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官与吏治(上)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2-10-04 发布于山东

封建帝王的治国策略,一般都是首重吏治,而吏治的好坏,又集中体现在朝廷的官吏是否廉洁奉公。可以说,一代政权之兴,一代政权之亡,都与吏治的清廉与否息息相关。大凡吏治清廉,国家就兴隆,社会就发展;反之,则造成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国家衰落也就不可避免。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分掌国家政权,这些人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社会风气的形成、社会的安定和王朝的安危

清顺治末年,吏治腐败,官场上贪贿成风,康熙亲政后,开始积极整顿吏治,倡导、逐步推行清官政治,大力整顿吏治,此举效果明显,贪贿之风受到了遏制,官场上呈现出了清官辈出的新气象。在清官辈出的良好从政环境里,非常有利于某一清官个体甚至是清官集体发挥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贪贿之风盛行的政治环境中,清官很难做。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几乎每朝每代,都有几个典型的贪官,但是到了清代康熙这一朝,却出了个例外——清官比贪官多,甚至只有典型的清官、没有典型的贪官。

毋庸置疑,清官和贪官是天生对立的,清官觉得贪官都是国家的蛀虫和败类,而贪官也不买清官的账,认为清官都是些沽名钓誉之辈,康熙一朝的几乎所有公认的清官都不同程度地被参劾过——你越正直清廉,反对你的人就越多。《清史稿》中说:“得君如圣祖(康熙),犹不克(能)善全,直道难行,不其然哉!”可见“清官难做”所言非虚,而康熙朝清官辈出与康熙的用心保全是分不开的。康熙曾说:“清官不累民……朕不为保全,则读书数十年何益,而凡为清官者,亦何所恃以自安乎?”所以,清官能够生在康熙朝是非常幸运的。当时,比较有名的清官有于成龙、施世纶、李光地、汤斌、徐潮、彭鹏、郭琇、赵申乔、吴琠等人,不过,最有名的当属张伯行,康熙帝曾赞他:天下清官第一。(www.)

张伯行,河南仪封(今河南兰考)人,字孝先,号恕斋,晚年又改号敬庵。张伯行家资富有,这使他自幼就受到良好教育,他从7岁开始入私塾读书。13岁时读完了四书五经。清康熙二十年(1681)以县学廪生的资格参加科举考试,中了举人。四年后,进京考试,获殿试三甲八十名,赐进士出身。经考核,被授予中书科中书的职位,中书科是直接为皇帝办文、宣谕的机关之一,张伯行的职责是缮写册文、诰敕等,就是一个小办事员,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他的才华也许就被埋没了,那么他是靠什么崭露头角的呢?是治河,说白了,张伯行就是靠治河起家的。

河南仪封地处黄河南岸,经常发生水患,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六月,连降暴雨,迅猛的洪水冲开了仪封城的北关堤坝,向着城内袭来。百姓惊慌失措,呼天抢地,当时张伯行正在家中为父丧守制。见情势危急,便挺身而出,招募百姓,找布袋装沙填塞决口,避免了一场即将发生的惨剧。这件事很快被前来巡视的河道总督张鹏翮知道了,他很赏识张伯行的才干和魄力,便上疏推荐他治黄。次年,康熙下谕旨,命张伯行督修黄河南岸堤200余里及马家巷、东坝、高家堰诸地的水利工程

张伯行苦干三年,政绩显著,后来被授予山东济宁道,济宁地处运河要津,距黄河非常近,黄河一发大水,济宁地段的运河也会受灾。张伯行在任上以治河为要务,倾注了大量心血,治水的才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他细心体察河务,精心研究治河方法并颁行《济宁以南各闸放船之法》,制定山东四十八闸放船的具体规章制度,保证了他管辖的一段运河畅通无阻。后来康熙帝南巡,途经山东临清,召见张伯行,对他的治河才干表示了极大的肯定,并亲书“布泽安流”榜,作为对他治河成绩的奖励。张伯行治河的功绩使康熙记住了他,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张伯行升任江苏按察使,这时他已经55岁了,可谓大器晚成。按察使是巡抚的属下。按照官场旧例,新任的官员要给巡抚、总督等上司送礼,表示尊敬和畏服,同时再说一些场面话。场面话自然要说,但重点是这4000两白银,4000两白银是个什么概念呢?可不是4000块人民币,白银在每个朝代的购买能力都是有差别的,康熙时,一个不贪污、受贿的一品京官每年的俸禄是白银180两,道员的俸禄是100两左右,一两白银大概折合现在的人民币200元,也就是说,一品京官的年薪是3.6万元人民币,张伯行之前的年薪是2万元左右,而他现在需要用8万人民币去贿赂他的上司,别说他性情耿直最讨厌这种腐败的风气,就是他想迎合上司,也未必能拿出这个钱来,他是有名的清官,从来没有敛财的不法行为,哪有那么多钱。

