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人堪称中国地图开疆的鼻祖,他的历史地图夸张到了什么程度?

 北斗维斟 2022-10-05 发布于贵州

所谓“地图开疆”就是在绘制历史地图的时候,刻意将某些王朝的版图刻意夸大,以彰显中国自古以来的强盛。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每个时代的版图都处于变化之中。我们更多应该了解版图是如何形成的,刻意夸大版图是不可取的事情。不过,在近代,由于中国长期落后挨打,人们渴望在历史中寻求安慰,就有了“地图开疆”的情节。

提到“地图开疆”,大家可能会想到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实际上谭其骧并非地图开疆第一人,他的地图基本上是演习了郭沫若的《中国史稿地图》,而郭沫若的历史地图又或多或少受到了民国杨德钧历史地图的影响。杨德钧的历史地图到底有多么夸张呢?我们通过几幅地图来看看。

需要古地图可以参考:资源分享:世界古地图和中国古地图系列,通过地图来了解古人的地理知识

第一幅是黄帝时期的版图,其绘制的黄帝控制范围已经北到阴山,南到江汉,比后来的西周还大。实际上,这是《史记·五帝本纪》描写的黄帝活动范围,“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司马迁是根据《禹贡》来确立黄帝的范围的。而《禹贡》是战国时代的作品,反映的是战国时代主要诸侯国的范围。

第二幅地图,是虞舜时代的地图,这幅地图比黄帝时代的更加夸张。其西边已经到达了西域一带,西南到达了青藏高原,北部到达了蒙古高原,东北到达了辽东,东南竟然包括了琉球群岛。中国古文献最早记载琉球群岛是在隋朝,而这里将琉球群岛画入尧舜时期的版图,就有点太过于荒唐了。

第三幅地图,是夏朝的版图。图中绘制的夏代版图的范围和虞舜时代基本一致,并标记了九州的范围。其中夏朝的首都被标记在山西的安邑。

可惜的是,我未能在网上找到完整版的地图,不然可以每个朝代都给大家介绍。从夏朝之后,我就找到了一张南北朝的和元朝的。

先来看南北朝的地图吧。这张地图,乍一看,是亚欧大陆地图,仔细一看才知道是南北朝的地图。地图上的北朝已经包括整个蒙古高原、西域、西伯利亚和半个中亚地区,实在是太让人惊讶。而南朝的版图则包括了台湾、琉球等地区。这种画法,让后来的郭沫若、谭其骧也自叹不如了。不过,郭沫若和谭其骧后来也一定程度上学习了他,我们来看元代版图就知道了。

这张元代的版图,最西到达了波罗的海、地中海,最南到达了印度洋,最北到达了北冰洋,包括了印度和所有的东欧国家,甚至把德国也画入了。这幅地图的范围已经远远超过了元朝+蒙古四大汗国的范围,毕竟四大汗国也没有统治土耳其和印度、德国、波兰等地。
这幅地图首次把西伯利亚标记为“鲜卑利亚”,这就民国时期兴起的“文字考古”的错误结果。这个利亚原本就是欧洲人的词语。西伯利亚实际上就是金帐汗国分裂出来的西伯利亚汗国,位于鄂毕河流域一带,和“鲜卑”这个词没有任何关系。后来俄罗斯吞并了西伯利亚汗国,就用西伯利亚来代指整个北亚地区。

在一般情况下,没有人会把杨德钧的地图当真。可是遇到特殊时期,尤其是中苏关系恶化的年代,有人就会拿着这个地图自嗨,甚至模仿他的画法、比如郭沫若的《中国史稿地图》中的元朝就包括了整个西伯利亚。从地图上看,郭沫若已经将“北海测影所”的位置标记在了鄂毕河的入海口,而这里应该是金帐汗国管辖的地方,不是元朝的范围。根据历史记载,北海北海测影所最北在北纬63度,还远远没有到北冰洋。即使北海北海测影所深入了西伯利亚,也不能证明元朝拥有了整个西伯利亚,而郭沫若却把北冰洋上的岛屿都画在版图之内,可见夸张过分了。

郭沫若绘制的元朝版图

郭沫若的《中国史稿地图》的边界线几乎被谭其骧照抄过去。大家研究了《中国史稿地图》和《中国历史地图集》就知道,两种地图的边界线基本没有任何变化。这说明,谭其骧抄袭了郭沫若的地图。当然,我们承认谭其骧地图在行政区划方面画得好,但是我们也要承认他在边疆上的画法完全就是抄袭了事。

谭其骧绘制的元朝版图

这些地图在边疆上的画法都非常随意,不仅不符合基本的历史史实,还异常夸张。这样的历史地图,是经不起历史的检验的。再多若干年,我们再回头看这些地图,就会发现他们多么幼稚可笑,企图在地图上寻找强国的存在感。因此,我认为地图的绘制应该遵循客观事实,不能随心而画。如果真的随心而画,何不把整个地球和月球也划进来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