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3年乔冠华去世,中央发40字讣告,章含之悲痛:我没力气活下去了

 zhuxrgf 2022-10-05 发布于江苏

原创2022-09-28 22:05·桃烟读史

1983年9月22日,一位老人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双目紧闭,口鼻间早已没了呼吸,雪白的床单映衬着他安详的仪容显得格外平静。

他的妻子章含之早已跪倒在床边,哭得撕心裂肺,她泪眼蒙眬地看着丈夫说道:“没有你,我还怎么有力气活下去啊!”

像是在问已经死去的丈夫,又像是述说自己的绝望——中央更是特地发出40字讣告,对他的逝世表示哀悼。

这位死去的老人在1971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凭借着极具感染力的笑容,被在场所有记者疯狂抢拍。

一张黑白老照片里,他仰天大笑,因为嘴上一排的牙齿全部露了出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还高举着左手。

那笑容犹如挥斥方遒的狂妄肆意,又带着几分掌控全局的胜券在握,显得格外地纵情恣意。

那么他到底是谁?

乔冠华出生于一个富商之家,从小就饱读诗书,他不仅天资聪颖,还刻苦上进,在十六岁那年便考进了清华大学,成为那一带有名的神童。

从清华毕业以后,又到日本,德国深造,在德国图宾根大学读书时,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哲学博士的学业。

当时正赶上二战爆发,欧洲各国都在备战,战争也成为了社会的热门话题,乔冠华对战争军事十分痴迷,不仅常常拿着德国军事理论家所著的《战争论》反复研读,还时时盯着地图研究当时的国际形势。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军所到之处硝烟弥漫,民不聊生——而乔冠华却在这时决定终止学业回国,抛下了德国优裕的日子。

归国之后的乔冠华,以笔为枪,以字为弹,对当前的政治局势进行深刻地剖析。

1940年5月,德国出兵打击法国的马其诺防线,一时之间成为了国际热点。

当时一堆记者在咖啡馆里对这次战事议论纷纷,大家都在为谁会是最后的赢家而争论不休,吵得眼红脖子粗。

乔冠华则是静静地坐在一边慢慢地喝咖啡一边听着他们的辩论,突然他猛地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听诸位争论许多,好像对这次战事的结果抱有很多幻想。

但是我肯定地告诉大家,三天后,巴黎将不战而败,已成定局”,此话一出,全场鸦雀无声,大家都惊讶地盯着这个口出狂言的年轻人。

乔冠华丢下一句“诸位不信的话,记得看之后的报道”便潇洒离去。

不过几日,前线传来报道,法国不战而败。

咖啡馆的预言成真,乔冠华也因此一战成名。

乔冠华在军事分析上有着卓越的见识和开阔的远见,他发表的《报复的历史》,《沉寂不是和平》等多篇文章在当时被广为传阅,他的文笔和才华惊艳了众人,“乔木”这个笔名也轰动一时。

著名的文学家冯亦代曾这样评价道:“每读一次,就如心头喝下一瓢清泉。

不仅心情清透,也让人眼前一亮”。

1939年,乔冠华在好友的牵线下向共产党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毛泽东看到后拍着桌子哈哈大笑,周恩来问道:“老毛,什么事情让你这么开心啊?”

毛泽东笑眯眯地回答道:“你有没有读过一个叫乔木的作者写的文章?

他的文章不仅分析透彻,还气魄十足,可真是难得一见的好文采啊,我曾经看过他写的一篇文章,他的文笔犹如千军万马,能比得上两个坦克师嘞!”

