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奉陵军节度使刘祜家族墓地1—3号墓发掘报告

 西安峰珠玉 2022-10-06 发布于陕西

辽奉陵军节度使刘祜家族墓地1—3号墓发掘报告---作者:邵国田

内蒙古文物考古1999年第1期第1-38页

1995 年秋,四家子镇闫杖子村农民挖水土保持坑时,于村北的羊山南坡发现了辽代壁画墓 3 座,立即派人到旗博物馆报告。旗博物馆经请示文化厅文物处同意后,于 8 月28 日开始,至 9 月 30 日结束,对这 3 座墓进行了抢救清理,并对保存较好的 1、3 号墓的壁画进行揭取。
现将这次清理的主要收获简报如下:
一、地理位置及墓葬分布
闫权子村位于敖汉旗新惠镇之南约 60公里。这里是燕山余脉——努鲁儿虎山脉南麓的高山区,村之北约 1 公里处有一道东西走向的大山,当地称之为羊山。羊山突兀而起,坡陡而险峻,南、北两侧均为峭壁,山之北有一条从东北向西南流去的小河,至牛夕河村汇入大凌河的一大支流。山之南的峭壁下为缓坡,山之东西两侧伸出两个山腿,形成椅子圈形的屏障,墓地就座落在这椅子圈形的山洼之中(图一)。

图一 羊山墓群位置图

在东西宽约 150 米、南北长约 200 米范围内均有墓葬发现。墓地东西两侧有较大的冲沟,西侧过了冲沟的山腿缓坡上也是一处辽代墓地,已破坏 3 座。在东侧山腿再往东的另一处较小的山洼中也有墓葬发现,并出土了一批铜钱,最晚的一枚为元代“至元通宝”,这处墓地应为元代墓地。这样看来,山之南分布着三处墓地,其时代为辽、元两代。在大山洼的辽代墓地上,有现代坟数十座,将整个墓地占去大半,尤其是山洼的中心位置,布满了现代坟。清理的 3 座墓,位于墓
地的西北部,从农民挖出的密集树坑观察,再往西很少见墓葬分布。

清理的 3 座墓(分别编号为 ASYM1、ASYM2、ASYM3)基本是东北—西南向排列,前后为两排。1 号墓位于最南侧,2 号墓位于 1 号墓之东北,两墓室相距 19 米(以两墓的墓室最近的边缘算起), 3 号墓位于 2 号墓之西北,两墓相距约 6 米。在 3 号墓之东约 12 米有一座墓被盗掘;在 2 号墓之东约10 米处也有一座墓被盗掘,采集了尚能复原的刻花白瓷盘 1 件。另在墓地的东部也有 2座被盗掘的砖室墓(图二)。

图二 1-3号墓位置

二、墓葬结构
3 座墓的规模和形制各不相同,现逐一介绍如下:

(一) 1 号墓
由主室、甬道、墓门、天井、斜坡墓道五部分组成。墓室为砖砌圆形穹窿顶,穹窿顶已大部分破坏掉,只剩下 3—4 层砖,直壁由底至顶向内倾斜。墓室东西径长 3.44、南北径长3.3、残高(含部分穹窿顶)约 1.7、壁厚0.36 米。墓室底部平铺一层长方砖。甬道高1.54、宽 0.94、进深 0.9 米。门影作上部距地表高约 4.5 米。正中用砖砌半浮雕式假门框,外框外边另画黑框,内边涂红色,门墩及门槛全涂红,门簪外边画黑框内涂蓝,内框涂红并留内白边,外框外地彩画卷云纹花边,假门上涂红并画出四排门钉(图三,1),

图三

在西侧近内侧的上部砖砌半浮雕式竖棂假窗,均施色,窗棂为红色,外框外边黑色,内边红色,内框内侧留白边,外涂红色(图三,3)。墓室前为砖砌券顶甬道及门影作。甬道高 1.54、宽 0.94、进深 0.9 米。门影作上部斗楼多已破坏,只残存局部,当为三朵一斗三升的仿木结构的斗棋。门外两侧的壁上砌出边框并涂红,在框两侧的上部各画出黑边红框竖棂假窗(图三,2)。
门前为天井,平面呈梯形,东、西壁及南壁均在挖出的生土壁面上再抹泥障和白灰面,北壁长 2.9、南壁长 2.6、南北宽 1.5 米。天井前为斜坡墓道,长 6.6、宽 1.2 米,方向200(图四)。

