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述百练:论电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一中大语文 2022-10-06 发布于福建

材料一:

       电影的本质即在于文化。电影文化即电影媒介所承载的相关文化的总和。大众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民文化。电影文化本身也属于一种大众文化,它符合大众欣赏观念与艺术取向,同时也表现着大众欲念,释放着大众心理压力。电影为大众文化的传播与宣传提供了具体的形式,而大众文化也赋予了电影文化具体的内容。两者相互依托,相互促进。

       电影文化活动,是通过商品消费的方式来实现的,电影除了商业包装外,还存在着精神与文化格调,更为关注的是人们的审美与娱乐需求,并传输着新思想。电影在推出后,很容易在观众群体中发挥影响力,引来众多模仿与学习,电影中存在的一些内容或元素,可能会成为流行文化,引导时代潮流。这种特征即大众文化的流行性。

       大众文化可以表现通俗,但并非是庸俗,而电影文化中则可能存在着一些庸俗性内容。将大众文化与电影文化相结合,应切实摒弃电影文化中存在的不良内容,切实提高电影审美品质。借助大众文化,电影文化应有更多追求,将具备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推向大众。在电影文化中,表现出一些暴力、拜金、醉生梦死等文化观念,其“虚假真实”对大众的思想会带来严重腐蚀。这些电影文化不利于电影的长期发展,同时也不符合大众文化的本质要求。

                 (摘编自刘海旭《论电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材料二:

       但凡一部“现象级”影片,必与文化相关。《黑暗骑士》之所以令一部超英雄电影拥有前所未有的深度与严肃,在于它触碰了新世纪恐怖主义的文化神经,由蝙蝠侠来回答神秘的哲学问题:人性与责任,社会义务与政治信托。热门电影比热门书,能够抵达更为广泛的受众。相较于书所带来的更为主动而独特的个人体验,我们与他人一起走进影院获得的是一种共享体验;在影院,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感觉和认知、无法停顿或快进我们看到听到的,因此我们与作品的关系非常被动。这就是影像时代的哲学——所见即所信。在这个意义上,电影会对主流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想改变文化?试试电影吧。

  在美国高速路上看身边经过的汽车,是一件趣事。老绅士开着老爷车,小牛仔开着越野车,每个人都把车装饰得极富个性,大卡车也概莫能外。汽车,可谓车主人格的外化,象征着他所是的样子或他希望所是的样子。当开车成为生活方式、“改装”成为一门艺术,便有了汽车文化。

  唯有电影走进生活与人心,才会形成真正的电影文化。以全球热映的《星球大战7》为例,我的波士顿朋友如是描绘当地人的狂热:场场爆满,早早售罄。而我的巴黎朋友说:法国人也跟着热闹,但是热度明显不敌。为什么?因为《星球大战》影响的是整个美国文化。七部星战伴随一代人度过了少年、青年和壮年,他们与父辈、与同学、与恋人、时至今日又带着自己的孩子去看。“星战”成了现象,超越电影本身,归于成长记忆。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迅猛,然而基于有限的历史,观影主体与审美趣味都比较单一。一线与二三线城市、城市与乡村影院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差距,艺术影院与商业影院的极端不均等,都制约了一个成熟电影文化的成型。从13亿人口的庞大整体而言,走进影院看电影并未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即使在文化中心北京,也只有中国电影资料馆等极少影院常年放映艺术电影与经典电影,其他全部为放映最新好莱坞大片与国产喜剧的商业院线。而纽约,林肯中心剧院采用最豪华的室内装饰,有固定类型排片表,汇集主流电影、独立电影和外语片;被称为最精致影院的“巴黎电影院”建于1948年,只有一块银幕,是美国历史上坚持放映艺术电影的艺术影院。

       一国的电影文化,关乎文化、关乎生活、关乎人心。唯有如此,一个多元而充满活力的电影文化才会出现。

(摘编自王田《关于电影文化,我们该谈论些什么》)

材料三:

     电影《哪吒》以《封神演义》为故事原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它在口碑与票房上的双赢,再度彰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中国风”已成为近年国产动画的创意源头,“中国味”成为一种自觉的美学追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小说《西游记》故事为蓝本,《白蛇:缘起》在民间故事《白蛇传》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它们并非照相似地再现传统文化,而是找到与当下观众的共鸣点: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孙大圣,被重塑为一个经历重创后萎靡不振、又希望得到他人认可的形象,白娘子在爱与不爱之间优柔寡断。他们走出传统,成为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能走进观众内心、赢得共鸣的活生生的普通人,他们的困顿与奋起,真实反映了当代人的生活、情感和价值追求。

       在汲取优秀传统文化营养的同时,国产动画广泛吸纳外国优秀文化,增强自身的创造力和感染力。视听语言上,《大鱼海棠》嫁接了日本动画的视觉呈现形式。人物塑造方面,《哪吒》中哪吒的命运和日本动漫形象火影忍者有颇多暗合之处。叙事上,《大圣归来》借鉴了好莱坞经典叙事模式——英雄之旅。

(摘编自赵贵胜《国产动画片更有“中国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电影文化属于大众文化,也是市民文化,表现大众欲念,释放大众心理压力,符合大众欣赏观念与艺术取向。

B.电影文化只要借助大众文化,就可以摒弃电影文化中存在的不良内容,从而将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推向大众。

C.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一个共同观点是电影与文化息息相关,电影文化能引来更多的模仿和学习而成为主流文化。

D.材料三认为当下国产动画不仅真实再现了传统文化,而且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实现作品与观众的共振。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部成功的影片,往往能反映社会、人性等严肃的主题以及对现实的思考,从而赢得广大普通人的共鸣。

B.通过看书我们可以主动获得独特的个人体验,看电影却是完全被动地接受所见所闻,无法控制感觉和认知。

C. 《大圣归来》等影片立足传统经典,观照现代生活,为电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做出了积极探索。

D.电影可以反映一国文化也可能改变一国文化。中国电影和美国电影就都彰显了自己优秀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电影文化与文化、生活、人心相关”观点的是()(3分)

A.《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等热播,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B.2017年,电影票房过亿影片92部,其中国产电影51部;电视剧生产量连年居世界第一。

C.《流浪地球》共做了 3000 多张概念图,8000 多件镜头画稿,显示了制作者的精雕细琢。

D. 《哪吒》以《封神演义》为蓝本,刻画了品行顽劣最终成长为有担当的少年哪吒形象。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5.请结合材料谈谈,如何使我国电影文化健康多元而充满活力。(6分)

【参考答案】

1.  A(B强加条件;C “成为主流文化”错,偷换概念,原文材料一是“可能会成为流行文化”,或材料二“对主流文化产生巨大影响”;D“真实再现”错,原文“并非照相似地再现”。)

2.   B(“完全被动地接受”错误,过于绝对化)

3.   D(A《中国诗词大会》不是影片,这两个节目证明了“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并不能证明电影文化与“生活、人心相关”;B证明的是中国电影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C证明的是影片制作精细;《哪吒》融合了传统文化及现代生活,反映了普通人的追求,可以证明观点。)

4.   ①采用分总的论证结构,首先论述电影与文化相关,其次说电影走进生活与人心,才会形成真正的电影文化,最后总结一国的电影文化,关乎文化、关乎生活、关乎人心,结构清晰严谨。②论证方法多样,如例证法,举《黑暗骑士》来论述热门电影中显示出的文化与社会问题。类比论证,以汽车文化的形成类比电影文化的形成。对比论证,以中美影院的对比,说明电影要走进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热门书和热门电影的对比)。③论证语言准确严谨,活泼生动。如“但凡一部“现象级”影片,必与文化相关” 中的“但、必定”体现其准确严谨,“老绅士开着老爷车,小牛仔开着越野车”“ 场场爆满,早早售罄”体现其活泼生动。                    (每点2分,任意两点满分,其他言之成理皆给分。)

5.  ①要使电影文化符合合大众欣赏观念与艺术取向,同时也能表现大众欲念,释放大众心理压力(电影文化要关乎文化、关乎生活、关乎人心)。②要摒弃电影文化中存在的不良内容,提高电影审美品质。③应有更多追求,电影风格要多样化,电影资源要均衡。④在汲取优秀传统文化营养的同时,广泛吸纳外国优秀文化。 (一点2分,三点6分,言之成理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