于是在中央的商议下,一致同意批准他的入党申请,就这样,乔冠华顺利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1941年12月7日,日军连夜袭击美国的海军大本营珍珠港,香港也接连沦陷,中央派遣乔冠华等人去营救被困在香港九龙的进步人士。

在接到指令后,乔冠华一行人假扮成香客成功骗过了封锁线驻守的敌军混进了牛池湾,又等到晚上乘船偷渡到广东边界,成功脱离险境又紧接着在广州沿海一带设立多个秘密站点,就这样开始了香港大营救。

乔冠华被安排驻守在韶关的站点,来接待和输送从香港来的进步人士。

茅盾,何香凝等著名的爱国文化人士,就是在这次营救行动中逃出生天。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也开始组建外交部门,乔冠华不仅精通多国语言,还有着敏锐的政治见识,毛泽东深知乔冠华是外交官的好苗子,所以第一时间拍板让他加入外交部。

有一次毛泽东急需一封贺书,乔冠华便连夜写稿,第二天就上交给了毛泽东,毛泽东看到这篇起草文书后,十分满意,对他大加赞扬说:“冠华的文章刚硬得像铁块,看得让人满嘴是血,我看应该叫他乔老爷啊”。

1951年7月,乔冠华和李克农作为幕后谈判负责人,前往朝鲜参加会议。

在停战谈判期间,中国护卫队在板门店进行巡逻视察的时候,三十多名武装恐怖分子突然窜出来,对他们袭击扫射。

当时,带队的队长姚庆祥为了保护队员壮烈牺牲,此事使得中国政府大为震怒,为了能够将中国人民的愤怒不平充分地表达出来,李克农对他说:“冠华,你的文笔一向出彩,能不能写一副比较引人注目的挽联”。

乔冠华低头深思了一会儿便脱口而出“世人皆知李奇微,举国同悲姚庆祥”将姚庆祥和当时的“联合国军”总司令联系在一起,一下子就点出了事情的关键点,将姚庆祥的死因揭露无遗。

李克农立刻竖起了大拇指说:“这副对联实在是妙啊,不愧是乔老爷”。

这样一来,敌方派人刺杀中国军队,破坏停战谈判的事情一时之间传遍了海内外,各国政府官员谴责不断,美韩两国顿时陷入了舆论风暴中。

这次谈判也一直波折不断,中间一度被暂停,1953年2月的时候,毛泽东想要打破谈判僵局,便和乔冠华等人商议是否要主动提出恢复谈判,乔冠华摇了摇头说道:“就当前局势来看,美国估计也撑不了多久了。

所以我们要保持一动不如一静的态度,继续跟他们僵持,直到美国主动妥协,让他们先采取行动。”

毕竟在谈判桌上谁先主动谁就输了,所以必须得沉得住气,不出乔冠华所料,才没过几天,美国人就坐不住了,主动提出恢复谈判,提出了交换俘虏的建议。

终于在4月26日,被中断了大半年的谈判又开始进行了,1953年7月27日,这场拉扯磨合了两年的谈判终于圆满落下帷幕。

为什么能凭借笑容惊艳全世界?

1971年美国总统派基辛格第二次访华,访问结束以后就准备回美国了,当时乔冠华被安排送基辛格去机场。

在去机场的路上,乔冠华笑着问道:“基辛格特派员,您看我们国家能在今年回归联合国吗?”

基辛格肯定地说:“你们今年进不了联大”,乔冠华笑意更甚地追问道:“那么您觉得中国什么时候能回归吗?”

基辛格略带几分不屑地看着他说:“估计等尼克松总统访华以后,你们就能回归了”。

乔冠华仰头大笑,道:“那可不一定”,原来在此之前,乔冠华到宾馆去看望周恩来时,周恩来就告诉他在联大的表决会上美国提出的“双重表决权”已经被否决了,23个国家都同意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同时还将与国民党有关的一切人员都赶出了联合国机构,周恩来怕基辛格脸上挂不住才没有将这个消息告诉他。

