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韧性思维》:改变思维,就是改变命运

 新用户49272060 2022-10-05 发布于广东

拿到这本书,看到《韧性思维》四个字,不禁对韧性两个字产生联想。曾在机械厂工作过,厂里有个热处理车间,专门对设备关键部位的金属件进行淬火处理,目的是加强部件的硬度、弹性和韧性,避免在使用中折断和崩裂。

由物及人,在当今充满挑战、机遇与不确定性的世界,每个在为生存发展而辛苦工作的人,都不同程度地面对压力、困境和迷茫,怎样披荆斩棘,走出困境,闯出自己的人生坦途,韧性两个字太重要了。

《韧性思维》:培养逆商、低估反弹、持续成长这本书,【英】乔.欧文著。它是建立在作者有前瞻性的调查分析基础上,书中的观点和实例,都切中当前实际,提出的问题,都是读者的痛点和盲点。

有些人会问: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每天的时间已经被安排满满的,有操不完的心、做不完的事,为什么要建立韧性思维?韧性思维和我们每个人有什么关系?

大有关系。

我们常常怀疑自己的运气不好,没有幸运星降临在自己头上。也许会困惑,我已经很努力、很拼了,但为什么看不到光明的前途,总是在原地打转转?

看过书后,我们一定会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思维出了毛病,或者说不具备韧性思维,不完善的思维本能或者错误的思维方式,指导自己走了弯路。这样,即便再刻苦努力,也是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作者认为:韧性是让我们得以生存且持续发展的关键,它不是某种单一的技能,而是我们可以学习的一系列思维习惯、可以培养的心理素质。

一个人在顺境的时候还好,如果遇到挫折和逆境,不具备韧性思维,会在精神上经受不住打击,具体行动上无所适从,沮丧、被动、消极甚至绝望的情绪都可能发生,从而导致一蹶不振。

在社会上打拼,人们把精力放在找一份自以为合适的工作,学一门看起来实用的技术,这固然不错,但是,如果惯常的思维方式不调整和改变,你的思路不对,完全可能事倍功半,让自己一再失望。

同样一件事、一种状况,可能有人陷入绝境,而有人可能柳暗花明,关键看你怎么想、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所以,学习和建立韧性思维,绝不是可看可不看、可学可不学的事情。每个人都可从中得到实用价值,这个价值可以体现在你对每件事情的决策、每个时机的把握、在逆境中反弹,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关系到你过得好不好。

这样一种有价值的思维习惯,是不是很难理解和掌握?

恰恰相反。

它好就好在不是空洞的鸡汤,而是一种新思维指导下的行动方略,道理通俗易懂,有方向感又有具体的路径、思考范围和思考程序,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思考,达到什么目的。不但没有操作难度,甚至够得上是一种现成的捷径。

构建韧性思维,本书中给出十种思维习惯:乐观的力量、情商的力量、FAST思考法的力量、自信的力量、选择和支持人际关系的力量、恢复的力量、选择的力量、使命感的力量、成长的力量、环境的力量。

作者有独到的观点和见解,鼓励你勇敢探索,也告诉你有放有收,不能绷得太紧;激励个人的奋斗精进,也强调团队和外部环境的作用,让你免于孤独和疲惫。

书中有专门的一章讲恢复,恢复也是一种韧性思维的习惯,人要取得成功,不是一直绷紧工作的弦,要学会控制时间,高效工作,而不要一味刻苦。

本书的核心主题是:你可以选择自己的感受,感觉快乐和痛苦都是你的选择。要认识到这一点,让自己免受事情本身和周围人的干扰。在任何情况下,你总有机会选择自己要做什么、如何感受以及如何反应。

在你决定要做一份工作或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要先问自己几个问题:这些技能是否能推动事业发展?你自己喜欢吗?这些技能能让我从同龄人中脱颖而出吗?这些技能可以被替代吗?我在哪里能最好发挥这些技能,哪里有最好的项目和最好的管理者?

本书基于对世界职业发展趋势调查分析认为,现在每份工作的平均年限只有六年,你必须确保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你始终有价值,你要管理自己的成长,利用好成长周期。

如果你读到这本书,就可以有这样一个感悟:培养自己的韧性思维习惯,比花力气去寻找一份可心的工作,加班加点去表现自己,来得更为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