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言

 阅读美丽星空 2022-10-05 发布于山东
媒体评论
  “全面而宏观的文学历史作品。”——《华盛顿邮报》
  “这本书阐述的白色魔术让读者醉心仰慕。”——《出版者周刊》
  “就算是喜欢电子书的人,也会十分乐见本书能够付梓。”——《纽约书评》


前言
  前言 微生物思想实验
  1932年11月16日,法国作家保尔·瓦雷里(Paul Valéry)在巴黎的年鉴学院论坛(Univsersité des Annales)上做了一个题为“心灵政治”的演讲。他在演讲中说道,如今这个时代一片混沌,未来不可预知。我们生活在一个以信托为基石的文明之中。信贷机构之所以能够存活下来,是因为人们不会在同一时间跑去窗口,要求取出自己的存款。文明亦是如此。文明之所以能够不断延续,是因为它赖以存在所需的那些想象中的资源不会在顷刻间消失。瓦雷里通过一个思想实验,向听众们阐释了人类文明中的信托机制是如何借助信任与信用的相互作用来运行的。他说这个设想并不是他自己创造出来的,而是很早以前从一位他已经忘记名字的美国或者英国作家那里读到过。瓦雷里让大家想象,有一种不知名的微生物,攻击了世界上现存的所有纸张,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破坏殆尽:“没有任何防御措施,没有解药,也不可能找到方法来消灭它们,或者阻止这一破坏纤维素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发生。它们像啮齿类生物侵入抽屉和柜子一样,将钱包和图书馆里的东西化成粉末;所有人们书写下来的东西都被摧毁了。”
  当时,瓦雷里并不知道由木浆制成的纸本来就老化得非常快。不过,他提出这一设想的初衷,并不是真想让大家去关注纸的损坏,而是希望人们能够意识到纸在现代文明中的无处不在和不可或缺。他需要这样一个景象,能够全面整体而不是仅仅在文学或者艺术领域中,描述文明想要自我存续所面对的危机。所以,他在演讲中谈到了钱包和图书馆。对于我们身处的文明,他是这么形容的:纸已经渗透到了人类文明的每一根毛细血管中,社会机构和日常运作都离不开纸。想象一下纸消失后的世界吧,他这样描述:再没有纸币,没有债券,没有案卷,没有法典,没有诗歌,没有报纸。
  瓦雷里做上述演讲的时候,广播和唱片才刚刚兴起,电视机还处于测试阶段。纸是文字、图片和数字能够保存与传播的重要媒介,即使是电影、电报和电话也无法从根本上撼动它的地位。瓦雷里虚构的微生物带来的毁灭性后果,凸显了纸在现代文明中的普遍性和广泛性。这一思想实验只不过是将原本就无处不在的东西更加具象化而已。
  哲学家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可能对保尔·瓦雷里的这场演讲比较熟悉。1997年,德里达在接受《媒体学报告》(Cahiers de Médiologie)杂志的一次大型的、非常个人化的采访中,摒弃了1932年瓦雷里微生物思想实验中的幻想元素,并将纸张迅速、突然瓦解的观念转变为一种预测:瓦雷里所说的纸的这种广泛性正在逐渐衰落。我们正在经历的是巴尔扎克在他的长篇小说《驴皮记》中所描述的那种衰退。正如那张写着阿拉伯文字的神奇驴皮不断地缩小一样,纸也在不断变小和衰落。
  德里达很聪明。他没有说纸会终结或“消亡”。在他看来,即使电子媒介不断兴起和广泛发展,纸在现代文明中的出镜率依然不会太低。他只是提出,纸作为图片和符号载体的统治地位可能会逐渐瓦解。他所说的纸的“衰落”,并不是指纸在所有领域的全线崩溃,而是指它在关键地位上的衰退。
  德里达这一生都在思考和文字有关的事情。在采访中,他讲述了自己写字的手如何滑过一张白纸,写字的设备从机械打字机到电动打字机,最后发展成电脑。他认为写字方式的这一发展,是他这一代人所经历的决定性体验。和瓦雷里一样,纸对德里达来说也不仅仅是文字的舞台。他也提到了金钱和信用的结合,谈到了“信用货币”、纸币以及塑料做的信用卡是如何替代纸币的。他通过法国“证件”和“无证人士”的问题,说明自然人在现代社会中的融入问题:“我”对国家来说只是“一纸证明”,即使这些证明正在逐渐变成塑料制品。
  本书借鉴了瓦雷里的思想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微生物就像是一个探测器,发现了纸的广泛性。同时本书也吸收了德里达的建议,从纸的衰落这一角度出发,将纸的发展和统治地位呈现在大家眼前。
  当说到书籍、信件或报纸的时候,我们相信自己非常清楚它们的起源。在普遍的认知里,我们首先会想到“谷登堡时代”。但确立这样的术语,以及“谷登堡时代”这一术语背后的结论,是把印刷机以及印刷书籍当作现代媒介理论的支点。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Herbert Marshall McLuhan)以及他的两本畅销书《谷登堡星汉璀璨》(The Gutenberg Galaxy,1962)和《理解媒介》(Under anding Media,1964)为推广这一观念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这两本书中,印刷机被描述成“现代世界之母”和“媒介革命”的典范。尽管过去几十年的历史学科不断修正麦克卢汉关于书籍印刷和字体排印的阐释,但他的思想一直存在于我们对“谷登堡世界”的日常理解之中。因此,本书有部分篇章在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语境下,对“纸张的时代”进行了分析。
  纸的历史比印刷机要悠久得多,比纸张印刷的历史包含的内容更广。纸是一种惰性的材料、被动的物质,思想通过文字的组合在它身上表现出来。“你们知道”,保尔·瓦雷里在演讲中说道:“纸扮演着蓄电池和导线的角色。它不仅仅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也在时代与时代之间传播,肩负着高度多样化的真实性和可信度的使命。”瓦雷里这位精神的倡导者,并没有从书籍中去总结他关于纸的不断发展的媒介理论。他将纸称作“蓄电池”和“导线”,让纸充满了能量,这种隐喻将纸带入了电池和电路的领域。本书也倾向于将纸概括为某种动态能量的储存和传播媒介。
  纸张可以折叠、弄皱,或是进行裁剪,可以被撕碎甚至烧掉。纸的两面都可以覆盖上数字、字母或是线条,可以被铺开、拉出、寄出去或藏起来。纸的样式和质量各式各样,从便签条到对开本,从包装纸到装饰纸。瓦雷里虚构的微生物可以追踪到任何地方、任何形式的纸张,我可没有这种能力。在本书中,我试图将三种不同的看待纸张的角度结合起来。第一种侧重于纸张的物理形态和材料,作为一种人类文明的产物,纸张并非天然存在于自然界,而是需要一定的生产技术。但本书中涉及的造纸技术历史比较粗略,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欧美视角,将阿拉伯纸作为欧洲纸的先驱,对亚洲的造纸技术也只能点到即止。有关造纸技术史的所有篇章将围绕着以下问题展开:纸是如何一步步成为西方文明的基本元素的?又是如何在我们所熟知的“谷登堡时代”占据如此关键的地位?