不知道当基辛格回去,知道这件事情后会作何感想。

不久后,乔冠华便收到了联合国的正式通报,通报中写了表决会的结果,并邀请中国正式加入联合国会议。

乔冠华马上找到毛泽东商议此事,毛泽东看完电报后直接说:“那就让冠华担任代表团团长出席联合国大会”。

乔冠华被指派后,高兴得不得了,回去觉也不睡了,靠着一瓶酒提神,挑灯撰写发言稿。

1971年10月26日,中国代表团参加联合国会议的日子终于到了,乔冠华带着代表团成员走进了会场,他始终保持着镇定的微笑。

一个小时后,大会正式开幕,联合国主席走上台开始发言:“我宣布联合国大会正式开始,首先让我们欢迎新加入的中国代表团”。

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乔冠华一行人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落座。

乔冠华刚要坐下,许多国家的代表就纷纷赶来跟他握手祝贺,因为来的人太多了,所以排成了一条长龙,将会场堵得水泄不通。

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国从鸦片战争到抗日胜利一路走来是多么的艰辛,又是怎样在这样的艰辛中咬着牙,流着血站起来的。

大家都对这个历经磨难,却仍旧屹立不倒的泱泱大国有着深深的赞许和崇拜,而乔冠华却始终面色如常地握手,仿佛是在参加一个寻常的会议,要知道他一向都是喜形于色,容易激动地人啊。

直到坐下后,记者们一窝蜂地围了上来,将话筒递到他面前问道:“乔代表,请问你现在是什么样的感受。”

乔冠华突然拍桌,仰头哈哈大笑。原本是一个很突兀的举动,在他身上却将喜悦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是那样的自然舒畅,也感染了在场的记者们,大家争分夺秒地按下快门,疯狂抢拍。

而这张仰头大笑的照片获得了那年的新闻摄影普利策奖。

当时外国所有大大小小的媒体都刊登了这张照片,造成了“乔的笑”名震一时的场面,他们甚至说:“乔的笑”能够震碎联合国会议厅的玻璃。

在所有参会人员都落座完毕后,便开始了国家代表发言这一环节,可能是被当时热烈的氛围感染,要求发言的人居然比以往多了好些人。

发言环节结束以后,联合国主席走上讲台宣布:接下来请中国代表乔冠华上台发言。

乔冠华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讲台发言,他铿锵有力的声音响彻了整个会议厅,台下的人都在认真倾听他的发言。

演讲结束,台下掌声雷动,代表们纷纷上台跟他握手祝贺,那天可能是乔冠华握手最多的一天,手都被握肿了。

但是他全程始终保持着微笑,礼貌地跟别人握着手。

他的笑时而放纵不羁,时而温和有礼,有着一种致命的感染力,所有人都对他的笑容有着深刻印象。

而“乔的笑”也成为了中国外交史上著名的里程碑标志。

他的去世给妻子带来了多大的打击?

乔冠华的第一任妻子叫龚澎,是革命烈士的后代。

她不仅长得美丽动人,还蕙质兰心,读书的时候就是学校里出名的才女,热衷于参加各种革命活动,曾经还报名参加过“敢死队”。

她当过毛泽东的翻译,也当过周恩来总理的新闻发言人,深受周总理的赏识,在周恩来的安排下,她后面又担任了重庆新华日报的主编,也是在这时遇到了乔冠华。

两人在日渐相处中滋生爱意,结婚生子,一切看着都是那么水到渠成。

可惜1970年9月20日,龚澎突发疾病去世,那段时间,乔冠华虽然表面看着风轻云淡,实际上当工作结束以后,他一个人回到空荡荡的家里时,对亡妻的思念便喷涌而出。

他只能看着照片上的妻子,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她的脸,然后情绪崩溃嚎啕大哭。

也就是在这时,他结识了章含之,两人初相见就是在一家小小的文具店,只是不经意间的一眼,章含之便被乔冠华那股独特的文人气度吸引住了,但是那时的乔冠华却没有看到她。

四年以后,章含之进入了外交部工作,两人在一次会议上正式结识。

后来,乔冠华便对这个美丽聪慧的女下属心生好感,只是并未表露,当时的章含之被失败的婚姻感到痛不欲生,乔冠华就天天晚上给她打电话,两人谈天谈地,却从不提及任何情爱之事——但是两人心里都在努力地压制着那份悸动的感情。