遇到如此“不识时务”的下属,总督和巡抚都很闹心,不送礼不说,还一来就这不对那不对地指手画脚,说什么应该“革除地方弊病,整顿吏治”。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张伯行上任后一直受到排挤,郁郁不得志。幸好事情出现了转机,第二年的正月,康熙皇帝南巡到达江苏,在苏州命令总督和巡抚举荐有才能的官员。他依然没有忘记张伯行,严厉训斥了总督和巡抚:“朕早就听说过张伯行居官清廉、才华横溢,任济宁道治河时就已经有所体现,你们放着这样一个国之栋梁不向朝廷举荐,是何居心!”随后当场破格升张伯行为福建巡抚。

张伯行在福建巡抚任上兢兢业业,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如上疏请求免去台湾、风山、诸罗三县因灾荒而欠交的赋税;福建百姓祭祀瘟神,张伯行命令毁掉这些瘟神的偶像,改祠堂为义学。最主要的就是买粮抚民,福建人多地少,每年都要从他省购买粮食,但前几任巡抚收了贿赂,不以政府的名义买粮,致使奸商乘机囤积居奇,贱买贵卖,从中牟取暴利。百姓深受其害,叫苦不迭。张伯行上任后,很快决定由政府出面从江西等地买来粮食,再平价卖给百姓。一方面使百姓免去了被奸商盘剥的苦楚,也能赚一些钱,做一些有用的事。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张伯行奉旨调任江苏巡抚,福建的百姓痛哭相送。张伯行到江苏赴任后,立即发布《禁止馈送檄》文,文中写道:“一黍一铢,尽民脂膏。宽一分,民即受一分之赐;要一文,身即受一文之污。虽曰交际之常,于礼不废。试思仪文之具,此物何来?本都院既冰蘖盟心,各司道亦激扬同志,务期苞苴永杜,庶几风化日隆。”此文主要是告诉下属官吏,百姓所得皆为民脂民膏,平常公务也要杜绝礼品,不应受一分一毫。他还果断地废除了许多苛捐杂税。

清康熙五十年(1711),江苏乡试发生了舞弊案,副考官赵晋与考官、句容县知县王曰俞、山阳县知县等人相互串通,行贿受贿,鬻卖“举人”,中举者除苏州十三人外,其余多为扬州盐商子弟。其中王曰俞推荐的吴泌、方名推荐的程光奎等人皆文理不通,一时间苏州士子大哗。苏州生员千余人到苏州最有名的道观玄妙观前集会,千余人将五路财神像抬入文庙明伦堂,意为乡试“唯财是举”,愤怒的考生还在贡院的大门上贴出一副对联:“左丘明两眼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以此讽刺主考官左必蕃和副考官赵晋。这件舞弊案影响很大,历史上称为“辛卯科场案”。

两江总督噶礼将丁尔戬等最活跃的生员拘禁,准备按诬告问罪,其余的生员不服,一再喊冤、集会,此事越闹越大。主考官左必蕃和巡抚张伯行分别奏报。康熙皇帝命令张伯行、噶礼同户部尚书张鹏翮、安徽巡抚梁世勋会审此案。由于牵涉噶礼受贿银50万两,主审官畏惧噶礼的权势,不敢得罪他,只有张伯行提出要深入调查,没想到噶礼严厉阻止他,还对证人用刑,这样,案子审理了一个多月仍然一团糟。

