为了更好地纪念毛主席,才出现在公众眼前,讲述自己那一段往事。

图片

后来他们还举办过关注毛主席的收藏展,夫妻二人关于毛主席的藏品有近万件,这样的毅力,若非是真心,绝对无法做到!他们想让更多人知道,毛主席与群众之间的是无比亲密的,毛主席给他们带来的精神力量也是无穷的!

因为一张照片,改变了两个人的一生,这样的奇遇,世间难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