有一次两人正在聊天,电话那头的乔冠华突然停顿了一会儿然后用英文说了一句:“我爱你,你愿意嫁给我吗”,章含之握着话筒的手不停地抖动着,然后她哭了,说:“我明白你的心意,我真的很感动,但是我们两个人是不可能的。”

因为章含之清楚地知道,两人二十多岁的年龄差距,如果真的在一起,必定会招来许多的非议,人们的唾沫星子都能把她淹没。

虽然她拒绝了乔冠华,但是乔冠华并没有放弃,他一如既往地给章含之打电话,陪在她身边照顾关心她。

终于这份执着的爱打动了章含之,她开始意识到这份感情的珍贵,她心里明白如果错过乔冠华,那么这段感情将会成为终生的遗憾。

多次的纠结挣扎后,她下定决心,即使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和心爱的人相守一生。

就这样两人在1973年12月31日正式结为夫妻,在一起生活。

婚后生活虽然清贫,但是两人互帮互助,如胶似漆,日子过得幸福美满。

但是人生就像抛物线,大起之后便是大落,1983年,乔冠华的肺病复发,这次病情来势汹汹。

医院明确地表示,即便用现在最好的技术来医治,也阻止不了癌细胞在体内的扩散,让家属做好心理准备。

章含之第一时间得知后悲伤大哭,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她一直都寸步不离地守在丈夫身边。

因为她深知丈夫与病魔抗争花了多大的勇气,所以不论生死,她都要陪他走下去。

1983年的中秋之夜,到处都在合家欢聚,章含之却一直在医院里守着昏迷不醒的乔冠华。她看着紧闭双眼的丈夫,多么希望他能再次醒过来,兴许是老天爷听到了她的呐喊,次日凌晨沉睡多日的乔冠华突然醒了过来,精神抖擞地看着窗外的晨光。

章含之看到醒过来的他立马哭了,她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不确定地问道:“你真的好了吗,躺了这么久累了吧,要不要喝点蛋白水。”

乔冠华转过头来,微笑地看着她说“好”,章含之立马擦了擦眼泪,出去冲蛋白水,小心翼翼地端进来,轻轻地扶起乔冠华,将碗抵到他唇边。

乔冠华喝了六七口左右就闭上了嘴巴,眼皮也耷拉了下来,章含之马上就是察觉到了不对劲,立马探了探鼻口,果然没了气息。

章含之赶紧大喊护士,随后一大批医护人员闻声跑进来,巨大的伤痛让章含之的脑子混沌了,她只知道自己趴在丈夫身上撕心裂肺的痛苦,不停地哭喊着“你走了,我还怎么有力气活下去啊。”

对于章含之来说,深爱的丈夫就这么走了,犹如在她心上千刀万剐,痛入骨髓。

她就像是没了依靠的浮萍,游荡在这人世间。

乔冠华离开后,章含之就跟中央说:“冠华的葬礼我们自家人搞就行了,不用兴师动众地办哀悼会,也不要什么悼念词,骨灰也让我们来埋。”

章含之一是不想给党政府添麻烦,二是她知道丈夫从来都是个直率洒脱的人,从来讨厌被繁文缛节束缚。

中央最后也听从了她的意见,只发布了一则短短的电讯: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顾问乔冠华同志因肺癌于今日上午10时40分在北京逝世,终年70岁。所谓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才是乔冠华一生的追求吧。

在乔冠华离开后,章含之终身未婚,守寡了整整25年,很多人都劝她再找一个伴,她都不同意,她说:“在经历过大海的宽阔后,便不可能继续在小溪里游泳”。

于她而言,乔冠华就是包容接纳她的大海,是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爱人。

因为拥有过刻骨铭心的爱情,所以这辈子心里再也容不下第二个人了。

参考文献:

十五的月亮十六不圆-乔冠华最后的日子-李香枝

外交才子乔冠华的两段惊世之恋-欧亚

乔冠华 踏上联合国讲台新中国的第一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