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击溃10个师,不如歼灭1个师!不打歼灭战,确实是后患无穷

 你在我在观自在 2022-10-05 发布于江苏
进入10月份之后,俄乌战场依然打得火热,甚至说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个阶段是以乌军暂时取得战场主动权为先导的,由于其在哈尔科夫—红利曼的迅速突破以及俄军的大踏步后撤,导致了几乎整个北线战场的消失。目前战火有向着卢甘斯克方向蔓延的趋势,俄军在哈尔科夫东部及顿涅茨克北部,仅保有一隅。
尽管北线战场的崩盘过于尴尬,俄国内的反应也十分强烈,但目前俄军尚未稳定住局势。对于如何遏制乌军的进攻,还没有很好的方案能够落实。
在北线的几轮大胜,极大地鼓舞了乌军的士气。尤其是使得赫尔松方向屡遭重挫的乌军在面临压力的同时,被打崩的士气和信心也总能得到恢复。
一路加强了重装备的乌军最近从赫尔松北部沿第聂伯河方向南下,取得了相当进展,目前战事尚在进行中,其对俄军在赫尔松的整体威胁是现实存在的。
图片
现在俄乌战场的基本情况就是乌军在抓紧俄军合同兵部队尚未恢复战力或者不愿轻易使用,而动员兵不能立即派上用场,寒冬还没有到来的有限时间窗口,实施不计代价的攻击。
在哈尔科夫方向,现在的结果大家已经看到了。而在赫尔松方向,俄军在苦战一个月基本守住阵地后,面临被鼓劲儿后的乌军重装预备队突击,压力可想而知。
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乌军在赫尔松方向的攻击集中了大约10个旅的现役正规军,在哈尔科夫—红利曼方向,也有大约10个旅(乌军战前现役战斗旅为29个)。这里我们尚且不计预备役激活的部队、国民卫队和领土防卫军。
如果我们关注具体战事的话就会发现,乌军的这些旅总是能够在战场上作战,难道这些现役旅都是铁打的,打不死?
这当然不可能。
乌军维持战力的方式,有点类似于当年的国军。
图片
当其主力部队出现损伤后,便立即以庞大的后备人力进行补充。而且无论国军还是乌军,相同的作战特点就是老兵油子多,实战中经常把新兵推到前线,让其承受最大压力的同时,也承担了最大的伤亡。
随后即便是战败后撤,这种部队也能保存相当的一部分老兵,如此反复,除非将其全歼,否则它的战力总是能够在得到补充后恢复。而且这样的过程反复几次,大量新兵虽然伤亡多轮,但累计下的老兵也会增加,实际战力有时候还会更强。
以乌军在赫尔松和哈尔科夫—红利曼方向的反攻作战来说,两个方向都有参战的第17坦克旅,是从六月份北顿战场上钻出来的。
赫尔松方向投入的第24机步旅、第57摩步旅、第128山地旅也是从北顿战场上撤出的。
哈尔科夫—红利曼方向投入的第14机步旅、第79空突旅(一部)、第80空突旅;国民卫队第4机动旅、第15团和第27旅也是从北顿战场撤出来的。
这些部队在北顿战场的伤亡很大,但最大的部分属于是补充进去的动员兵。只要其骨干力量没有被全歼,那么它们后续就能恢复基本战力。
图片
所以现在俄军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北顿战役没有克服困难,一举吃掉乌军主力部队的决心,而放任其从北顿双子城撤离有生力量的后遗症。
记得当时的时候,我们说过几种方案。
要么俄军就在这些乌军撤离的通道上加强打击,尽可能多地杀伤其有生力量。当然由于这个通道其实并不长,乌军快速通过的话,俄军也没办法。
如果俄军实在不愿意打歼灭战的话,那么也别忙着快速占领地盘,而是应以生力军直接突击阿特木斯克。
当时阿城没有多少守军,而且城防工事也不太健全,乌军那些后撤的部队还洒在北顿几十公里的战线上,根本兼顾不到阿城。
结果俄军最终选择的方案是逼跑乌军主力后,自己轻松吃下双子城,对阿特木斯克也没有尾随攻击,此后自己就转入休整了。
俄军的这个选择有它的道理,毕竟这样能在己方没有过大伤亡的情况下,吃下了大片的地盘,战绩已经很好看了。
图片
但是俄乌之战并不由北顿的战事就能起到决定性作用,也需看下一步如何。
无论是封闭包围圈,付出相当伤亡彻底吃掉乌军主力;还是不顾疲劳地直接攻击空虚的阿特木斯克。这些都是当下吃力的部署,可是它有利于将来的作战。现在想少流血,将来就要多流血,这是很显而易见的。
结果,乌军主力的有生力量在付出了一定伤亡的情况下基本撤出,随后一部加强阿特木斯克防线,一部后撤整补。
结果到现在,俄军都没有打破塞弗尔斯克——阿特木斯克防线;同时乌军休整过来的主力军,则承担了目前赫尔松和哈尔科夫的反攻任务,是不是挺讽刺的?
