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真正做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从“致知之功,至诚不息”说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读原著 2022-10-05 发布于四川
   弟子总是觉得外面的诱惑多,总是想修一种能不断除去外界诱惑的功夫,到最后成功把自己逼到了隐士的境地,逃离了尘世,然而,即使是隐士,他也依然发现还有除不完的诱惑,比如心中不能放下的各种妄念。
  先生知道后,跟他道:“虽然你眼睛,言语,行为上看不到色,利,名,但你平日里好色、好利、好名之心原未尝无。比如'病疟之人,虽有时不发,而病根原不曾除,则亦不得谓之无病之人矣。须是平日好色、好利、好名等项一应私心扫除荡涤,无复纤毫留滞,而此心全然廓然,纯是天理,方可谓之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方是天下之大本’。
  往根本上讲,做到这些靠逃避环境有用吗?靠外在的不见可欲有用吗?这样只会东边灭,西边生,瞎折腾无有尽时。  
  程颢《定性书》中就说——
  “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易》曰:'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苟规规于外诱之除,将见灭于东而生于西也,非惟日之不足,顾其端无穷,不可得而除也。”
   之所以你会走入这条死胡同,根本原因在于你喜欢以私意安排一切,好用智行事,习惯着在将迎意必上。进一步说,执着在外不对,执着在内同样没有出路。
  《定性书》中接着说——
 人之情各有所蔽,故不能适道,大率患在于自私而用智。自私,则不能以有为为应迹;用智,则不能以明觉为自然。今以恶外物之心,而求照无物之地,是反鉴而索照也。《易》曰:“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孟氏亦曰:“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与其非外而是内,不若内外之两忘也。两忘,则澄然无事矣。无事则定,定则明,明则尚何应物之为累哉!
   虽说心相上无事,但人终究还是要在生活具体的人情事变上磨,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方能真正修得静亦定,动亦定,正如王阳明先生道:'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喜怒哀乐,非人情乎?自视、听、言、动以致富贵、贫贱、患难、死生,皆事变也。事变亦只在人情里,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谨独”。’
   '谨独’即是谨慎对待只有自己独知的每一个起心动念,戒慎恐惧,不自欺,省察克制,及时格其不正以归于正,至诚不息,纯亦不已的做足致知之功,方能一念单提,万缘放下,比如'夫人之情,易发而难制者,唯怒为甚。第能于怒时,遽忘其怒,而观理之是非,亦可见外诱之不足恶,而于道亦思过半矣’。
  王阳明先生还道——
  圣人致知之功,至诚无息。其良知之体,皦如明镜,略无纤翳,妍媸之来,随物见形,而明镜曾无留染:所谓情顺万事而无情也。“无所住而生其心”,佛氏曾有是言,未为非也。明镜之应物,妍者妍,媸者媸,一照而皆真,即是生其心处。妍者妍,媸者媸,一过而不留,即是无所住处。
   心之虚灵明觉处的良知,就像一面无影无形的虚空之明镜,用它来应物,能照出万物的原貌,没有一点差错,更能照出人每一个念头的正与不正,丝毫都隐藏不得,一照而皆真。它照归照,但不染着,不迎不送,不留不恋,不会住在上面。它是怎样生出来的呢?是心没有一丝一毫之私,一丝一毫之用智,一丝一毫之将迎意必后生出来的,也是'致知之功,至诚无息’的自然结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