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18岁过世,留绝笔诗一首,令无数文人墨客动容,红颜自古多薄命

 古稀老人赵 2022-10-05 发布于北京

这里有沉香千年的古诗词,亦有最精美的配图

文章图片1

她叫冯小青,明朝万历年间的才女,擅诗。

原本她生在扬州仕宦人家,父亲是朝廷官吏,加之小青从小就天资聪颖,生得玲珑清秀,更得族内长辈们喜爱。

据《女才子书》记载:小青10岁时,府里来了一个化缘的老尼,气质非凡,颇有仙风,她见小青灵动活泼,就把她唤到身旁,抚摸着她的头,缓缓地说:

小姐满脸颖慧,命相不凡,我教你一段文章,看你是否喜欢?

小青见老尼慈眉善目,便点头应是,遂老尼念了一大段佛经。

半晌过去,小青依然饶有兴致地听着,直到老尼诵完,便问小青:你可都记得吗?

文章图片2

小青点点头,复述了一遍,竟然一字不差,于是老尼大惊失色,叹了一声“阿弥陀佛”,后叫来小青的母亲说:此女早慧命薄,愿乞作弟子。

小青的父母不舍,老尼无奈离去,临别依然叮嘱:万勿让她读书识字,也许还可有三十年的阳寿!

后来小青才知道,自己所诵的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只是这件事并没有被小青的父母所重视,一晃6年时间就过去了。

小青16岁时,家中突生变故,家道中落,父亲逝世,她从大小姐一下沦为无所依靠之人。

有些杂记中说,冯家变故是因为“朱棣靖难”,而小青的父亲为建文帝旧臣,这是胡扯的,除非他们都会穿越。

文章图片3

因为在小青的诗中,曾两次提到《牡丹亭》,而汤显祖的《牡丹亭》为1617年才正式刊发,朱棣于1424年就崩逝了。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吧,冯小青不得不去杭州投靠父亲生前的故交,而这家恰巧也姓冯,家主为冯员外。

当时正直元宵节,冯员外在当地颇有声望,所以府邸内张灯结彩,小青寄人篱下,见到一个灯谜后触景伤情,竟嘤嘤落泪。

恰巧冯员外家的大公子冯通路过,看到这一幕便触动了心弦,先是看了一眼灯谜的谜面:

话雨巴山旧有家,逢人流泪说天涯。

红颜为伴三更雨,不断愁肠并落花。

随后问小青,小姐可知何意?小青点点头,哽咽着说:是红烛。

文章图片4

冯通被小青的悟性和楚楚动人的美貌打动,不久后就向小青的母亲提了亲,而此时冯通早已婚配,所以小青只能为妾。

不过小青的母亲几番思量后,还是狠心答应了。

遗憾的是,冯通的原配崔氏是个嫉妒心很强的女人,除了经常刁难小青外,还每每对冯通施压。而冯通过了新鲜劲后,也逐渐开始对小青冷淡,不理不睬。

所以,某一日冯小青拜苏小小墓时,心中感伤,写下了诗作:

西陵芳草骑辚辚,内信传来唤踏春。

杯酒自浇苏小墓,可知妾是意中人。

文章图片5

在湖中游荡一圈后,小青的愁绪还没有消散,于是又作一绝句:

稽首慈云大士前,莫生西土莫生天。

愿为一滴杨枝水,洒作人间并蒂莲。

从那以后,小青就变得更加忧郁,见山感慨,见水感慨,见苏公堤亦感慨:

春衫血泪点轻纱,吹入林逋处士家。

岭上梅花三百树,一时应变杜鹃花。

于是郁郁成结的小青病倒了,梳妆之时发现自己脸色蜡黄,容颜憔悴,作诗《怨》:

新妆竟与画图争,知在昭阳第几名。

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文章图片6

卧榻之时,小青便读汤显祖的《牡丹亭》,觉得自己的经历和杜丽娘非常像,便终日啃读,最后郁郁而终,18岁便香消玉殒。

临终有绝笔诗《无题》:

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题完诗后,小青还请画师为自己画了像,然后解脱离世。

后来,许多文人墨客都赋诗悼念过这位薄命的才女,如:

(其一)

罗衫点点泪痕鲜,照水徒看影自怜。

不逐求凰来月下,冰心争似步飞烟。

(其二)

哮声狺语不堪聆,竟使红颜冢中青。

可惜幽窗寒雨夜,更无人读牡丹亭。

文章图片7

(其三)

梅花尝伴月徘徊,月泣花啼千载哀。

夜半岩前风动竹,分明空里佩环来。

(其四)

不须惆怅恨东风,玉折兰摧自古同。

昨夜西冷看明月,香魂犹在乱梅中。

而冯小青留存下来的诗作,也仅仅只有绝句9首,古诗两首,和一阕词。

文章图片8

其实关于冯小青的传说有很多版本,本文为综合叙述,不能完全作为史料参考,一切只因为冯小青红颜早逝,故大多为民间话本。

就像“清代第一女词人”贺双卿一样,也是身世凄惨,年仅20岁就玉殒香消了。

可能真的是“自古红颜多薄命”吧,历史上那些有名的才女,能够善终的非常少。包括近现代,耳熟能详的才女佳人,大多也命运多舛。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