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小区大妈聊完后,95后上海小伙整了个垃圾分类APP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2-10-05 发布于山东

图片
2019年7月1日起,上海推行“史上最严格垃圾分类”。预计到2020年底,全国将有46城开始推行垃圾分类。
解决“你是什么垃圾”,将是未来几年内中国人日常生活里最大的问题之一。四个月前,伴随着上海垃圾分类政策落地,一款名为“什么垃圾”的APP上线苹果商店。不到三天,荣登APP Store首页推荐。在过去的四个月里,下载量超二十万。
作为社会创新公益的鲜活案例,当代公益采访到了“什么垃圾”的发起人之一刘翌翊。
“和大妈、保安聊完后,决定做这款APP”
为什么要做一款“垃圾分类”的APP?
这个主意最早是刘翌翊提出来的。自从上海明确发布文件,将于7月1日开始执行最严垃圾分类政策后,网上关于垃圾分类的舆论就达到了高潮,段子层出不穷,一半是调侃,一半是隐藏的社会情绪。
作为一个上海人,刘翌翊一边刷着微博,一边敏锐地感知到,这里头有自己发挥的空间。
在“什么垃圾”诞生之前,刘翌翊的单一身份是上海的一家广告公司的美术,团队的另外两位主创祚诚和金健则身在杭州的互联网公司,一位从事UI设计,一位从事iOS开发。
身为95后,刘翌翊毕业于一所南方知名传媒类院校。从大一开始,他学过剪辑,敲过代码,当然,也对美术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就在毕业前一年,当身边的同学都像没头苍蝇一样奔前程的时候,他突然在微博上发起了一个挑战,#365天每日一张海报设计#
一年之后,也就是2018年9月21日,他真的完成了365张原创海报设计。
图片
“做点什么吧。”好像总有个声音这样对他说。
“做点美的,有意义的,牛逼的东西吧。”
席卷了上海乃至全国的垃圾分类风潮,成了年轻人乘风破浪的契机。
三人在刘翌翊的统筹下,组成了一个团队,开始考虑做一款“最好用的垃圾分类APP”。
团队的前期调研简陋,却不可谓不有效:跑到上海的各个小区里,搭讪散步的大妈和执勤的保安:“垃圾分类了解一下”。
同时,6月中旬,不少垃圾分类的微信小程序已经开始上线。在试用之后,团队发现大部分小程序设计都相对简陋,更别提需要多一步打开微信的步骤,还需要手动打字输入才能查询。
结合了竞品分析和用户调研,不久,他们就确定了自己的方向,也定下了各人的分工。
图片
zzz studio首张合照,应用开发期间三人未见过面
作为996的重灾区,广告行业和互联网行业分布着全国密度最高的社畜。而为了能够抢占时机,赶在7月1日前上架,留给三人的时间只剩下三个礼拜。唯一选择,就是牺牲睡眠时间来兑换工作进度。
“While the world sleeps, we dream.”
三人团队的名字继而诞生了,“zzz studio”。
“当世界睡着了,我们开始造梦。”
叛逆的公益产品,随时准备烟消云散
7月2日,“什么垃圾”正式上线。
虽然还是比计划晚了一天,但这不妨碍它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登上了APP Store的首页推荐。
在过去的三个星期里,zzz Studio做了很多事。
在明确分工以后,团队快速做出了一系列的决定。包括选择什么平台发布应用,软件的识别方式等等。
大家没有想到,最难做的决定居然是取名
这款APP该叫什么名字?
作为一支平均年龄不超过25岁的团队,大家对于取名有着非同一般的执着。他们相信:好的名字,是一个产品的灵魂
在耗费无数脑细胞、pass无数“xx垃圾”“垃圾xx”后,一张表情包为他们带来了终极灵感。
在这张表情包中,大妈们面对丢垃圾的人问道:
“你是什么垃圾?”
图片
就叫“什么垃圾”吧。这个主意一被提出,三个人一致通过,大家兴奋极了。
他们很快发现,当这个名字应用到语境中,还会产生一些有趣的表达,例如「什么垃圾」 APP、「什么垃圾」设计师、「什么垃圾」用户。
自嘲、叛逆、有趣,原来一个公益APP依然可以拥有这些特质。
叛逆的不只是名字。
在APP Store的评论页,有热心用户建议开发者,可以在APP中加入社交功能,打造社区等等,可是团队成员都没有认同这个意向。
从发布到今天,这款APP的欢迎页面上有一句Slogan始终没有改变:有一天,你不再需要我。”
图片
负责文案的刘翌翊这样解释“什么垃圾的初衷——
“垃圾分类这个事情,现在处于一个过渡阶段,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文明程度,大家对垃圾分类习以为常了,APP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我们只希望这个APP可以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作用。发挥过就好了,我们不需要留住用户,因为没有必要。”
过去的四个月,一个小小的生活工具类应用凭借清新的UI设计,友好的交互功能赢得了最高下载量的王冠,开发者们刻苦,用心,精益求精。可是同时,它也随时准备好了烟消云散。
也许三五年后,每个人的脑子里都有了一部清晰明确的垃圾分类指南,没有人再需要手机应用的帮助。到那时,“什么垃圾”不会再被人们打开,甚至被卸载,最终消失在每个人的手机里。
有趣的是,这正是开发者们创造它的目的。
“目前仍未盈利,但还会继续做下去”
旁人看来,二十万下载量,应该已经带来了许多实际收益。可事实却是,APP到目前为止仍未盈利。
 “zzz Studio”在做这个项目之初,就考虑过盈利模式的问题。当时团队想的是在APP中做品牌植入。
举例来说,假设可口可乐投了广告,那么用户在搜到塑料瓶的时候,就会出现可口可乐的塑料瓶图片,同时可以加入可口可乐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项目介绍,介绍可口可乐塑料瓶是可回收的等等。但在实际操作时,大家发现,情况远比想象的复杂。缺乏商业渠道,公益广告往往很难对接超大型企业……各种问题都让“什么垃圾”的盈利之道举步维艰。
所以到目前为止,团队只是在APP中加入了打赏功能,喜爱它的用户,可以“请开发者喝咖啡”。
盈利走不通,七月以后,全国多地垃圾分类政策陆续落地,开发者们的邮箱却被“催更”邮件塞满了。没有钱,活却更多了。
不同的城市,垃圾分类的标准、垃圾桶的颜色都略有不同,团队需要从各地政府的官网上找到垃圾分类的权威文件,再把它们消化吸收,才能加入应用程序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加班加点,10月5日,“什么垃圾”新版本上线,新增全国多地城市。
刘翌翊说到这些“催更”的用户朋友们,语气甜蜜又无奈 “都是他们(用户),天天发邮件催全国版。不过我们想好了,做完这版就要开始做下一个APP了。”
图片
刘翊翌被邀请面向用户开设讲座
下一个APP的内容是什么,暂时还没有定下来。
但可以确定的是,zzz Studio会继续做生活工具类应用。
年轻的问题,注定会被用年轻的方式来解决。
“很小的工具可以极大改善到每个人的生活,科技向善,这就是我们想做的事情。”刘翌翊说。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