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泽华:中国传统文化的权力色彩

 思明居士 2022-10-06 发布于河北

中国传统文化在内涵上也与政治关系极为密切。中国传统文化较为注重世俗而不追求神学、人、人性,人际关系在其中占有突出重要的位置。然而,它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人本主义相比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它虽然也是以人为对象、为本位,但它所强调的不是人的自由、人性的解放,相反,它的主旨是想方设法如何统治人、桎梏人、束缚人、琢磨人!所以人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最发达的是政治伦理文化。

先秦诸子为中国古代文化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基本的思维模式。而在先秦诸子中除了“庄学”之外,其他诸子几乎都是为了“千世主”而作的。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把各派在政治上的作用基本上勾画出来,指出各派都是统治者维护统治所不可缺少的:“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以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其内涵的实质是专制主义的,它的功能主要是维护封建统治。

1、为君主至上性辩护的理论

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专制主义内涵,首先表现在对整个社会结构中君主地位的肯定和维护方面。如下一些理论从各方面论证了君主的绝对性:

(1)君主能参天地,是调节人与自然的中枢。

天地化育万物是古人的共同认识,在天地化育万物的过程中,人并不是纯粹的外在物,人可以参加到天地育化万物的行列中来。人虽具参天地之才能,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只有圣人君子才能做到这一点。

文章图片1

《礼记·乐记》说:礼乐原本于天地,但是礼乐又不是纯自然的产物,它是圣人根据天地的本性而制作出来的。只有经过圣人之功,天地人才能和谐相配。圣人、君主参天地的理论,把君主抬到了超人的地位。人君在这里被圣化了。

(2)君主体现着自然与社会的必然性,把握着必然之理。

(3)君主是政治治乱的枢机和决定力量。

中国古代各家各派,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几乎一致认为君主在国家治乱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种认识同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强化是一致的。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君主个人具有无上权力。由于权力支配着社会,君主的一言一行都会对社会政治局面发生重大的影响,于是出现了鲁哀公与孔子关于“一言可以兴邦”和“一言可以丧邦”问题的讨论。儒家主张人治,对于君主更寄于厚望。《中庸》说:“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在整个封建时代,几乎所有的思想家,都把希望寄于圣明君主身上。而事实上,君主并非都圣明,相反,众多的君主是残暴之徒,于是便出现了矛盾,基于这种情况,对君主进行品分的理论,在各家各派中都占有显著地位。

(4)君主是认识的最高裁决者。

权力和认识本来属于两种不同范围内的事。在古人的认识中,坚持和提倡权力和认识二元者虽时有其人,但在传统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把两者并为一元,君主是认识的最高裁决者。《尚书·洪范》关于王道皇极的论述颇有代表意义。“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 无偏,王道平平;无反 无侧,王道正直。”这几句话是传统思想中的最高信条之一,它的妙处在于把王权、认识、道德和行为准则四者结合为一,而且以王权为核心,其中的王虽然是抽象的王,但具体化时,则表现为对王权的肯定。思想家倡导的“内圣外王”理论,为王之权力、认识、道德的统一作了更具体、更深入、更巧妙的论证。

圣和王虽然常常有矛盾和冲突,但圣的最后归宿是王。因此,王高于圣。荀子把君主说成“居如大神,动如天地”,就是把君主视为认识和道 德的最后 裁决者。郑玄说:“言作礼乐者,必圣人在天子之位。”也说明天子高于圣人。前面提到的法家“以吏为师”的主张,正是权力裁决认识在政治实践上的表现。秦以后,法家 虽然被排斥 于正宗之外,但他们的许多思想,包括“以吏为师”却被统治者视为法宝加以使用;儒家虽然不停地强调道德以及相关认识的独立性,但是当理论分岐弄到不可开交时,最后还是皇帝加以裁定。我们说,中国传统文化从理论的认识过程和逻辑来看,未必都以王为中心,但实际上王权高于认识过程和逻辑。

2、使人不成其为人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是把王抬到了金字塔尖;而另一方面,对君主专制制度下的大多数人,则强调的是桎梏和束缚。它使所有的臣民受得既不自立,又无自由。从总体上,不是把人引向个性解放和人格平等,而是引向了个性的混灭,使大多数人不成其为人的道路上。关于这一点,首先需要谈谈儒家很爱讲的所谓“礼”的理论。

作为传统思想代表的儒家十分注重礼。礼的理论就是讲“分”、讲“别”、讲“贵贱”的。这一理论使人丧失了独立的人格,个人的尊严和自由,使人一生下来就是他人的从属物。它的最深层表现是对人们思想自由的限制和束缚。思想这种东西难于用有形的方式被他人占有,而传统思想中礼的理论与规定,却要深入到人的内心。这集中体现在把礼作为思想的藩篱、思维的前提和判断是非的标准。

如下两句话颇为典型,一句话是:“君子思不出其位”。另一句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按照认识的规律,一切客观存在的事实,都应作为认识的对象。人们的认识与思考只应对对象负责,人人都有认识的权力。然而在礼的束缚下,人们不能超越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等级去探索问题,表现在政治上就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讲的“四勿”,把礼当作认识的前提,为认识划定了圈子。这样一来,人的认识结论 在认识未进行之前 已被 确定。正如《礼记》所说:“礼者,……所以别嫌明微。”“夫礼者,所以定亲疏,次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当社会与个人发生冲突时,当人与人已发生不睦时,作为个人首先要反省自己的想法是不是符合礼义道德。礼义在这里被视为超出一切的绝对原则,而个人主体在礼面前,只有相对的意义。个人一切言行都要以礼为准,为达到孔子讲的“四勿”,时时要把自我作为斗争对象,即要克己,克己而后能复礼。当连属于自己的思想也失去自由时,还谈得到什么个人的自由与尊严呢?专制王权的发展,是以对社会上除王以外的每个人的剥夺为前提的;专制王权愈发展,剥夺的就越多;在古代中国,事实上是连人们的思想也被剥夺了!

文章图片2

在传统思想中,使人不成其为人或使人变成畸形人的还有儒家道德理论。这种理论从外表看,特别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修养与自我完善,然而问题恰恰藏在其中。按照儒家传统道德的教导,主观能动性越充分地发挥,就越导向对自我的剥夺;达到自我完善,也就达到了自我灭。

本来是讲求人的完善的道德,怎么会变成“吃人”呢?看起来有点蹊跷,然而妙道正在其中。儒家所倡导的伦理道德,是有其特定的历史内容的。它的主旨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不过我们看来,“三纲五常”可谓儒家道德的真谛。“三纲五常”所表示的是一个完整的关系网,每个人都不过是这个关系网中的一个小结。在这个关系网中,没有个人的独立价值和地位,每个人只是当作一个从属物而存在。

为了使人彻底变为道德工具,儒对人的欲望发动了猛烈的抨击。在儒家看来,人欲是破坏道德的罪魁祸首;无欲而后入道德。 

3、总结

总的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理论,一方面使君主凌驾于一切人之上,同时又使大多数人不成其为人。这就是其主流所在。在人类的历史之上,政治上的独材与文化思想上的独材是密切相关的。因为作为掌握一切人命运的专制君主,并不会只满足于仅统治臣民的肉体,而更要求统治他们的灵魂。正因如此,权力支配一切的古代中国的文化,只能是专制主义的附庸。从历代封建统治者奉行的文化政策,到统治者为知识分子们划定的道路,直到传统文化的内涵,无不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