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关键是下课要讲上海话v
2022-10-06 | 阅:  转:  |  分享 
  
关键是下课要讲上海话

——沪语专家钱乃荣



最近市教委将启动幼儿园试点教学沪语,这无疑是保护传承上海话的一个重要举措。上海的孩子不会说上海话了,上海人民对此十分关心,都在讨论怎样采取切实措施使上海话传承下去。



孩子们会唱上海话童谣,排练上海话小品节目,不等于会说上海话了,这就像有些粤语歌唱得很好的青年并不会说一口广东话一样。根据语言学的原理,语言的习得一定要从小在该语言的环境中互相交际。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同年龄层次的同学之间不经常互相自然交际,怎么会说上海话呢?家里两代人都说上海话,未进幼儿园的孩子也跟着会说上海话了,许多孩子在当时的家庭录像里都在说上海话,但是一进幼儿园,语言交际环境变成上课下课都是普通话,孩子就会把幼时初学的上海话统统忘光,以后的生活录像里就都是普通话。现在大家看得越来越清楚,要把上海话传承下去,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让上海的孩子在下课时间自由说起上海话来。现在因为家长上海话都说得很好的,许多孩子上海话还听得懂,但就是不会开口说,如果时间一长,他们就不说上海话了。学校在下课期间不让学生说方言已经持续了20年,方言自然传承的正常生态因而破坏严重,使得90后的孩子大部分已不能自然说上海话,如果再不扭转这种情况,当大多数不会说或在家不通用上海话的青年结婚后再生育的子女,在家里也听不到上海话了,这样的下一代就再也不会把上海话传承下去。世界上一个语言断层消亡的通例就是这样,大人们的上海话说得再好也是无济于事的。



事实如此,凡是至今下课可自由说方言的地方,如北京、山东、四川、广东,尽管外来人口也很多,方言不存在衰微。事实也证明,单靠家庭长辈与孩子说上海话,青少年在校养成了互相交际时不说上海话的习惯,绝大多数人是不会习得上海话的。而如果下课通行上海话,新上海人的孩子会极快跟上去学会一口上海话。



为此,去年由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刘丹青、苏州大学教授语言学家汪平等一行去香港凤凰卫视论坛上讨论方言问题时,一致提出“上课说普通话,下课说方言”的明确表述。



孩子到幼儿园,把家里学得的上海话带进学校,在下课时说,这不但不会影响学好普通话,方言也自然而然顺利传承。这本来是一个十分简单的事。过去70后的学生在课后都是说上海话的。同学之间的自由交流,本来与教师教不教没多大关系,与教师中会说上海话人的多少关系也不大。不过在当今特定的环境下,校长、教师就有责任在学校里倡导学生在下课讲好上海话。这么长时期学生在校不说方言的惯性要扭转过来,看来是要下重药的,包括开展唱童谣,做游戏,学讲故事,搞学说上海话的竞赛活动,会说上海话的老师出来上学说上海话的课,在目前都是必要的。还应该从中小学学生行为规则上着手修改,贯彻“推广普通话、传承上海话”精神,把“上课讲普通话,下课讲上海话”具体落实进行检查,才能切切实实挽救方言的严重危机。方言作为一地的母语,按理是从母亲膝上自然习得自然传流的,第一语言本是不需教学的。一旦到了孩子把幼时从父母那儿传来的上海话顺其自然地带进幼儿园,再到小学中学连续说下去,像70后、前期的80后读书时候那样,像现在北京等地那样。那么就不会存在上海话传承不下去的问题了。
献花(0)
+1
(本文系左右_逢源首藏)