说实话,我们谈战局一般不愿意去翻旧账,翻旧账跟做预测都是没什么意思的。但是要解释当下俄军的被动,北顿的旧账却不得不翻。
当然这篇文章也就是早起后的随笔(半夜正好地震了,也没睡好),国庆假期本来不该干活儿的,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大家也别太较真。
图片
在这里就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了,打歼灭战的问题。
前几天我们发了篇旧文,是谈我军为何喜欢打歼灭战。有读者就说了,歼灭战谁不想打啊,还用特别强调?
说真的,我们中国人对于战争的思考和思维,其实是非常复杂的。要谈战术问题,我们要比那些老外强得多。
当然这个我们不是说笔者如何,而是我们的先辈们,那些真正的军事家们。
毛主席就曾说过:击溃战,对于雄厚之敌不是基本上决定胜负的东西。歼灭战,则对任何敌人都立即起了重大的影响。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
就俄乌战场的情况来看,除了马里乌波尔是真正的歼灭战,其他战场上几乎都是消耗战、击溃战。
就乌军来说,它未必不想歼灭俄军成建制部队,但是俄军即便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也能撤走。毕竟它只是兵力不足,空炮优势依然是客观存在的,尽管没有像大家设想中那样。
而俄军的话,它不想打歼灭战的主要原因是兵力不足和害怕过大的伤亡。
图片
那么对耗战,就很有意思吗?
俄军是想通过火力对耗的方式,去消耗乌军有生力量,直到其支撑不住。乌军找到的方案是以大量动员兵填充战线,释放出主力兵团用于攻击。
从本质上说,这还是天灵盖对狼牙棒战术,但在俄军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它未必是无效的。以具体地盘归属为目的的战争,需要大量的步兵。所以俄军的部分动员,也是在解决这一问题。
但是乌克兰毕竟也是有几千万人口的国家,它在总动员机制下的潜在动员人数依然是很多的。俄军如果不改变整体的战略思维,如果不能全歼乌军一些有战力的部队,那么消耗战在其进行动员后依然还是会存在。
长期消耗所带来的伤亡,未必就会比咬牙付出一定代价打出来的歼灭战小。
事实上集中力量的歼灭战,通常在初期的伤亡会大些,但一旦把对方打崩吃掉,总计算下来的战损比还是己方占优,而且这可以解决掉对方有战力的部队。
图片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歼灭战不一定规模非得要多大,小的歼灭战累计起来也可以。我军在抗美援朝阵地战时期,很多战斗的目标只是营连级,可这又如何?真口吃掉对方营连级部队多了,它照样头疼。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有谁能承受十次断指?
所以在歼灭战的问题上,不要强调自己有多大困难。当年中野包围黄维兵团的时候,困难不?即便是后来有华野一部的支援,总的力量对比真的就很大吗?困难是要克服的,不是看到困难就跑了,遇难而退,那你还打什么仗呢?
以上这些既是谈俄乌战局,同时也在谈通用性的战事,尤其是结合了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这些东西简单讲就是我们聊天侃大山的,属于是咱们视角去看,去想的。至于真正的俄乌战事如何发展,如何打,他们肯定有他们的思路,咱们不过多代入,这是两码事。
研究战局归研究战局,聊天侃大山归聊天侃大山,这篇文章属于后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