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永东丨裸生裸育(五)

 金秋文学 2022-10-05 发布于河北
裸生裸育()
(又名《教育的真名叫朴素》)
作者:冯永东
规则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关键。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我们能让孩子知晓并自觉遵守一个个规则,那么,离成功教育就不远了。
生活中,我们自己不守规则却要让孩子守规则的情形并不少见,这是教育不见效的主要原因。比如过交通信号灯;比如守时;比如,玩手机……心理是个无形的东西,但他可以外化,从而影响一个人或另一个人。当你叫孩子不玩手机的时候,他当时迫于你的淫威,忍住了不玩了。但是,他心里并没有放下,他甚至还想玩。特别是当他看到一个教他不玩手机的人整天在刷屏的时候,他对你的管教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于是对你以后的教育阳奉阴违,从而导致“教育难”。
身教重于言教。家长的一言一行实际上潜移默化为家庭的环境乃至家风,对孩子的成长的影响十分巨大。
目前,隔代教育的现象还很普遍。“隔代亲”是传统。如果身处一个几代同堂的教育环境,最理想的教育是亲子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要主动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同时,长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要学会“袖手旁观”“三缄其口”,切忌霸道逞能,从中干预。
记得有一年暑假,我们在上海小住。一个仅四岁的孩子对外婆出言不逊。其母要她向阿婆道歉。没想到的是,小孩子就是不愿说“对不起”三个字。于是,她妈妈就打了她的小屁屁,她叫声惨烈,好似是呼救。在另一个房间的阿婆不忍心了。她觉得孩子小,说了点大不敬的话无可厚非,她心里早就原谅了孙女,甚至想去救护她,再教训自己的女儿不该对孩子下狠手。这时,我坐在一旁观察,一言不发。没想到妻子把火发到我的身上,说我心太狠!事实上,从心理上讲,此时的孩子很“狡猾”,她在和母亲进行一场心理战,只要母亲一退让,她就可以不向阿婆道歉。此时,孩子母亲深知这样发展下去的危害,她不达目的不罢休,几个回合下去,结果,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是,并诚恳地向阿婆道了歉。
试想,要是孩子这一次“赢”了母亲,其后果是什么?只能助长她的不良心理,她就会一直心存幻想,在以后遇到的大是大非面前心存侥幸,甚至断送自己。
还好,事情结束后,外婆也相机对孩子一番疏导,教育她不能出言不逊,同时要及时知错就改。这一家庭教育案例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记得都德《最后一课》的结尾是这样写的:“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当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收获一个又一个规则,并能自觉地遵守,我们的教育就真的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美好境界。
未完待续
文/冯永东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
作者简介:冯永东,小学教师,儿女均毕业于清华。喜爱文学,偶有文字散见于杂志或百度学术。中篇小说《小宇宙》,一组诗作《马老师的生活》及系列片断《我的八月》曾在《金秋文学》网络平台连载。
冯永东丨裸生裸育(四)(又名《教育的真名叫朴素》)
冯永东丨裸生裸育(三)(又名《教育的真名叫朴素》)
冯永东丨裸生裸育(二)(又名《教育的真名叫朴素》)
冯永东丨裸生裸育(一)(又名《教育的真名叫朴素》)
冯永东丨我的八月(十)
冯永东丨我的八月(九)
冯永东丨我的八月(八)
冯永东丨我的八月(七)
冯永东丨我的八月(六)
冯永东丨我的八月(五)
冯永东丨我的八月(四)
冯永东丨我的八月(三)
冯永东丨我的八月(二)
冯永东丨我的八月(一)
冯永东丨马老师的“诗”生活(十二)
冯永东丨马老师的“诗”生活(十一)
冯永东丨马老师的“诗”生活(十)
冯永东丨马老师的“诗”生活(九)
冯永东丨马老师的“诗”生活(八)
冯永东丨马老师的“诗”生活(七)
冯永东丨马老师的“诗”生活(六)
冯永东丨马老师的“诗”生活(五)
冯永东丨马老师的“诗”生活(四)
冯永东丨马老师的“诗”生活(三)
冯永东丨马老师的“诗”生活(二)
冯永东丨马老师的“诗”生活(一)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十八)跋:“小宇宙”圆了我的童年梦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十七)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十六)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十五)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十四)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十二、十三)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十一)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十)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九)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八)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七)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六)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五)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四)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三)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二)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一)
冯永东丨今晚有约
冯永东丨“阅读展示”
冯永东丨良心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