图四 1号墓剖面图

(二) 2 号墓

图五

由主室、甬道、墓门、天井和斜坡墓道五部分组成。主室为砖砌八角形穹窿顶。墓顶已大部分残缺。墓室内镶有木椁,由木板相互卯合而成,每块木板宽 0.18~0.2 米,厚约 0.1米,清理时木椁只存直壁部分(图五,2)。墓室的八个边长度不等,北壁长 2 米,东、西两壁长 1.8 米,其余各壁长 1.5~1.7 米不等。东西、南北对边宽 4 米。直壁高 1.2 米,墓底距地表高约 4 米。墓底平铺一层方砖。
墓室前为砖砌券顶甬道,宽 0.94、高1.04、进深 0.75 米。墓门两侧砌出半浮雕竖棂假窗(图五,3)。门上方有两个突起的花瓣形门簪,再上为三朵仿木结构一斗三升的斗拱,保存较好的有两朵,斗拱间和斗拱上均用红、绿两色彩绘,斗拱以上残缺(图五,1)。门前为天井,平面呈梯形,南壁长 4、北壁长4.5、宽 1.25 米。天井前为斜坡墓道,长9.75、宽 1.04 米,方向 208(图六)。

图六 2号墓剖面图

(三) 3 号墓

图七

由主室、甬道、天井、斜坡墓道等部分组成。墓室为砖砌方形攒尖顶,顶部已残缺。
室内边长 3.05~3.24 米,直壁高 1.3 米。墓底平铺一层砖。墓室前为甬道和门影作(图七,1)。券顶和门影作已大部分破坏掉,只存局部。甬道高 1.2、宽 0.88、进深 0.74 米。墓门前上方
为砖砌仿木结构的斗拱,从下向上第一层为突起的一道横额,额上为斗拱,再上又出一排小斗拱托檐,檐上出圆形椽,椽上承檐,檐上又出方椽,再上又托檐,椽和斗拱均涂红色(图七,2)。
天井平面呈梯形,北壁长 3.2、南壁长 3.南北宽 1.2 米,东、西及南壁均为挖生土壁抹泥障和白灰面。墓道通长 9 .6、宽 0.85 米,方向 211°(图八)。

图八 3号墓剖面图及墓道东道出行图

三、葬式及出土文物

图九 1号墓出土陶瓷器

3 座墓均未设棺床等葬具,也未见骨架,只是在墓底北侧的中部发现成片的骨灰,由此可以断定,这 3 座墓均为火葬墓;骨灰盒可能是木质的,已朽不存。
清理中发现这 3 座墓的墓顶均属早期塌陷,可能早期均被盗掘过,又加之近年的破坏,故出土随葬品很少,而且多集中出土于手指抹痕,底部有同心圆刮痕。口径 20.8、底径 6.3.高 8.4 厘米(图九,3)。M1:3,米黄釉泛青,半釉,外壁未挂釉处残存红色颜料,内底及壁存有四个垫渣痕,釉有小开片,底残缺。口径 25、残高 7 厘米(图九,2)。陶罐口沿 2 件。泥质灰陶。M1:5,盘口外叠唇,内外壁均残留有红颜料(图九,4)。M1:4,直口外卷沿,沿外壁有戳刺小坑纹(图九,5)。
以上的陶、瓷残器均出土于天井及墓道的底部,从残存的颜料得知,这些器物是在彩绘壁画时所使用的,应是储存和调颜料的器血。