  第二种看待纸张的角度则是参考了保尔·瓦雷里的比喻:纸扮演着蓄电池和导线的角色。本书会探讨文化技术、基础设施以及日常习惯,在这些方面,纸是储存和传播文字、图片和数字的媒介。印刷机被认为是纸张时代最重要的实体,但印刷出来的纸和非印刷的纸从根本上而言是平等的。所以这本书也会提到信纸,顺带提及了为信纸流通提供基础设施的邮政事业。就像瓦雷里提到图书馆和钱包一样,本书不仅会谈到作家和学者用的白纸,也会谈到商人用的信函和记账技术。
  最后,第三种角度是从内部来观察纸张的时代:这个时代是否形成了自我意识?如果是的话,它在自我解释的时候会赋予纸怎样的特性呢?纸不仅仅是一种实用的基础材料,同时也是一种用作隐喻的资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说某个人是“一张白纸”,某人只会“纸上谈兵”,或者是人生“翻开新的一页”等。从约翰·洛克(John Lock)将人类的思想比喻成一张白纸,到索绪尔(Saussure)通过纸具有正反面来阐释语言符号的两面性,纸的隐喻一直贯穿科学和思想的历史。很显然,对于纸张作为反思物的悠久历史,本书也只能简单提及。
  以上探索的角度是由笔者自身的职业所决定的。作为一位热爱文学研究的学者和报社记者,我非常关注欧洲近代文学中对其制作材料的认识,以及造纸技术发展历程和报刊的出现二者之间的关联。近代文学除了拥有众多其他魅力之外,同时还出色地展现了报纸的编年史。在本书中,纸的历史和文学史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是由一位艺术史学家来研究,可能关注的角度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会去研究阿尔布雷希特·丢勒(Albrecht Dürer)时期以来的平面艺术,以及20世纪视觉艺术中拼贴画所用的纸。社会史学家或经济史学家会详细地描述意大利、法国和中欧纸张的生产和交易景象。旧式造纸厂的交易关系和内部社会结构,以及18世纪手工作坊和工业造纸厂的经济模式必定会是重中之重。而日常生活史学家则会详尽研究家庭作坊、监狱、手工作坊以及工厂中纸的生产方式,也会讨论包装袋、手提袋、信封、账本、节日和聚会用品这些纸制品的流通。
  本书中用来阐述(至少是初步阐述)纸的广泛性的例子,并不是随机选择的,而是由笔者对纸作为文字和图像载体的首要兴趣所驱动的,并与一个总体论点相捆绑:如果我们把媒介的起源嵌入纸张的时代,便可以更好地理解“谷登堡时代”,以及我们现在所处的过渡时期,即电子纸和传统纸开始相互竞争的时期。“书籍时代”和“互联网时代”之间的严格对立是21世纪初谈话节目和新闻辩论中常见的话题,但这两者的对立源于大家对“谷登堡时代”的普遍理解。而笔者写这本书,就是反对过于关注这种假定的对立,这种对立会阻碍我们意识到以纸为基础的发展路径和文化技术,不仅自近代早期以来塑造了我们的知识、经济、政治、艺术和现代公共生活的基础设施,也同样是数字存储和传播媒介的前身。电子媒介和迅速扩张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所改变的,不仅仅是“谷登堡世界”,而是整个纸张的时代。纸是一个擅长替代他物的高手,通过潜移默化地融入现有的模式和惯例中,它能够在现代文明中,在银行、图书馆、邮局、新闻机构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直到电话和电讯时代的到来,纸才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挑战。而如今,在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基于纸张的习惯和文化技术(比如远距离的书面交流)正在被它们的数字继承者所取代、补充或改变。电子纸与传统纸也越来越接近。自20世纪以来,新闻纸和书写纸在纸的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下降。对于传统纸在未来所能发挥的作用,人们所做的悲观预测不在少数。但与此同时,大家对纸是如何发展至今的却并不十分清楚。未来并不总是和今天预测的一样,它往往藏在过去的历史中。所以,这本书会先谈一谈传统意义上的纸,最后再转向电子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