张伯行终于看不下去,向康熙上书弹劾噶礼。谁知噶礼买通了一些证人,又捏造事实反过来诬告张伯行。康熙无奈中只得下令张伯行与噶礼交印停职待审,命张鹏翮第二次审查此案。当地百姓听说张伯行被撤了之后,罢市抗议,哭声震动了扬州城,随后他们拥到会馆,以蔬菜水果相送——他们知道张伯行为官清廉,肯定不会接受其他礼物,谁知张伯行依然婉言拒绝,百姓们只好哭道:“公在任,止饮江南一杯水;今将去,无却子民一点心!”意思是大人你在这里当官,只喝了江南一点水,什么也没得到,今天你走了,千万不要推辞我们的一点心意。张伯行只好收下一把青菜。

张鹏翮等人查完此案,向康熙汇报,赵晋等人行贿受贿属实,当以科场舞弊罪论处,噶礼受了诬陷,应官复原职,他弹劾张伯行的罪名属实,张伯行应该被撤职。这个事情很奇怪,张鹏翮算是康熙朝的清官,康熙曾高度评价过他,说“天下廉吏无出其左右”,并且当年张伯行正是受到他的赏识才被推荐给康熙的,他对张伯行有知遇之恩,两人也一向交好,这会儿怎么一点情面也不留呢?原来,张鹏翮也想秉公办事的,谁知他那个不争气的儿子,安徽怀宁县知县(归两江总督管辖)张懋诚摊上重案有求于噶礼,张鹏翮只好昧着良心倾向于噶礼。

康熙也看出他偏袒噶礼,便命尚书穆和伦、张廷枢等人第三次审查,这些人深知噶礼在官场上的关系盘根错节,也不敢得罪,只好得出了跟二审同样的结论。康熙无奈之下,只得再度干预,命人再审。由此可见,康熙是费了很大心思来保全张伯行的,审案的人连他“犯罪”的“证据”都拿出来了,他还说这样的结果不是真相,全凭的是一种无条件的信任。张伯行要不是碰上了这么个明君,肯定被冤枉到底了。

这一次,康熙亲自召见九卿、詹事、科道,希望他们禀公断案,使正直的人得到公正的判决,方能四海升平

按说皇帝的话说得已经够明白了,可是结果仍然不尽如人意,九卿、詹事、科道四审结果是:噶礼与伯行都是封疆大臣,互相弹劾有失大臣之礼,都应该撤职。

康熙想这案子怎么就审不明白了,还是自己亲自出马吧,是为五审,最终张伯行官复原职,噶礼被撤职。这时已经是第二年的十月了,消息传出去,江苏官民拍手相庆,纷纷写下红幅贴在门旁:“天子圣明,还我天下第一清官。”更有上万人进京到了畅春园,跪谢皇恩,上疏表示愿每人都减一岁,让圣上活到万岁。福建百姓也奔走相告,在供奉的张伯行像前焚香祈祷。可见张伯行受人民爱戴之深。张伯行毕竟不辜负康熙始终不渝的信任,他在被审期间,连噶礼的母亲都进京见皇上为张伯行求情,人心所向,可见一斑。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张伯行再次遭人弹劾,又是康熙力排众议,将他保了下来,随后又把张伯行召到京城,到南书房任职,兼代理仓场侍郎,并客串了一次顺天乡试的正考官。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正月,张伯行有幸参加了康熙的“千叟宴”。同年十一月,康熙驾崩,雍正皇帝即位后,对张伯行也很敬重,并升张伯行为礼部尚书,许多事都征求他的意见。两年后,一代清官张伯行病逝,享年75岁。皇帝赐谥号“清恪”,意思是为官清廉、恪尽职守,很精确地概括了他的一生。

由于康熙能够识人用人,懂得人尽其才,所以在康熙朝,清官辈出与吏治清明形成了良性循环。清官更在乎名誉和肯定,当然也在乎官职,倒不是因为官职越高俸禄越多,而是因为升职本身就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其次,官职高了就能够为更多的百姓做事,尽量发挥自己的作用。康熙朝正是天下由乱到治的时候,对人才、清官的渴求自然更加强烈,所以康熙非常重视引导、培养、鼓励、嘉奖、使用清官,某些时候,还表示出了偏袒的倾向——因为他深知清官刚正不阿,易为奸佞残害,因而常常有意维护,这一点在对张伯行、噶礼事件的最终处理结果就能够体现出来。而张伯行当然并不是他用心保全的唯一一个,“治行为畿辅第一”的彭鹏因事多次受到革职处分,但康熙都改为降级留用,直到被降了十二级,仍奉旨留任原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