(二) 2 号墓

图一O 2号墓出土瓷器

出土有瓷器,石经幢和墓志一盒。瓷器共5 件。分碗、盘两类,均为刻花定瓷和印花定瓷,均出土于墓室近底部的淤土中。由于基顶塌陷已将这些瓷器砸成碎片,位置也难以确定。现分述如下:
菊花粉定小瓷碗 2 件。形制相同。M2:4,六瓣花口,浅腹小底。釉浅色,外壁釉有刷痕。内壁从底向口印出丝状菊花纹,底印花蕊。口径 12.6、底径 3.6、高 3.2 厘米(图一O,2)。
白釉刻花瓷碗 1 件。M2:1,六瓣花口,小底矮圈足,圈足底有旋削痕并露出白瓷胎,外壁有竹刷痕。內壁近口沿划一道弦纹,壁及底刻出变形荷花三朵及荷叶一片,茎到卷草折枝状,线条十分流畅。全釉,釉略泛黄色。口径 21.1、底径 6.6、高 6.2 厘米(图一O,1)。
白釉刻花瓷盘 2 件。M2:3,六瓣花形口,折腹,矮圈足。内壁近口沿处刻一道弦纹,壁至底刻三朵变形荷花,下为荷叶,校蔓呈卷花状,双线刻划,线条流畅。高 5、口径19.6、底径 6.5 厘米(图—O,3)。石经幢1 件。由座、幢、盖等组成。均出土于距地表 1 米余深的盗孔回填土中。除底座保存较完整外,其余均已打碎不全。现

分述如下:
底座,出土于墓室前的回填土中(图一一)。八角形,淡灰色砂岩刻制而成。正中穿一孔,上下面与孔壁留有凿刻痕迹。上面边缘出两层沿后呈鼓斜面,刻出半浮雕莲花纹,每边正中为半朵仰莲,每角为半朵覆莲。侧面每面有宽边框,内刻半浮雕花纹,十字形花瓣与菱形花瓣相间,花瓣两侧各出三片叶子。

图一一 2号墓石经幢底座

刻制细腻,刀工流畅。对边宽 86、厚 19.6、孔径 20 厘米。(图一二,1)。
经幢,已残碎不能复原,出土于坐下边的回填土中,插入座中孔的一端尚存。青灰色玄武岩刻制而成,石质坚硬而细腻。八面均阴刻梵字经文,横行排列。上下两端均刻有一道花边,为阴刻两道细线,两线间剔出上下斜向排列的云朵。字刻得十分规范,排列紧密,行间有后刻的细线,其中较大的一片刻一“天”字(图一二,4)。
经幢盖,分上下两部分,均出土于回填土中,只存局部。为灰色细砂岩刻制而成,中穿圆孔。下盖的上部边角刻图案化狮面,半雕式,面目狰狞。两狮面的上部左右相间刻出半浮雕式圆形火焰纹和菱形十字花瓣纹。

图一二 2号墓出土石经幢

下部有两层石刻:表层为绶带纹,每条带打三个花朵,每节下垂一串联珠端加穗带;底层为打褶的帷幔(图一二,3)。下层盖对边宽 62、厚 17.2、孔径 8.8 厘米。上盖圆雕成一朵盛开的仰莲,底部刻出八角形边,边向上刻花托,再上为两层莲花瓣,上层的花瓣间出莲籽。对边宽 45、通厚 19、孔径 8.9 厘米(图一二,2)。
墓志一合。出土于墓室底部的中轴线近墓门一侧。由于墓顶塌陷,志与盖均被砸裂。
墓志和盖均为灰绿色砂岩刻制而成,正方形,边长 85 厘米。盖为覆斗形,四斜面阴刻盘坐的十二生肖像,顶面边阴刻出双线边框,内刻缠枝花纹。厚 11、侧边厚 4 厘米(图一三)。

图一三 墓志盖

志厚 12 厘米(图一四),阴刻汉文楷书计35 行,顶行 36 字,共 1167 字。志文见《刘祜墓志》考略附。

图一四 墓志

(三) 3 号墓
出土的随葬品有瓷器、三彩釉陶器、骨梳、石壶等,多不能复原。现分述如下:

瓷罐 1 件。M3:3,直口外侈,平肩直腹,近底斜收。灰胎略显黄色,半釉,外壁釉为乳白色,有细开片,内壁釉为茶色,内底部有四个支钉垫渣痕。外壁露胎并有旋削痕。高 14、口径 10.8、底径 7 厘米(图一六,8)。八棱刻花白瓷执壶 2 件。M3:1,小口、圆肩、短流,口、底的八面均压印出卷草花纹,灰白胎较坚硬。全釉,白釉略泛青,釉色光亮。腹内壁有制胎时手抹形成的瓦棱痕。腹部外壁花纹分上、下两部分。下腹部为盛开的半浮雕牡丹花,中层较大,上、下两层较小,中、下两层每片花瓣的背面又刻划出十分细腻的牡丹花叶纹。上层小花瓣背面上刻出卷草纹,花瓣之间出蕊。上腹部的棱角处压出三个凸棱线,每面刻出一枝牡丹花,枝是由左上角伸出向下变曲,上弯处出一花蕾,下弯处一朵盛开的花朵,其余空地是叶子,花、枝、叶均凸出。近沿又加双层花叶纹。壶柄为双层贴塑而成,每层为三根细扁的瓷条中间联以似云朵的小瓷饼,外层中间一条又加双层,上面另加小饼,双层至上端分离成扁桃形,上端与壶壁联接处为五棱体柱。通高 15、口沿对边宽 3.4、底边宽 8 厘米(图一五)。另 1件较小,不能复原,上部每面刻出蕉叶纹。

图一五

白釉瓷碗 2 件。M3:5,浅腹弧壁。灰白胎,白釉略泛黄。内有支钉垫渣痕,外底部未挂釉。高 5.5、口径 21、底径 6.8 厘米(图一六,4)。M3:4,灰胎挂白衣,半釉,内壁近底有垫渣痕。高 3.3、口径 10.5、底径 3.9 厘米(图一六,5)。

图一六 3号墓出土器物

瓷盒盖 1 件。M3:7,白瓷胎,乳白釉,口沿处未挂釉。直径 7.8 厘米(图一六,1)。影青瓷碟 1 件。M3:8.口沿外侈,无足,不能复原。白瓷胎,白釉泛青,釉较厚处显天蓝色,底部未挂釉,有铁锈色。底径 4 厘来。
六瓣花口瓷碟 4 件。形制相同,均能复原。M3:11,白瓷胎,全釉,白釉略泛黄,芒口处未挂釉。高 0.9、口径 11.4、底径 7.7 厘米(图一六,6)。

白瓷盘 2 件。均不能复原。一件只存底部,刻花,为十分细致的花草纹。另一件只存口沿部分,花口,素面,属定瓷。

三彩器 3 件。三彩方盘 1 件,只存一边的腹至口沿部分,曲折口,褐色陶胎。外挂黄釉,内壁为黄地红花,叶为绿白相间,牡丹花朵很小,叶很密。三彩釉海棠盘1 件,M3:15,灰色陶胎,外壁挂黑釉,底未挂釉。口沿及内壁为黄、白、绿三色釉,平沿外侈边为黄釉。两道凸棱内压出卷草纹并施绿釉,内壁为黄釉,底为白地加绿色,排三朵葵花纹为黄花瓣绿蕊。口沿一侧有垫渣痕。高 2.5、上沿最长 26.8、最宽 14.9 厘米(图一六,7)。黄釉长颈瓶 1 件,不能复原,灰陶胎挂白衣,
半釉,有窑变时向下流动的紫色斑点。肩部存四个支钉垫渣痕。

石壶 1 件。M3:12,残,只存流和一部分腹壁,为青灰色石刻磨而成。流较长,孔为管钻,流之右侧刻三道凹槽,壁薄厚不一,内壁存凸凹不平的铲刻痕,外壁打磨光亮(图一六,2)。
骨梳 1 件。M3:13,残,只存梳之脊和部分梳齿,齿较密。骨质较硬,磨制光亮(图一六,3)。

除此之外,还出土了陶盆口沿,石径幢底。座残块,粗瓷碗残片以及几枚宋代铜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